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紫鵑是什麼人?她對主子林黛玉的感情如何?
《紅樓夢》裡寫了很多女性角色,除了小姐,還有數不清的丫鬟,今天紅樓夢網小編帶來了一篇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也因此,這些人物才顯得如此立體。如探春,曹公給她的評價是「敏」;如平兒,曹公給她的評價是「俏」。 而曹公,同樣也給了紫鵑一個字,那就是「慧。」
紫鵑的「慧」,主要體現在她情試寶玉那一回裡。雖然她的行為有點冒險,但其用心和結果都是值得肯定的。
紫鵑,本是賈母身邊的二等丫鬟,因黛玉的到來,賈母特意將其派去照顧黛玉了;紫鵑同黛玉,因為性格相投,而從為了非常要好的朋友,正如她所說,我同黛玉,比她從林家帶來的丫鬟感情要好十倍。
她對黛玉,不僅在飲食起居方面照顧的細心周到;比如,寶黛二人去看望寶釵,在薛姨媽處吃飯,她見天氣冷,特意讓雪雁給她送去了手爐;比如,寶玉挨打後,黛玉因哭腫了眼睛,不方便隨眾人去看望寶玉,只能一個人站在花陰下注視著眾人前往怡紅院的場景。紫鵑見了,特意對其說道,你的身體剛好點,怎麼又站在這陰冷的地方?
並且,紫鵑對黛玉的精神生活,也是給予了許多的幫助,她深知寶黛二人的情,也深知她們二人的性格;所以,每當他們吵架時,紫鵑,會善意的勸告黛玉,讓他們二人從歸於好。比如,清虛觀打焦後,寶黛二人因「金玉良緣」一事,再一次吵了起來,黛玉為此,還剪了她為寶玉做的蕙子。
紫鵑便說道,論前日的事,寶二爺如有三分的不是;姑娘便有七分的不是;隨後,寶玉來瀟湘館找黛玉重歸於好,黛玉原本不願相見,也是紫鵑主動為寶玉開門的。可以說,寶黛二人之所以相處的如此融洽,同紫鵑的照顧,也是分不開的。
上述所說,似乎都不能表現出紫鵑的慧,但如果我們深入一點分析,便能體會出這點意思了。
在小白看來,紫鵑的「慧」,包含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紫鵑的「慧」,體現在她對自己處境的清晰認知
正如她對寶玉所說:
紫鵑笑道:「你知道,我並不是林家的人,我也和襲人、鴛鴦是一夥的,偏把我給了林姑娘使,偏生他又和我極好,比他蘇州帶來的還好十倍,一時一刻我們兩個離不開。我如今心裡卻愁他倘或要去了,我必要跟了他去的。我是閤家在這裡,我若不去,辜負了我們素日的情長;若去,又棄了本家:所以我疑惑,故說出這謊話來問你。
作為家生子奴才的紫鵑,她清楚的明白自己的未來,同黛玉是分不開的;所以,她不僅同黛玉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也無時無刻不為黛玉的未來著想;紫鵑之所以情試寶玉,也是因為,她希望寶黛二人能夠在一起,這樣,不僅寶黛二人幸福了,自己也能不與家人分開。
第二:紫鵑的慧,體現在她對黛玉、寶玉二人性格以及心事的瞭解
紫鵑之所以情試寶玉,是因為她非常清楚寶玉對黛玉的重視;寶黛二人朝夕相處,彼此為知已又試對方為唯一的現狀;只是,在那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制度下,她知道即使他們相愛,他們也不一定能在一起。況且,寶玉又是一個含蓄而懦弱的人;所以,她才想到了用情試寶玉這一濟猛藥,讓寶玉在賈府眾人面前表露出他對黛玉的心思。
寶玉因此,差點死去,賈母、王夫人這兩個寶玉身邊最親近的人,又怎能不重視呢?而寶玉之所以如此,就是因為黛玉,一旦黛玉離寶玉而去,他就活不下去了;賈母對寶黛二人的態度,自然不虛多言,最重要的是,寶玉的母親王夫人,只怕也會因此,重新來看待寶黛二人的事情了,因為她,輸不起。
第三:紫鵑的慧,也體現在她對黛玉處境的清晰認識
黛玉,從進賈府那一天開始,便受到了賈母的特殊照顧,其待遇,超過了三春;這在大多數人看來,黛玉在賈府裡的生活,是幸福的。
但誠然,紫鵑不是這樣認為的,正如她對黛玉所說:
紫鵑笑道:「這不是白嚼蛆,我倒是一片真心為姑娘。替你愁了這幾年了,無父母無兄弟,誰是知冷知熱的人?趁早兒老太太還明白硬朗的時節,作定了大事要緊。俗語說,『老健春寒秋後熱』,倘或老太太一時有個好歹,那時雖也完事,只怕耽誤了時光,還不得稱心如意呢。公子王孫雖多,那一個不是三房五妾,今日朝東、明日朝西?娶一個天仙來,也不過三夜五夜,也就丟在脖子後頭了,甚至於為妾、為丫頭反目成仇的。若娘家有人有勢的還好些;若姑娘這樣的人,有老太太一日還好一日,若沒了老太太,也只是憑人去欺負罷了。所以說拿主意要緊。姑娘是個明白人,豈不聞俗語說的,『萬兩黃金容易得,知心一個也難求』?」
從紫鵑的話語裡,我們不難看出,作為一個丫鬟的她,對黛玉的處境看的有多透徹,她明白,黛玉能夠享受的這一切,都是因為有賈母的存在;一旦賈母去世,黛玉必定飽受眾人的欺負;她亦明白,寶黛二人要想在一起,也只能依靠賈母,一旦賈母不在了,任憑寶黛二人的關係有多親密,也是不能在一起的;甚至於,她還明白,愛情只是一時的,婚姻才是永久的,所以,她希望在賈母健在的時候,就能為寶黛二人做主。
紫鵑情試寶玉,害得寶玉差點死去,但即使如此,賈母在得知真相後亦沒有怪罪她,可見,賈母是深刻理解她的這片良苦用心的。
紫鵑情試寶玉,雖然包含著她自己的一份私心,但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處境都看不清,連自己的未來都不會謀劃,那她又怎能,稱得上「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