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寶玉與寶釵最後能完婚的真相是什麼?
紅樓夢裡,寶黛釵三人的關係,一直是世人眼中最為關注的焦點。說到這個大家都會想到什麼呢
從第五回賈寶玉夢遊太虛幻境所看到的《紅樓夢》十二曲:「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我們可以猜測出,賈寶玉最終娶的是薛寶釵,而林黛玉,已經魂歸太虛了。
結局雖然已經確定,但在這其中,究竟發生了什麼,卻始終是一個未解之謎。尤其是,薛寶釵是如何成為賈寶玉的妻子的?更是值得我們探討的問題。
今天便想通過個人的理解,來同大家聊一聊,薛寶釵是如何成為寶二奶奶的?
在談論這個問題之前,先聲明一點,咋們討論的依據是前八十回,畢竟,後四十回,並非曹公所寫。
1、被眾人看好的「木石前盟」。
從林黛玉的母親去世後,六歲的林妹妹便被外祖母賈母接入了榮國府,同寶玉朝夕相處,情誼深厚。
只是,隨著薛寶釵的到來,隨著「金玉良緣」在賈府四處宣傳,寶黛二人也因此口角不斷。但無論是他們二人對彼此的情意,還是賈母對「二玉」的支持,都並未改變。
作為深得賈母喜歡的王熙鳳,便兩次公開打趣了寶黛二人。
第一次,《紅樓夢》第二十五回中,因為寶玉的臉被賈環用蠟燭油燙傷,因此,眾人不約而同的來到了怡紅院看望寶玉。當聊到喫茶的事時,王熙鳳便打趣了寶黛二人。
林黛玉聽了笑道:「你們聽聽,這是吃了他們家一點子茶葉,就來使喚我來了。」鳳姐笑道:「我倒求你,你倒說這些閒話。你既吃了我們家的茶,怎麼還不給我們家作媳婦?」眾人聽了,都一齊笑起來。
林黛玉是賈母的外孫女,在賈府之中,備受尊重。因此,王熙鳳若沒有足夠的信心,是不會用林妹妹的婚姻大事開玩笑的。
第二次,《紅樓夢》第二十九回,寶黛二人剛因「金玉良緣」而發生劇烈爭吵,二人冷戰了幾天。最終寶玉選擇了妥協,主動來到瀟湘館向林妹妹賠禮道歉。而就在他們二人重歸於好的時候,王熙鳳走了進來。
原來,見「二玉」鬧彆扭,賈母不放心,所以特意讓鳳姐來看望他們二人。見他們重歸於好,王熙鳳一邊打趣著一邊將他們拉到了賈母的房間,並當著眾人的面說:
我說他們不用人費心,自己就會好的。老祖宗不信,一定叫我去說合。及至我到那裡要說合,誰知兩個人倒在一處對賠不是了。對笑對訴,倒像『黃鷹抓住了鷂子的腳』,兩個都扣了環了,那裡還要人去說合。」說得滿屋裡都笑起來。
顯然,在王熙鳳心中,她最看好的,便是「木石前盟」。
而在這一次他們二人爭吵時,拿他們沒轍的賈母,更是說出了:不是冤家不聚頭的話。
我們再來看看興兒與尤二姐尤三姐的對話。
《紅樓夢》第六十六回,賈璉的小廝興兒為尤氏姐妹介紹了榮國府的情況。當他們談論寶玉時,興兒便說了這樣一番話:
興兒笑道:「若論模樣兒、行事為人,倒是一對好的。只是他已有了,只未露形。將來準是林姑娘定了的。因林姑娘多病,二則都還小,故尚未及此。再過三二年,老太太便一開言,那是再無不准的了。
「二玉」的婚姻,因為有賈母的支持,而被賈府眾人看好。「木石前盟」的前景,在這個時期,是不錯的。
2、「木石前盟」的潛在隱患。
當然,若沒有發生突變之前,寶黛二人只怕真會如興兒所說,等再過幾年,老太太一開口,那是再無不准的。但事實並非如此,「木石前盟」,遇到了最大的變故,那就是元春晉封賢德妃。
賈元春,是賈寶玉的親姐姐,是王夫人與賈政所生。而隨著她突然晉封,她在賈府的威信,也瞬間達到了巔峰。
元春本身,又對母親王夫人非常孝順,當日未進宮時,便是出於對母親的分憂,而細心教導著弟弟寶玉,讓他認識了一千多字。進宮後,依然經常讓人給父親帶話,好生教育寶玉。
因為受母親王夫人的影響,賈元春,在面對寶玉的婚姻時,選擇了「金玉良緣」。元春省親後不久,在端午節賜禮時,公然將寶玉、寶釵的禮物給成了一樣,而將黛玉與三春的給成一樣,這足以說明了,元春的態度。
端午節期間,元春還特意讓賈珍,帶著族中的男子,前往清虛觀打三天平安醮。但因為鳳姐想看戲,賈母又極力支持,最終,這一場原為元春打平安醮,徹底變成了榮國府女眷的集體出行,除了王夫人外,榮國府的女眷幾乎全部到場,熱鬧非凡。
但在清虛觀打醮中,作為榮國公的替身張道士,卻非常突兀地提到了寶玉的婚姻。
說畢,呵呵又一大笑道:「前日在一個人家看見一位小姐,今年十五歲了,生得倒也好個模樣兒。我想著哥兒也該尋親事了。若論這個小姐模樣兒,聰明智能,根基家當,倒也配得過。但不知老太太怎麼樣,小道也不敢造次。等請了老太太的示下,才敢向人去張口。」
對於張道士提親,向來有多種說法,而最讓人接受的,莫過於這是元春與王夫人母女提前為「金玉良緣」攤牌的提前預示。
為何如此說?主要有三點。
(1)清虛觀打醮是賈元春發起的。
(2)一向緊隨賈母參加各種活動的王夫人,出人意料的沒有到場。
(3)張道士所提的女子,年齡十五歲,而賈母在不久前,剛好替薛寶釵過了十五歲的生日。
所以說,這一場鬧劇,被認為是王夫人與賈元春安排的,並非沒有道理。
只是,不管怎樣說,無論清虛觀打醮是否有陰謀,但賈母的態度,卻是非常明確的,而她的理由,也非常充分。
賈母道:「上會有個和尚說了,這孩子命裡不該早娶,等再大一點兒再定罷。
賈寶玉的婚姻之所以要推遲,是因為他的哥哥賈珠,曾經因為早婚而早亡。賈珠的去世,是榮國府主子們的忌諱,無論是賈政、賈母,還是王夫人。都是如此。比如趙姨娘為賈環討要彩霞,賈政就拒絕的說道,急什麼,我已看好兩個女孩,再等兩年,一個給寶玉、一個給賈環。
而按賈府的規矩,小主子在將要成婚前,他的父母才會放兩個女孩放到他的房間,進行婚前教育。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作為賈寶玉的父親,在對待寶玉婚姻這件事中,同賈母是一致的。
賈母對張道士提親的拒絕,表明了她對元春端午節賜禮的態度。但需要注意的是,這並沒有徹底斷絕「金玉良緣」的希望。
只是有關賈寶玉婚姻的問題,再一次成為了遙遙無期。而此時的薛寶釵,年齡已經到了十五歲的適婚年齡。她能等嗎?也許,拖延寶玉婚姻的時間,讓「金玉良緣」主動退出,是賈母當下最無奈的打算。
若賈母面對的是正常的女子,她的這招拖延症,很大程度上會生效。但問題是,薛寶釵不是一般人,薛姨媽一家不是一般人,她們完全不顧寶釵的年齡,選擇了死纏爛打、死磕到底。
這樣一來,「木石前盟」所潛在的威脅,那源於宮中元春這位貴妃娘娘的表態,依然存在著。
當然,除了元春對「木石前盟」的潛在威脅外,還有兩點。
(1)年老的賈母。
前面我們說過,賈母是「木石前盟」堅定的支持者。她看好「二玉」,也有心成全他們。但問題是,賈母年紀太大了,恐怕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紅樓夢》第五十七回中,紫鵑情試賈寶玉,她欺騙寶玉。林家的人馬上要來接林妹妹回蘇州了,早則年底,晚則來年春天。
賈寶玉一開始並不相信,但隨著紫鵑說的有理有據,他也不得不相信了。而結果就是:寶玉得知林妹妹要離開,再一次陷入了瘋癲之中。
賈寶玉的突然發病,讓榮國府上下忙成一團。如賈母、王夫人見了,都痛哭流涕。只是,當紫鵑出現後,寶玉一見到他,瞬間恢復了神志。眾人通過詢問紫鵑,才明白寶玉發病的原因。
一開始對紫鵑恨之入骨的賈母,在得知真相後,也釋懷了。面對此時的寶玉,賈母說出了一番無奈而飽含深情的話。
正說著,人回:「林之孝家的、單大良家的都來瞧哥兒來了。」
賈母道:「難為他們想著,叫她們來瞧瞧。」
寶玉聽了一個「林」字,便滿床鬧起來說:「了不得了!林家的人接他們來了,快打出去罷!」
賈母聽了,也忙說:「打出去罷。」又忙安慰說:「那不是林家的人。林家的人都死絕了,沒人來接她的,你只管放心罷!」
寶玉哭道:「憑他是誰,除了林妹妹,都不許姓林的!」
賈母道:「沒姓林的來,凡姓林的,我都打走了。」一面吩咐眾人:「以後別叫林之孝家的進園來,你們也別說『林』字。好孩子們,你們聽我這句話罷!」眾人忙答應,又不敢笑。
「林家的人死絕了」,賈母的話,多麼的無情,小白第一次閱讀到此,非常不解。賈母不是一向極力呵護林妹妹嗎?但看了幾遍以後才發現,賈母的話。
完全是為「二玉」著想。林家已經無人,林妹妹還能去哪?尤其是她對眾人近乎懇求的姿態,更讓心疼。
寶玉面對紫鵑所說的謊言,所決絕態度,無疑對支持「金玉良緣」的王夫人以及元春是一次警鐘。
寶玉已經離不開黛玉了,你們難道真要眼睜睜地看著寶玉絕望而死嗎?
其實這一點,也是薛寶釵之所以成為寶釵續絃的原因之一。
我們回到賈母本身來看,當寶玉康復後,紫鵑再一次回到了林妹妹的身邊,這一天夜裡,她同林妹妹,傾述了一番肺腑之言。
紫鵑笑道:「倒不是白嚼蛆,我倒是一片真心為姑娘。替你愁了這幾年了,無父母無兄弟,誰是知疼著熱的人?趁早兒老太太還明白硬朗的時節,作定了大事要緊。俗語說,『老健春寒秋後熱』,倘或老太太一時有個好歹,那時雖也完事,只怕耽誤了時光,還不得稱心如意呢。
紫鵑的擔憂,何其現實,如賈母這樣年老的人,誰知道哪一天便歸西了呢?而一旦賈母去世,寶黛二人又是怎樣的模樣呢?
(2) 林黛玉的身體。
除了賈母年老這個隱患外,對於「木石前盟」而言,林妹妹的身體,也是潛在的威脅之一。
林黛玉天生體弱,從會吃飯開始,便藥不離身,在賈府這幾年的時間裡,由於性格敏感,寄人籬下的處境,以及對她與寶玉未來的憂慮,她的病情,變得越來越嚴重。
薛寶琴來到賈府,深得賈母的疼愛。雖然林黛玉並沒有表露出她的嫉妒、憂慮,但多少,會影響她的情緒。
尤其是,她同寶玉所說的:近來我覺得眼淚比曾經少了。更加顯示出了她病情的惡化。
晴雯被王夫人攆出賈府,沒多久去世了,賈寶玉為她寫下了長篇祭文《芙蓉女兒誄》,林黛玉正好聽見了寶玉所念的其中一部分。
隨後,她們二人,便圍繞祭文,探討了一番。而當寶玉最終說出:茜紗窗下,我本無緣;黃土壟中,卿何薄命時?
黛玉一臉狐疑的表情,似乎更注定了她們二人的結局。
3、為何說薛寶釵成為了寶玉的續絃?
曹公所創作的《紅樓夢》,最善於用詩詞、戲曲等提前預示眾人的結局。就如寶黛二人共同探討給晴雯所寫的祭文一樣。林黛玉最終因為薄命而無緣與寶玉修成正果。
對於這一點,原文有兩點,可以作為薛寶釵成為寶玉續絃的佐證。
(1)林妹妹所寫的《葬花吟》。
在《紅樓夢》中,林妹妹是一個才女,而《葬花吟》,更是她的巔峰之作,全詩哀婉而充滿悲情。但同時,這首詩,也預示了黛玉的結局。
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游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釋處,手把花鋤出繡閨,忍踏落花來復去。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桃李明年能再發,明年閨中知有誰?三月香巢已壘成,梁間燕子太無情。明年花發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傾!
在這裡,三月香巢已壘成,梁間燕子太無情。明年花發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傾!最值得我們注意。
「三月香巢已壘成」,是什麼意思?作者在此,用的是擬人的手法,借用燕子做窩,預示著她與寶玉訂婚的事實。但最終,因為突然,而導致了訂婚成為了悲劇。
而這個突變是什麼?在小白看來,應該有兩個,其一是賈母的去世;其二是黛玉的去世,因為賈母的去世,黛玉在賈府的處境發生了急劇的變化,正如紫鵑所說,沒有了老太太,若姑娘這樣的,還不是任人欺負?也正如她在《葬花吟》中所說,她真正過上了「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而原本身體就羸弱的林妹妹,面對如此的生活,又能堅持多久呢?
她的去世,是注定的。
(2)藕官燒紙,是寶玉接受寶釵的提前預示。
在《紅樓夢》第五十八回中,特意描寫了一個插曲,那就是,給林黛玉的戲子藕官,在大觀園燒紙被夏婆子發現的事。
大觀園,是元春省親的皇家園林,屬於方寸之地。因此,如藕官在大觀園燒紙,是不符合規矩的。原本,夏婆子已經向探春等人告了狀,但因為寶玉的維護,最終這件事不了知了。
同時,寶玉出於關心,也特意詢問了她燒紙的原因。藕官感激於他的維護,但又不好對他直說,所以離開時,她告訴寶玉,芳官知道,你去問她便知。
賈寶玉,便是從芳官這裡,聽到了決定他最終續娶寶釵的精神支柱。
她說:『這又有個大道理。比如男子喪了妻,或有必當續絃者也必要續絃為是。便只是不把死的丟過不提,便是情深意重了。若一味因死得不續,孤守一世,妨了大節,也不是理,死者反不安了。』你說可是又瘋又呆?說來可是可笑?」寶玉聽說了這篇呆話,獨合了他的呆性,不覺又是歡喜,又是悲歎。
原來藕官之所以在大觀園燒紙,是她對前任葯官的念念不忘,但是,在這個「大道理」面前,她又選擇了接受新的蕊官。
而寶玉對她這番大道理的認可態度,似乎也預示了,在林黛玉死後,賈寶玉出於孝,而接受薛寶釵當續絃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