孀婦將歸長安,
路出於蒲,
亦止茲寺。
崔氏婦鄭女也。
張出於鄭,
緒其親,
乃異派之從母。
是歲,
丁文雅不善於軍,
軍人因喪而擾,
大掠蒲人。
崔氏之家,
財產甚厚,
多奴僕。
旅寓惶駭,
不知所措。
先是張與蒲將之黨有善,
請吏護之,
遂不及於難。
鄭厚張之德甚,
因飾饌以命張,
中堂宴之。
復謂張曰:姨之孤嫠未亡,
提攜幼稚。
不幸屬師徒大潰,
實不保其身。
弱子幼女,
猶君之所生也,
豈可比常恩哉。
今俾以仁兄之禮奉見,
冀所以報恩也。
乃命其子曰歡郎,
可十餘歲,
容甚溫美。
次命女曰:鶯鶯,
出拜爾兄。
爾兄活爾。
久之,
辭疾。
鄭怒曰:張兄保爾之命。
不然,
爾且虜矣,
能復遠嫌乎?
又久之,
乃至。
常服晬容,
不加新飾。
垂鬟淺黛,
雙臉斷紅而已。
顏色艷異,
光輝動人。
張驚,
為之禮。
因坐鄭旁,
凝睇怨絕,
若不勝其體。
張問其年歲。
鄭曰:十七歲矣。
張生稍以詞導之,
不對,
終席而罷。
奉勞歌伴,
再和前聲。
商調十二首之二錦額重簾深幾許。
繡履彎彎,
未省離朱戶。
強出嬌羞都不語。
絳綃頻掩酥胸素。
黛淺愁紅妝淡佇。
怨絕情凝,
不肯聊回顧。
媚臉未勻新淚污。
梅英猶帶春朝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