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明年老輒自論,乞得湘守東南奔。為聞楚國富山水,
青嶂邐迤僧家園。含香珥筆皆眷舊,謙抑自忘台省尊。
不令執簡候亭館,直許攜手遊山樊。忽驚列岫曉來逼,
朔雪洗盡煙嵐昏。碧波回嶼三山轉,丹檻繚郭千艘屯。
華鑣躞蹀絢砂步,大旆彩錯輝松門。樛枝競騖龍蛇勢,
折幹不滅風霆痕。相重古殿倚巖腹,別引新徑縈雲根。
目傷平楚虞帝魂,情多思遠聊開樽。危弦細管逐歌飄,
畫鼓繡靴隨節翻。鏘金七言凌老杜,入木八法蟠高軒。
嗟余潦倒久不利,忍復感激論元元。
晨光海上來,雲氣升萬壑。
雞鳴落花中,殘鍾度城郭。
庵僧戴星出,我自飯藜藿。
寧知天地心,但有山水樂。
書燈夜搖動,霧氣侵幾閣。
開扉得新月,欲掩見棲雀。
煙霞暫相違,筆硯庶有托。
但留松間雪,付與雙白鶴。
庭柯換故葉,林竹脫新籜。
何日芝草開,拏舟赴前約。
秋月攀仙桂,春風看杏花。
一朝欣得意,聯步上京華。
試間滄洲漁叟,長松山崦誰家。
終日拿舟不語,江風吹老蘧花。
筋力未全衰,僕馬不至弱。
又多山水趣,心賞非寂寞。
捫蘿上煙嶺,蹋石穿雲壑。
谷鳥晚仍啼,洞花秋不落。
提籠復攜榼,遇勝時停泊。
泉憩茶數甌,嵐行酒一酌。
獨吟還獨嘯,此興殊未惡。
假使在城時,終年有何樂。
我聞唐時穎師宋義海,千載琴心應有待。
開士於今豈後身,朱弦一曲鼓青春。
春空雲漠漠,春思生寥廓。
於水見瀟湘,於山見衡岳。
彈為山水音,彷彿聞仙樂。
仙樂冷冷行樹中,慧鳥流音和晚風。
虛言世上知音少,君自心如半死桐。
山為君兮水為臣,水為臣兮象為兵。
君有定位兮兵無定形,知山知水兮知君臣之性情。
不知師不知比兮又奚知用兵之精。余經山之外兮睹山水杳冥,
佳氣蔥鬱兮或天香而龍腥。煙雲變化兮或狗狀而人形,
風濤洶湧兮或崖立而天平。或夕陽兮漁歌,
或曉霜兮鐘聲。或雪下兮雁叫,
或夜半兮鼉鳴。或仙人張樂兮霞佩之軿軿,
或神丁從駕兮車騎之轔轔。冬寒春暖兮湖草幾番之青青,
今來古往兮人物幾代之廢興。嗟余行役兮顧鬢影之星星,
無由登山臨水兮與鷗鷺盟。
一雨火雲盡,閉門心冥冥。蘭花與芙蓉,滿院同芳馨。
佳人天一涯,好鳥何嚶嚶。我有雙白璧,不羨於虞卿。
我有徑寸珠,別是天地精。玩之室生白,瀟灑身安輕。
只應天上人,見我雙眼明。
陽烏爍萬物,草木懷春恩。茫茫塵土飛,培壅名利根。
我本是蓑笠,幼知天子尊。學為毛氏詩,亦多直致言。
不慕需臑類,附勢同崩奔。唯尋桃李蹊,去去長者門。
美人如游龍,被服金鴛鴦。手把古刀尺,在彼白玉堂。
文章深掣曳,珂珮鳴丁當。好風吹桃花,片片落銀床。
何妨學羽翰,遠逐朱鳥翔。
乾坤有清氣,散入詩人脾。聖賢遺清風,不在惡木枝。
千人萬人中,一人兩人知。憶在東溪日,花開葉落時。
幾擬以黃金,鑄作鍾子期。
莫輕白雲白,不與風雨會。莫見守羊兒,或是初平輩。
人生非日月,光輝豈常在。一榮與一辱,古今常相對。
君不見於公門,子孫好冠蓋。
古交如真金,百煉色不回。今交如暴流,倏忽生塵埃。
我願君子氣,散為青松栽。我恐荊棘花,只為小人開。
傷心復傷心,吟上高高台。
常思謝康樂,文章有神力。是何清風清,凜然似相識。
一種為頑嚚,得作翻經石。一種為枯槁,得作登山屐。
永嘉為郡後,山水添鮮碧。何當學羽翰,一去觀遺跡。
常思李太白,仙筆驅造化。玄宗致之七寶床,
虎殿龍樓無不可。一朝力士脫靴後,玉上青蠅生一個。
紫皇殿前五色麟,忽然掣斷黃金鎖。五湖大浪如銀山,
滿船載酒撾鼓過。賀老成異物,顛狂誰敢和。
寧知江邊墳,不是猶醉臥。
憶在山中時,丹桂花葳蕤。紅泉浸瑤草,白日生華滋。
箬屋開地爐,翠牆掛籐衣。看經竹窗邊,白猿三兩枝。
東峰有老人,眼碧頭骨奇。種薤煮白石,旨趣如嬰兒。
月上來打門,月落方始歸。授我微妙訣,恬澹無所為。
別來六七年,只恐白日飛。
吳都涵汀洲,碧液浸郡郭。微雨蕩春醉,上下一清廓。
奇蹤欲探討,靈物先瘵瘼。飄然蘭葉舟,旋倚煙霞泊。
吟譚亂篙艫,夢寐雜巘崿。纖情不可逃,洪筆難暫閣。
豈知楞伽會,乃在山水箔。金仙著書日,世界名極樂。
薝卜冠諸香,琉璃代華堊。禽言經不輟,像口川寧涸。
萬善峻為城,巉巉扞群惡。清晨欲登造,安得無自愕。
險穴駭坤牢,高蘿掛天笮。池容淡相向,蛟怪如可摸。
苔蔽石髓根,蒲差水心鍔。嵐侵答摩髻,日照狻猊絡。
仰首乍眩施,回眸更輝火霍。簷端凝飛羽,磴外浮碧落。
到回解風襟,臨幽濯雲屩。塵機性非便,靜境心所著。
自取海鷗知,何煩屍祝酰峰圍震澤岸,翠浪舞綃幕。
瀲灩豈堯遭,棧嵃非禹鑿。潛聽鐘梵處,別有松桂壑。
靄重燈不光,泉寒網猶保僮能躡孤剎,鳥慣親摐鐸。
服道身可遺,乞閒心已諾。人間亦何事,萬態相毒蜇。
戰壘競高深,儒衣謾褒博。宣尼名位達,未必春秋作。
管氏包霸圖,須人解其縛。伊余採樵者,蓬藋方索寞。
近得風雅情,聊將聖賢度。多君富遒采,識度兩清悖
詎寵生滅詞,肯教夷夏錯。未為堯舜用,且向煙霞托。
我亦擺塵埃,他年附鴻鶴。
我昨來餘杭,孟陬值杓建。
春色正融怡,皇華紆睠眄。
言此佳山水,巧麗極怪變。
有如畫屏風,羅列圍四面。
城南古浮圖,又為一郡冠。
聯驅松徑中,信步蒼崖畔。
莓苔粘履屐,虯枝拂簪弁。
縱覽識高深,顧慕增詫歎。
心迷真賞奇,竟覺旅遊倦。
物色雖難窮,指注亦粗遍。
樓台郁相望,無異掛盤線。
向非適幽遐,何由盡聞見。
惟昔吳越君,塔廟務華煥。
依山鐫大像,疊石累高岸。
經構無已時,貲費豈復算。
較其輿地中,佛寺佔過半。
榮華一朝盡,金石空殘片。
款識刻猶存,排衙行不亂。
虛亭復增修,郡府餘壯觀。
故人柏台彥,早歲歷監殿。
自從交臂來,幾回傷聚散。
聲光日以高,使節復頻換。
江湖偶追陪,旬浹停車傳。
更有山林期,茲焉適予願。
窗前翠影濕芭蕉。雨瀟瀟。思無聊。夢入故園,山水碧迢迢。依舊當年行樂地,香徑杳,綠苔饒。沉香火底坐吹蕭。憶妖嬈。想風標。同步芙蓉,花畔赤闌橋。漁唱一聲驚夢覺,無覓處,不堪招。
少陵在大歷,涪翁在元佑。
相去幾百載,合若出一手。
流傳到徐洪,繼起鳴江右。
遂令風雅作,千載亡遺究。
猗歟宋柳州,有志諸公後。
作詩匪雕琢,氣質先忠厚。
銳鋒深自斂,至寶不輕售。
行年且半百,才為嶠南守。
嶠南山水佳,中州未曾有。
慨然遠遊意,不憚萬里走。
下車甫期年,已上政成奏。
無何天作孽,一病藥莫捄。
跖壽回乃夭,天理果大謬。
諸郎有家法,處己知孝友。
崎嶇窮川陸,寓郡還公柩。
卜龜得安宅,厥後斯雲覆。
自憐蹤跡脫,敢敘親且舊。
作詩寫余哀,清淚空如{上雨下溜}。
我生百無能,唯工說山水。
洞宵天一柱,真仙昔居止。
蒼崖入九鎖,修澗清徹底。
層林仰首看,冷霧隨起步。
饒君俗到骨,至此換卻髓。
一亭巧當門,乃是壓澗尾。
便教寶玉做,思之未為侈。
道人喜客來,先引玩清泚。
源頭放泉出,猛噴深壑裡。
頃刻百萬丈,寧論尺與咫。
冰濤卷雷鼓,滂湃力未已。
天然句滿眼,潤色謝東裡。
擬議及思惟,望風當披靡。
回觀翠蛟語,舞字最不死。
兩詩故自妙,似覺泉在凡。
正須吾三人,作意共整理。
要令石點頭,滔滔那解此。
近水孤亭迥,縈城一徑斜。
霜林烏鵲國,冰岸鷺鷥家。
殊覺冬曦暖,還拈小扇遮。
傳呼惠山水,來瀹建溪茶。
二月江南山水路。李花零落春無主。一個魚兒無覓處。風和雨。玉龍生甲歸天去。
松桂移栽滿,園亭改築新。
詩書千古事,松桂四時心。
蕭瑟風成韻,扶疏月滿陰。
一琴聊自托,山水是知音。
風雲蛇陣將,山水鹿門居。
報國曾留劍,歸田始讀書。
雁秋湖水落,蟬露柳條疏。
別夢關山遠,松窗夜月虛。
虛閣靜潭潭,千山紫翠攢。
幽人無世事,終曰倚欄杆。
雨後桃花脫瘦紅,鉤窗平揖竹閒風。
文書滿案不經意,心在西湖山水中。
畫扇出秦樓,誰家贈列侯。小含吳剡縣,輕帶楚揚州。
掩作山雲暮,搖成隴樹秋。坐來傳與客,漢水又回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