《上洛橋》
【全詩原文】
金谷園中柳,春來似舞腰。何堪好風景,獨上洛陽橋。
《上洛橋》
【詩詞賞析】
【註釋】:
「洛橋」,一作「上洛橋」,即天津橋,在唐代河南府河南縣(今河南洛陽市)。當大唐盛世,陽春時節,這裡是貴達士女雲集游春的繁華勝地。但在安、史亂後,已無往日盛況。河南縣還有一處名園遺址,即西晉門閥豪富石崇的別廬金谷園,在洛橋北望,約略可見。詩人春日獨上洛陽橋,北望金谷園,即景詠懷,以寄感慨。
它先寫目中景。眺望金谷園遺址,只見柳條在春風中擺動,婀娜多姿,彷彿一群苗條的伎女在翩翩起舞,一派春色繁榮的好風景。然後寫心中情。面對這一派好景,今日只有詩人孤零零地站在往昔繁華的洛陽橋上,覺得分外冷落,不勝感慨系之。
顯然,詩的主題思想是抒發好景不常、繁華消歇的歷史盛衰的感慨,新意無多。它的妙處在於藝術構思和表現手法所造成的獨特意境和情調。以金谷園引出洛陽橋,用消失了的歷史豪奢比照正在消逝的今日繁華,這樣的構思是為了激發人們對現實的關注,而不陷於歷史的感慨,發人深剩用柳姿舞腰的輕快形象起興,彷彿要引起人們對盛世歡樂的神往,卻以獨上洛橋的憂傷,切實引起人們對時世衰微的關切,這樣的手法是含蓄深長的。換句話說,它從現實看歷史,以歷史照現實,從歡樂到憂傷,由輕快入深沉,巧妙地把歷史的一時繁華和大自然的眼前春色溶為一體,意境浪漫而真實,情調遐遠而深峻,相當典型地表現出由盛入衰的中唐時代脈搏。應當說,在中唐前期的山水詩中,它是別具一格的即興佳作。
(倪其心)
問唐朝 古詩 《上洛橋》 的作者是誰?
答唐朝 古詩 上洛橋 的作者是 李益。
問金谷園中柳下一句是什麼?
答金谷園中柳,春來似舞腰。
問唐朝 詩歌 上洛橋 的出處
答上洛橋 的出處:
全唐詩全唐詩:卷283_57
問李益 的 上洛橋 是什麼朝代的詩詞?
答李益 的 《上洛橋》 是 唐朝 的詩詞 。
問詩句 金谷園中柳,春來似舞腰 出自哪首詩?
答金谷園中柳,春來似舞腰 出自 唐朝 的詩 《上洛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