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王熙鳳最後的結局真的是不可避免的嗎?
讀紅樓,很多人對王熙鳳印象深刻。不知道沒關係,紅樓夢網小編告訴你。
王熙鳳的結局,因為妒忌、貪財、殺人等一系列罪行,觸犯七出之條被賈璉休妻,遭賈家退還給王家。結果「哭向金陵事更哀」,不被娘家接受而慘死,惡有惡報。
王熙鳳的悲劇根源,除了她自己的性格缺陷外,最大問題是沒有兒子。雖說她生了女兒巧姐,卻不能給她安全,以至於為了追求生子和地位的純粹,不惜霸道對待丈夫賈璉,才有一步錯步步錯的失誤,害了一生。
王熙鳳的行事,很多老人都給她建議,奈何忠言逆耳,她並不聽。
比方生日當天捉姦賈璉,賈母就委婉提示她不應該「妒忌」,並有意抬舉平兒,建議她與平兒一起籠絡賈璉。
比方張道士提醒她「多積陰騭,遲了要短命」等等。奈何王熙鳳並願意接受。
其實,劉姥姥兩進榮國府,雖然不可能對王熙鳳置喙,曹雪芹卻通過她的行為,給了王熙鳳一定提示。如果王熙鳳認真看劉姥姥,就能明白有些事「得不到」未嘗不好。
首先,劉姥姥一進榮國府時,所處的房間就是大姐兒睡覺所住。
曹雪芹故意安排這個細節,固然是將大姐兒與劉姥姥聯繫,凸顯[留餘慶],其實也是在提醒讀書人,王熙鳳、巧姐、劉姥姥三者的重要關係。
王熙鳳的苦惱在於只有女兒,沒有兒子。劉姥姥奔波來到賈家,同樣是為了女兒女婿一家。從母親的心情角度,劉姥姥與王熙鳳能夠共情。
王熙鳳也可以從劉姥姥身上看清一點,即便是女兒,也會老有所依,儘管辛苦一點。
其次,劉姥姥給大姐取名,「巧」字固然取巧,何嘗不是對王熙鳳的提示:女兒也很好。
王熙鳳擔心巧姐生日不好,也是對女兒不足以依靠的擔心。劉姥姥卻反說好,就是提醒王熙鳳不要過多執迷「世俗的偏見」。人要接受現實,面對現實,進而超越現實。
劉姥姥說:「姑奶奶定要依我這名字,他必長命百歲。日後大了,各人成家立業,或一時有不遂心的事,必然是遇難成祥,逢凶化吉,卻從這『巧』字上來。」
巧姐好了,王熙鳳就好了,人生何處不是歸途,作者建議「王熙鳳們」的擔心沒有必要。
最後,劉姥姥見賈母時,講了三段故事,第二段觀音送子對王熙鳳尤其重要。
(第三十九回)劉姥姥便又想了一篇,說道:「我們莊子東邊莊上,有個老奶奶子,今年九十多歲了。他天天吃齋念佛,誰知就感動了觀音菩薩夜裡來托夢說:『你這樣虔心,原來你該絕後的,如今奏了玉皇,給你個孫子。』原來這老奶奶只有一個兒子,這兒子也只一個兒子,好容易養到十七八歲上死了,哭得什麼似的。後果然又養了一個,今年才十三四歲,生的雪團兒一般,聰明伶俐非常。可見這些神佛是有的。」這一夕話,實合了賈母王夫人的心事,連王夫人也都聽住了。
王熙鳳是最要聽這一段故事的人。俗話說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又說「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紅樓夢》不能超脫時代,作者和書中人物相信因果報應。劉姥姥才會用「觀音送子」誘導賈家對她行善接濟。
曹雪芹藉故事「上課」。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別人深信不疑,王熙鳳卻最不信陰司報應,不積陰騭。
因此,[晚韶華]中,曹雪芹拿王熙鳳跟李紈的結局對照。「雖說是,人生莫受老來貧,也須要陰騭積兒孫。」
想要晚年不受窮,有贍養,也需要積德行善,更需要有兒孫,能夠活到老才行。
王熙鳳蠅營狗苟,壞事做盡。為了子嗣,惡意扼殺尤二姐腹中孩子,如此狠毒心腸,注定她懷孕六七個月的兒子保不住流產。
《紅樓夢》的因果道理很簡單,只可惜王熙鳳不懂,一意孤行的結果就是一無所有。
當家庭、婚姻、兒女、權力、金錢、生命……全部離她而去,不知道她會不會後悔當初太執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