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從教香菱教書,林黛玉與薛寶釵有何差別?
香菱學詩,是《紅樓夢》中的經典故事,各位一定都有所耳聞吧。
香菱羨慕大觀園眾人作詩,難得薛蟠離家,她搬進來與薛寶釵住,就「拜」林黛玉為師刻苦求學,力爭也要成為「詩人」。
香菱學詩背後,曹雪芹隱晦描寫了幾點需要額外注意。
一,香菱能學作詩,側面證明她「揚州瘦馬」的身份。作詩不光是平仄押韻那麼簡單,還要飽讀詩書,典故,能夠圓熟的運用比喻,信手拈來恰當典故,可不只是湊字數。
二,香菱學詩無疑是為了討好薛蟠。薛蟠羨慕林黛玉神仙風采,求娶不能,也希望香菱有樣學樣。
三,香菱學詩代表薛家「東施效顰」。看林黛玉教授香菱學詩的方法、方向、立意和規劃,就知道薛寶釵為什麼不如林黛玉。林家的底蘊深入骨髓,不是薛家能學的。
說完香菱學詩的背後隱喻,回頭再看香菱學詩的努力,就會發現很受感動。
首先,香菱想學詩,薛寶釵卻讓她去拜訪鄰居,她就知道寶釵不太想教她。等她去了林黛玉那裡時,也不浪費人情,馬上向黛玉求助。「我這一進來了,也得了空兒,好歹教給我作詩,就是我的造化了!」
林黛玉開玩笑說要想教她,得向自己「拜師」,香菱則非常認真的承諾:「果然這樣,我就拜你作師。你可不許膩煩的。」
香菱求學是認真的,不放棄也勇於求助。薛寶釵不教,就找林黛玉。你看她求助的兩個人正是大觀園中佼佼者,要學就跟最好的老師。寧做雞頭不做鳳尾。
其次,香菱學詩極為刻苦。林黛玉給她講了學詩作詩的方向,給了她王右丞也就是王維的詩集,讓她回去熟讀,尤其叮囑她「你只看有紅圈的都是我選的,有一首念一首。不明白地問你姑娘,或者遇見我,我講與你就是了。」
林黛玉讀書,並不是一味地珍惜書籍,而是吃透、批點,圈畫。這樣的書讀下來注定不可能幹乾淨淨,卻是最好的讀書人。
林家的教育要求不是走馬觀花,要徹底的理解,吃透,並有自己的觀點和認識。
林黛玉這等學習方法最恰當。若只看過、背過,當時有一些感悟過一段時間又忘了。圈畫下來,留下讀書心得,等到溫故而知新時,又有新感悟或者推翻之前的想法,也能互相求證。
林黛玉的圈畫批點,是不斷「溫故知新」的結果,也是提煉出最適合學習的教材。
如果將香菱換成黛玉之兒女,教育傳承豈非事半功倍?何愁兒孫不能快速進益!
曹雪芹寫香菱學詩,林黛玉耐心地諄諄教誨,目的就在於此!
薛寶釵的優秀只在於自己學習,卻不願意教授別人,注定無法傳承。沒有傳承則家風無法延續、綿延。
最後,香菱回去後廢寢忘食,日夜攻讀。學習方法正確與否不提,如饑似渴的學習態度非常積極。薛寶釵說:「何苦自尋煩惱。都是顰兒引的你,我和他算賬去。你本來呆頭呆腦的,再添上這個,越發弄成個呆子了。」
這話很是不善。面對愛學習的人,要給予鼓勵和支持,哪怕學不好她自己會知道放棄。像薛寶釵的言語除了打消積極性之外,對香菱學詩沒有任何幫助。
反倒是林黛玉,等到香菱換書求杜甫的詩集時,主動與香菱探討,鼓勵她不怕說錯,大膽的說出心中想法。「正要講究討論,方能長進。你且說來我聽。」
一抑一揚,林黛玉和薛寶釵之間的差距,就從對待香菱學詩的態度中一來一回地顯現出來。
香菱有了林黛玉的鼓勵侃侃而談,說她從王維的詩中汲取的「天然」靈感。重新認識了「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這種詩句裡的天然,似拙實巧對她的啟發。
林黛玉趁此又拿出陶淵明的詩文,借用魏晉的天真風流,對比盛唐的磊落胸懷,香菱豁然開朗,明晰「渡頭余落日,墟裡上孤煙」的「上」字,源於「曖曖遠人村,依依墟裡煙」的「依依」兩字。
如此,「上」如何運用,「依依」典出哪裡,香菱一下學了王維和陶淵明兩首詩,並且能夠記憶深刻,活學活用。
為人師者「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林黛玉教的是學習方法而不只是知識。這又是至善之言。
反觀賈寶玉在旁邊兩次三番說香菱「三昧你已得了」,試問是真得了還是假得了!一味鼓吹,得之皮毛既沾沾自喜,可不就是諸事不成。
林家底蘊較之賈家、薛家,差距就在這字裡行間體現出來。
光有理論不過紙上談兵,行與不行還要實際操作才會一目瞭然。香菱終於開始「試著」作詩,林黛玉給她出了一個《詠月》的題目,香菱三首詩可謂進步神速。
第一首:
月掛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團團。
詩人助興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觀。
翡翠樓邊懸玉鏡,珍珠簾外掛冰盤。
良宵何用燒銀燭,晴彩輝煌映畫欄。
這首詩黛玉笑道:「意思卻有,只是措詞不雅。皆因你看的詩少,被他縛住了。把這首丟開,再作一首。只管放開膽子去作。」
香菱冥思苦想,堆砌詞彙,等於是生搬硬造。黛玉指出關鍵問題是讀詩太少!
就是說對詩的理解還只是流於表面的平仄以及有限的詞彙和典故。
香菱被韻律和月亮束縛住了,自然就不得法。黛玉鼓勵她丟開這一首,「放開膽子去作」,是讓她大膽實踐,不要怕錯。
第二首:
非銀非水映窗寒,試看晴空護玉盤。
淡淡梅花香欲染,絲絲柳帶露初干。
只疑殘粉塗金砌,恍若輕霜抹玉欄。
夢醒西樓人跡絕,余容猶可隔簾看。
第二首還是不好,薛寶釵說得對,「不像吟月了,月字底下添一個『色』字倒還使得,你看句句倒是月色。這也罷了,原來胡說來,再遲幾天就好了。」
寶釵到底說了一句像樣的話,但和稀泥反而不好。香菱跑題了不需要安慰,要像黛玉那樣認真:「自然算難為他了,只是還不好。這一首過於穿鑿了,還得另作。」
發現問題,才能指出問題,改正問題。香菱得林黛玉這老師,真是幸運。
香菱有了良師也願意學習。回去後繼續廢寢忘食的學習,結果於夢中得了八句詩。這裡的「夢」要注意。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人們常有「夢中悟」的經歷,香菱整日學詩茶飯不思,卻也應該夢中所得。
但是「夢」於《紅樓夢》是緊扣主題。《紅樓夢》中幾次夢,賈寶玉夢遊太虛幻境,秦可卿托夢王熙鳳,香菱夢中作詩,賈寶玉夢遊江南甄家,尤二姐夢中見到尤三姐,賈寶玉夢中與晴雯作別,都是非常重要的情節和線索。《紅樓夢》就是一番夢幻,但人生豈非「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第三首:
精華欲掩料應難,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輪雞唱五更殘。
綠蓑江上秋聞笛,紅袖樓頭夜倚欄。
博得嫦娥應借問,緣何不使永團圓!
香菱這首詩「不但好,而且新巧有意趣」。她的立意非常天然。將月比作與詩人對等的擬人。「料應難」既是詩人的心理,也是月的堅持。詩人對月有影,月亮清冷難盡。呼應前句「料應難」,形成對立。
隨後香菱借用李白的「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以及溫庭筠的「雞聲茅店月」雙典,托出家裡人苦守,家外人在旅途的悲涼。瞬間昇華了「月」,寫出同在月下人不團圓的絕妙場景。
同樣,江上的行者可能是漁民也可能是旅人,伴著笛聲,與樓上倚欄眺望的女兒又形成對立。同一片月,同一曲笛,同一顆孤單單的心。
就應該問問月亮,為什麼人們不能團圓。取得則是蘇東坡《明月幾時有》的意境。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香菱在林黛玉的悉心教誨之下,終於開了竅。這首詩沒有堆砌,也沒有匠氣,一派天然形成,掌握了詩的神韻。
香菱「呆頭呆腦」,林黛玉尚且能夠將她調理得神清意明,豁然開朗。如果用之於兒女,該是何等成果?
香菱學詩,一面是香菱孜孜不倦苦學,一面是林黛玉悉心教導。曹雪芹要體現的,則是林家的學習和教育的優長。別忘了香菱也是黛玉的影。
看香菱的學習勁頭,再看林黛玉教育的得法,就是林黛玉的價值和寶黛姻緣的正確屬性。賈家失去林黛玉,悔之莫及!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