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三月來吳中,欲擬看花無與從。
今年二月花偏早,發作無節雨與風。
前時晴明要尋賞,謂誇洛陽多不容。
我心豈是限南北,美好未必須深紅。
姚黃魏品若盡有,春色定應天下空。
因君見贈又及此,莫怪還思澗水東。
眉州城外小桃源,行入三巖澗水喧。
人近碧潭才撫掌,喚魚出沿跳龍門。
空山值端午,采蒲南澗濱。
蒲生裹白石,澗水清粼粼。
蟠根寸九節,服食能通真。
采之不盈掬,土潔含芳辛。
行行登絕境,有花如車輪。
奇哉莫小識,持扣山中人。
山人耳垂肩,羽佩青衣巾。
乘飆控玄鶴,汎景下蒼岷。
我行意其仙,再拜詢所因。
仙人攬花笑,見爾還千春。
語我勿復道,倏去無留塵。
歸來有餘歎,三嚥華池津。
綠樹初浮光,嘉禽自行樂。
廚煙續雲根,澗水斷冰腳。
徜徉一樽酒,坐看山花落。
日暮歸去來,嫣香裛羅幕。
澗水無聲繞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
茅簷相對坐終日,一鳥不鳴山更幽。
蓮宮據山椒,岧嶢去天咫。
風香花雨新,僧行白雲裡。
幽沉樹樂靜,蕭散煙鍾起。
人登石路迷,依依緣澗水。
君今移居澗水東,澗水暴漲侵近路。
盡取澗石成垣牆,生鑿岸柳作橋柱。
結茅構屋十數間,取次面勢分幾處。
看山看水督耕耨,隨意自在不計步。
到處或坐或偃息,盡有室廬庇風雨。
土床竹簟雖草草,已足自適奉寒暑。
窗下瓦榼漆生光,貰酒提攜老無數。
客來安更問誰何,灑魚拾蟹共烹煮。
青黃錯雜出木盤,野蔌山蔬四時具。
久厭輕動踏市塵,未嘗開口論世故。
究竟得意此最多,向老尤要知其趣。
一生遇事皆任真,仰首高風繼巢許。
學道知專氣,尊生得養形。
精神生尺宅,虛白集中扃。
出岫孤雲靜,凌霜老柏青。
晨興取澗水,漱齒讀黃庭。
澗水之西我所家,結亭新借白鷗沙。
旋移騷國春風木,滿種陶籬晚節花。
陪客常留煨芋火,課兒頻煮讀書茶。
清波迥與黃塵隔,一笑人生自有涯。
武陵何處訪仙鄉,古觀雲根路已荒。細草擁壇人跡絕,
落花沈澗水流香。山深有雨寒猶在,松老無風韻亦長。
全覺此身離俗境,玄機亦可照迷方。
吾家本住石橋北,山鎮水關森古木。
橋下澗水徹崑崙,山下有泉香馥郁。
吾居山內實堪誇,遍地均栽不謝花。
山北穴中藏猛虎,出窟哮吼生風霞。
山南潭底隱蛟龍,騰雲降雨山濛濛。
二獸相逢鬧一場,玄味隱伏皆真祥。
景堪美,吾暗喜,
自斟自酌醺醺醉。醉彈一曲無絃琴,
琴裡聲聲教仔細。可煞醉後沒人知,
昏昏默默恰如癡。仰觀造化工夫妙,
日還西出月東歸。天是地,
地是天,反覆陰陽合自然。
識得五行顛倒處,指日昇霞歸洞天。
黃金屋,白玉椽,
玉女金童日侍前。南辰北斗分明布,
森羅萬象現無邊。無晝夜,
要綿綿,聚散周天火候全。
若問金丹端的處,尋師指破水中鉛。
木生火,金生水,
水火須分前後隊。要辨浮沉識主賓,
鉛銀砂汞方交會。有剛柔,
莫逸意,知足常足歸本位。
萬神齊賀太平年,恁時國富民歡喜。
此個事,好推理,
同道之人知此義。後來一輩學修真,
只說存養並行氣。在眼前,
甚容易,得服之人妙難比。
先且去病更延年,用火烹煎變陽體。
學道人,去思已,
休問旁門小法制。只知目下哄得人,
不覺自身暗憔悴。勸後學,
須猛縶,莫徒拋家住他地。
妙道不離自家身,豈在千山並萬水。
莫因循,自貪鄙,
火急尋師覓玄旨。在生若不學修行,
未必來生甚胎裡。既有心,
要終始,人生大事惟生死。
皇天若負道心人,令我三塗為下鬼。
芒鞋隨意踏青莎,一日溪頭幾度過。
高樹夕陽人影亂,斷橋幽澗水聲多。
思鄉擬作東都賦,遠俗猶聞隔院歌。
不向晚涼移席坐,好懷佳賞奈君何。
三界心盡,即是涅槃。
山花紅似錦,澗水湛如藍。
遺廟宿陰陰,孤峰映綠林。步隨仙路遠,意入道門深。
澗水流年月,山雲變古今。只聞風竹裡,猶有鳳笙音。
古香無伴侶,一榻共雲分。
澗水塘頭過,樵歌枕上聞。
餘生聊自適,此意與誰論。
落葉如相委,時敲月下門。
此心常欲老林丘,去意徘徊夜更留。
萬客祇貪門外過,少人知有洞中游。
春來猶見龍孫出,靜裡微聞石乳流。
澗水送花通閣底,寺鍾催月落崖頭。
暫時清夢生危枕,明日濃塵擁敝輈。
南是符陽北長舉,所嗟不屬古江州。
澗水泠泠聲不絕,溪流茫茫野花發。
自去自來人不知,歸時常對空山月。
籬外涓涓澗水流,槿花半點夕陽收。
欲題名字知相訪,又恐芭蕉不奈秋。
澗水流亭北,莓苔片石平。
寒山幾點白,殘日一杯清。
希聖言猶在,斯人天不生。
當年結深屋,豈為適閒情。
秋雨秋風夜,閒為桃菊吟。
任香飄澗水,回翠入籬金。
苦李自胡越,幽蘭初腹心。
故山千里外,回首暝煙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