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聞南國容華少,今日東鄰姊妹三。妝閣相看鸚鵡賦,
碧窗應繡鳳凰衫。紅芳滿院參差折,綠醑盈杯次第銜。
恐向瑤池曾作女,謫來塵世未為男。文姬有貌終堪比,
西子無言我更慚。一曲艷歌琴杳杳,四弦輕撥語喃喃。
當台競斗青絲發,對月爭誇白玉簪。小有洞中松露滴,
大羅天上柳煙含。但能為雨心長在,不怕吹簫事未諳。
阿母幾嗔花下語,潘郎曾向夢中參。暫持清句魂猶斷,
若睹紅顏死亦甘。悵望佳人何處在,行雲歸北又歸南。
篆書樸,隸書俗,草聖貴在無羈束。江南有僧名蛩光,
紫毫一管能顛狂。人家好壁試揮拂,瞬目已流三五行。
摘如鉤,挑如撥,斜如掌,回如斡。又如夏禹鎖淮神,
波底出來手正拔。又如朱亥錘晉鄙,袖中抬起腕欲脫。
有時軟縈盈,一穗秋雲曳空闊。有時瘦巉巖,
百尺枯松露槎蘗。忽然飛動更驚人,一聲霹靂龍蛇活。
稽山賀老昔所傳,又聞能者惟張顛。上人致功應不下,
其奈飄飄滄海邊。可中一入天子國,絡素裁縑灑毫墨。
不系知之與不知,須言一字千金值。
曉窗風細響簷鈴,一曲雲璈枕上聞。
夢斷不知仙路杳,鶴銜松露入青雲。
幅巾灑松露,雙袖抖衣塵。
可耐人間暑,來尋洞裡春。
座分雲骨冷,屐隱甃紋新。
鶴近清尊舞,如留欲去賓。
屋頭眾山森戟戟,屋下寒溪深見石。
溪流循山若縈帶,別館離亭紛向背。
茅堂近水景絕幽,繞簷萬竹風颼颼。
主人自得濠上意,終日俯檻臨寒流。
東寮把酒呼促席,隔屋糟床晚猶滴。
清談北館風滿衣,折梅寄遠情依依。
山童晨起掃落葉,不知松露沾荊扉。
經營佈置各有態,頗覺畫者勞天機。
東吳杜郎江海客,覽勝搜奇遍京國。
家園十畝畫不如,猶向丹青愛陳跡。
西風八月南雁飛,扁舟遠自長安歸。
高堂無事兄弟樂,終日雞黍要鄰比。
新圖便是君家事,何必區區詢畫師。
披霧入野寺,寒林響西風。
誰遣僧出迎,山鳥為我通。
染衣松露香,照眼巖花紅。
聊此息塵慮,歸騎毋匆匆。
疏散永無事,不眠常夜分。月中松露滴,風引鶴同聞。
一徑青松露,三門白水煙。
殿橫林外脊,塔漏隙中天。
地曠迎先見,村移眺更妍。
追程坐行役,不得泊春船。
昔罷宣城守,將歸尚撫予。
慇勤為開徑,慘愴遂登車。
告老聞還楚,遺榮喜效疏。
西山忽埋玉,松露助漣如。
艤棹石門外,天風吹夕陰。
疏鍾醒客夢,危瀑洗塵襟。
龍去洞雲薄,鶴歸松露深。
舊碑看米字,猶帶蘚痕侵。
凌晨盥漱罷,獨步南階行。
悄然四鄰寂,暫此息營營。
散發綠陰下,一櫛晨風清。
彈冠塵自散,振衣香更輕。
松露空中墜,荷氣靜時生。
悟脫遂真性,俯仰忘憂情。
想見花間路,籃舁草草裝。
叩門馴石喜,入室蠹魚香。
躡石苔粘屐,眠松露滴床。
焉知人世事,積甲又宜陽。
滿身松露陟崔嵬。行逐巖前麋鹿來。楓葉落,菊花開。日斜人唱采薪
雪中問法傳宗印,日暮裁詩變楚騷。
香積諸天修淨供,蒲茸三殿賜新袍。
夜禪錫駐青鴛剎,曉渡杯陵白露濤。
參罷虛堂惟宴坐,風松露桂海蟾高。
荒山明月,下有雲來去。深夜纖毫靜可數。問古今底事,留此空光,修月戶、猶是當年玉斧。思君持羽扇,來伴微吟,水佩風環飲松露。待勾漏丹成,約與輕飛,人間世、不知歸處。更長嘯、餘聲振林溪,見亂紅驚飛,半巖花雨。
賈按察司時。丁鈔本題下注雲廬號疏齋。繡衣攬轡西行,慨然有志人知否。江山好處,留連光景,一杯別酒。世事無端,惱人方寸,十常八九。對霜松露菊,荒涼三徑,等閒又、登高後。問訊宣城太守,幾裁詩、畫堂清晝。山長水闊,思君不見,踟躕搔首。卻羨行雲,暫留還去,無心出岫。笑窮途歲晚,江頭送客,唱青青柳。
亦知壺子不死,敢問老聃所游。
瑟瑟寒松露骨,眈眈病虎垂頭。
莫言西蜀萬里,且到南華一遊。
扶病江邊送客,杖拏浦口回頭。
老去此生一訣,興來明日重遊。
臥聞三老白事,半夜南風打頭。
赤日黃塵馬倦行,石橋山店有官程。
城頭路盡千峰隔,袖裡詩來兩腋清。
蟬雜柳風秋漸遠,鶴翻松露夜還驚。
欲知小吏將詩意,記取柴門剝啄聲。
人生行樂是便宜,慣入深林細品題。
有石兩行如壁立,登樓一望覺天低。
亭前秋意驚松露,山外湖光拍柳堤。
此景欲吟吟不盡,夜深分付野猿啼。
蒼蘚粘溪路。帳山君、然羽化,夢魂何許。曾約秋雲縈客袖,舞傍吟皋硯塢。矯清唳、裂穿雲宇。江碧空濛無處問,問孤山、梅底人知否。煙夜永,耿心語。瑤華一去成幽阻。倚修篁、抱琴愁絕,天寒日暮。城郭悲歌華表恨,此事銷凝千古。有招隱、小山能賦。蕙帳空兮誰夜怨,算課騷、讀易俱淒楚。步深窈,墮松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