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象麗澤兌,朋友以講習。
設官為之師,義取互相益。
六位六爻畫,分明如六人。
君子不可疏,小人不可親。
初以剛居一,不與四為應。
和兌未有疑,吉士故可信。
二以剛居中,承三其人柔。
孚兌內不感,有吉無悔尤。
六三柔失位,其凶曰來兌。
來兌欲媚我,妄說政可外。
九以剛居四,六處三五間。
商度久乃決,在惡三之奸。
五象師之位,剛德既中正。
上比六見剝,願勿信彼佞。
極說不知已,引三之柔類。
此道未光大,正人所遐棄。
一令而民說,燮調奠乾坤。
一言朋友說,師道亦云尊。
大哉說之道,惟以剛為主。
師友相與間,柔佞謹勿齲
騎鸞玉府盡仙真,短羽愁攀天漢濱。
詩懶便應推老手,飲豪獨未後諸賓。
宮壺銀箭剛知夜,籠燭金華已報春。
倒載微吟笑兒稚,時清寧是習池人。
頑夫禪作窟,狂士醉為鄉。
誰知名教中,悠悠滋味長。
嗟余學無窮,勺水淺可揚。
講習得益友,麗澤期交相。
風月古猶今,時序燠與涼。
一笑聊復爾,片心到羲皇。
乾坤入吾懷,始信居中央。
吳衣厭拂洛陽塵,夢寐一樽淮海濱。
每願脫巾常漉酒,況逢投轄苦留賓。
蒼龍掛斗寒垂夜,翡翠浮花暖作春。
上界高真足官府,追隨卻屬散仙人。
今代顧虎頭,骨相自雄偉。
不令長天宮,亦合丞御史。
能貧安四壁,無慍可三已。
昨來立清班,國士相顧喜。
何因將使節,風日按千里。
汲黯不居中,似非朝廷美。
太任錄萬事,御坐留諫紙。
發政恐傷民,天步薄冰履。
蒼生憂其魚,南畝多被水。
公行圖安集,信目勿信耳。
授律勳庸盛,居中鼎鼐和。佐時調四氣,盡力淨三河。
忽訪天京兆,空傳漢伏波。今朝麟閣上,偏軫聖情多。
居中負扆寄纓{絲拔}。
言慚輻湊政無術至德無垠愧違弼。
燮贊京河豈微物。
竊侍兩宮慚樞密。
清通簡要臣豈汩。
出入帷扆濫榮秩。
復道龍樓歌楙實。
空班獨坐慚羊質。
嗣以書記臣敢匹。
謬參和鼎講畫一。
鼎味參和臣多匱。
前會去莫追,後見來無期。
別歎後見難,悔恨前會希
惟吾衡父兄,金純玉光輝。
裁磨殺圭角,不與瓦礫齊。
大匠陶百窯,不問履下泥。
一衡舉十鈞,何棄毫與厘。
余獨何為人,乃不忍使遺。
有如橫道芻,萬足踏不疑。
子何咰好殊,獨俯掇以歸。
整束使不茨,欲令雜蘭芝。
蘭芝有天香,芻賤雜則非。
然其廁置間,適與薰染資。
文章每借觀,罅隙窺晴曦。
議論使坐聽,穴瞶聞英池。
春園或承招,游騎亦許隨。
劇雲愛風枝,爇火圍夜棋。
縱談心開張,倒笑冠欹披。
匹馬載以來,東首頸脰疲。
夜夢不厭勞,百里夕一馳。
想見目與眉,百障千藩籬。
不虞自投置,遂若鳥遭黐。
何時獲因緣,連箠促馬蹄。
誓當盡晨昏,不復起退辭。
履艮包群望,居中冠百靈。萬方資廣運,庶品荷財成。
神功諒匪測,盛德實難名。藻奠申誠敬,恭祀表惟馨。
彈殺能言笑解頤,載歸招謗問誰知。
難隨白鶴同時放,且伴黃粱一處炊。
九峰江范篇,雅是書之緯。
頃嘗一讀之,懵然雲霧蔚。
晚校中秘藏,講此愧猶未。
喜逢尚書郎,家傳得之既。
何以名內篇,一扣倘知味。
無幾即語離,匆匆怪可謂。
天子仁聖心,聞過未常諱。
豈嫌有直疏,斥彼惡之彝
矧茲龍卷前,正欠王與魏。
得見丹鳳鳴,士黨意乃慰。
黯也不居中,物論幾鼎沸。
雖然上所命,所重在民事。
暨淑問皋陶,持平爾廷尉。
突使江東人,德澤盡沾溉。
惟公有古心,所守至弘毅。
我不畏孔壬,污吏必我畏。
所願敷好生,物物皆吐氣。
回思攬味甘,詔書登七貴。
鰲極開先已降衷,上天下澤禮居中。
三才義理維持力,萬世綱常建立功。
孔聖法言多纂輯,漢儒師學共修崇。
經帷講徹資群彥,克己工夫在廣充。
黑雲{外走內參}{外走內覃}陳巋麓,女媧補天伴天哭。
結愁起坐函丈間,祠禴除門繡黃犢。
書冊入眼萬花纈,石泉冰腸河九曲。
市頭老木昏鴉歸,屋角赭山瞿麥熟。
胡村水平已可渡,軟屐青燈循昔路。
後期詎能數甲子,希夷長年耳不死。
梁侯藿菽芼山雌,冷坐欲試菁莪詩。
嗣聖急賢飢渴似,項背趣召君得辭。
九門方懸帝堯鼓,久旱可無傅巖雨。
幾聽言議得韜韞,了知它日酬所語。
人言才俊當居中,可使流落吾輩同。
鄧禹舊實文學掾,蕭何不書野戰功。
民庸國計當惠恤,和扁之側無廢疾。
會看同沐一台春,底用更試三尺律。
土德居中,方興配位。
樂以送神,式申昭事。
古人不輕出,出則堯舜其君民;古人不輕隱,隱則坐使風俗淳。
孰知後世乃不然,唐虞日遠如飛煙,異端欲出六籍上,裔夷直居中夏先。
窮居求志達行道,儻不塞責真負天。
士固不可苟富貴,顧亦豈可徒貧賤;如其一念有媿心,寧不終身戴慚面!老夫少年鐵鑄硯,欲窺聖門終未見。
祝君勿恃來日長,八九十年如掣電。
禁足不定足,居中不住中。
去來無罣礙,踢踏活虛空。
射殺南山虎,翻身控角弓。
上無攀仰,下絕己躬。
數當今人物,問誰似,玉堂仙。但蘇子才名,居中未幾,補外何偏。天公意深有在,要周流、海內作師傳。萬古斯文正脈,一生前聖遺編。胸襟理勝自超然。雖老未華顛。念厚祿崇資,真成大耐,何計榮遷。心期歲豐民樂,更公庭、無訟酒如川。喚取梅花為壽,看他老檜千年。
苦教作鎮居中國,爭得泥金在泰山。
才聞暖律先偷眼,既待和風始展眉。
蒙君知重惠瓊實,薄起金刀釘玉深。
嚼處春冰敲齒冷,咽時雪液沃心寒。
深妝玉瓦平無壟,亂拂蘆花細有聲。
日回禽影穿疏木,風遞猿聲入小樓。
誰人畫此二菩薩,趺坐花心乘象猓
弟子先後執盂缶,老僧槎牙森比肩。
出林修道幾世劫,顏貌偉麗如開蓮。
重崖宛轉帶林樹,野水荒蕩浮雲天。
峨眉高處不可上,下有絕澗錮九泉。
朝陽未出白霧起,有光升天如月圓。
靈仙居中粗可識,有類白兔依清躔。
遊人禮拜千萬萬,迤邐漸遠如飛煙。
五台不到想亦爾,今之畫圖誰所傳。
吾兄子瞻苦好異,敗繒破紙收明鮮。
自從西行止得此,試與記錄代一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