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人選了李紈做兒媳婦的原因是什麼?

王夫人選了李紈做兒媳婦的原因是什麼?

王夫人選了李紈做兒媳婦的原因是什麼?

紅樓夢雜談

大家好,說起王夫人的話,各位一定都有所耳聞吧。

通篇《紅樓夢》,沒有王夫人和李紈交流的場面。但這,並不能證明李紈不是王夫人選的。也許人家婆媳倆私底下有交流呢?也許她們原來很要好,後來產生了矛盾,才隔閡起來的呢?也許王夫人選定了媳婦,過門以後卻不大和睦呢?

不能從王夫人與李紈的冷淡關係證明,但我們仍可以認定,李紈並不是王夫人選的兒媳婦。首先,賈珠的婚事,根本不是王夫人的決定範圍。

不錯,王夫人非常自詡對兒子的嚴格教育:「我何曾不知道管兒子?先你珠大爺在,我是怎樣管他?」賈珠多半並不像元春寶玉跟著賈母長大,而是從小就在王夫人身邊,像趙姨娘和賈環那樣。睿智而慈祥的賈母,也不像宮斗戲裡的惡婆婆,動不動就把孫子奪到自己身邊。相反的,賈母收留的往往是不受重視的女兒和次子,以及原生家庭不健康、不完整的孤兒們。

跟著王夫人長大,也並不表示王夫人能決定賈珠的婚事。賈珠是「珠大爺」,是榮國府裡的長孫——賈赦可能有過一個長子,但是早夭了,剩下的孫輩以賈珠為長。

不僅是年長,而且賈珠從小好學,讀書上進,是榮國府的希望所繫。所以他的婚事,也一定會是榮府上下集體關注的大事。

賈母對劉姥姥說自己「不過嚼的動的吃兩口,困了睡一覺,悶了時和這些孫子、孫女兒玩笑一回就完了」,已經處於退休狀態。但這僅僅是近些年的事情。王夫人「本來老實,又生的多病多痛」,如果沒有王熙鳳的協助,她的才幹並不足以支撐榮國府。

另一方面,王夫人也並不貪權。遇到什麼事,她不是「問老太太在那裡,就在那裡罷了」,就是「不知老太太揀那裡好」,既不想出風頭,也不願擔責任。

一面是睿智、能幹、老當益壯的老太太,一面是才短、體弱、遇事退縮的兒媳婦,到嫡長子的婚事時,你猜誰會做主?

問題在於,不止是婆媳兩端,還有賈政呢。賈政是「起初天性也是個詩酒放誕之人」,是到年邁才「名利大灰」的。當初他「詩酒放誕」之時,又「欲以科甲出身」,對科舉深感興趣;自己失去了機會,就督促兒子努力讀書,「十四歲進了學」——他會在兒子的婚姻大事上如何選擇?難道也像對寶玉一樣「老爺先還管,如今也不敢管了」嗎?

賈政肯定會管賈珠,也有可能管到賈珠的婚姻。賈母沒有親自撫養賈珠,王夫人不喜弄權,但她倆在賈珠的婚事上同樣有建議權。從這個角度來考慮,是沒辦法判斷選定李紈的決策人的。

讓我們換一個角度來看。李紈「亦系金陵名宦之女」「族中男女,無有不誦詩讀書者」,顯然李家也是世家大族,比賈王史薛差不了多少。

門子給賈雨村的護官符上,並不只有四家,因為「雨村猶未看完」就有事打斷了。可以想像,李家也一定在護官符上,因為李家也是金陵人,而且符合「本省最有權有勢、極富極貴的大鄉紳」的條件。

門子又告訴賈雨村:「這四家皆連絡有親,一損皆損,一榮俱榮」,可見李家雖然有權有勢,卻與「這四家」並不親近。可能是因為書香清貴,看不上軍功出身、未「從學業發跡」的賈家。

既然不親近,李家與賈家的女眷就不會有太多來往。那麼,賈母與王夫人根本無從深入瞭解李紈的條件,是否符合「模樣兒性格難得好的」的要求。兩家是如何結親的?

賈珠十四歲進學,在平常人家也難得罕見,何況是軍功世家出身的少年?李守中曾為國子監祭酒,正好管理學業科舉。當然一個剛剛進學的少年,不過是個秀才,還入不了國子監祭酒的法眼;但是再加上「國公府公子」的身份,是不是就不一樣了?

張愛玲《半生緣》裡寫一位富家小姐擇偶的困難:「擇婿的範圍本來只限於他們這幾家人家的子弟,但是年紀大的太大,小的太小,這些少爺們又是荒唐的居多」,結果「一向不把世鈞放在眼裡的」石太太,「看來看去,還是世鈞最為誠實可靠」。

李守中也有同樣的為難。天下英才雖多,總是自根知底的為好。總不成把寶貝女兒,嫁給張華、王狗兒之類的窮人家吧?現放著少年有才的國公府公子,其父為人為官也算中規中矩,就是難得的佳婿人選了吧?

李守中看中了賈珠,並不需要親自向賈政說明,只要通過朋友、同事略微示意。賈政一向羨慕書香,「原欲以科甲出身的」,怎麼會不接國子監祭酒拋出的橄欖枝?兒女親事,應該是由雙方父親決定的。而賈母與王夫人知道了,只會贊同,不可能反對。

賈珠死後,李家親戚與賈府來往相當疏少,連寡嬸都不願留住,「李嬸雖十分不肯,無奈賈母執意不從,只得帶著李紋、李綺在稻香村住下來」,不久還是搬走了。為什麼會這樣?因為李家從來看不起賈府,兩家的女眷也從來不在一個圈子裡活動。

被李守中看中的,只有賈珠一人而已。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紅樓夢相關
紅樓夢人物
紅樓夢典籍
紅樓夢大全
古詩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