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秋倦行役,千里泛歸潮。通波竹箭水,輕舸木蘭橈。
金堤連曲岸,貝闕影浮橋。水淨千年近,星飛五老遙。
疊花開宿浪,浮葉下涼飆。浦荷疏晚菂,津柳漬寒條。
恓惶勞梗泛,淒斷倦蓬飄。仙槎不可托,河上獨長謠。
小徑三秋好,西風百本黃。
但令頻泛酒,日日是重陽。
白露三秋盡,清霜十月初。群花零落共蕭疏。唯有重陽,嘉景獨魁梧。爛漫真堪愛,馨香不可辜。人人皆插滿頭敷。試問喬公,簪著一枝無。
臨高雲而三歎兮,撫簡冊以致思。
步花陰而四顧兮,內傷悲而移時。
睹扶光之如箭兮,哀歲月其難追。
仰浮雲之飄飄兮,志凜然而與世披。
夜皎皎而不寐兮,心朗朗而氣夷。
卻羅綺之黼帳兮,設黍藜而療饑。
避世途之繽紛兮,崇仁義以為懿。
讀先哲之遺訓兮,身三省而內刺。
年四十而不惑兮,修天稟之淳粹。
瞰二紀之無窮兮,察五緯之遹皇。
妒盤逸之無度兮,樂未畢而哀生。
聽素女之撫弦兮,令吾神氣爽而思清。
瞻故都於霞表兮,陟鉤陳之瓊宮。
出閶闔其遠眺兮,俯九土而生愁。
風騷騷其振衣兮,雪霏霏而似瓊瑈。
覽太虛之蒼茫兮,羨王雎之悠悠。
玄鶴鳴於九皋兮,聲聞野而不收。
鳶相羊而戾天兮,魚沉淵而潛游。
察至道乎上下兮,理陰陽而度三秋。
物貴貞而淑美兮,遵純靚而自修。
登銀台而常羊兮,取玉芝以為羞。
披初服之修潔兮,更思周任之內柔。
想兩髦之佳儀兮,心列栗而懷憂。
遭險屯之窮時兮,安薄命而靡郵。
三秋違北雁。萬里向南翔。
河洲花稍白,關塞葉初黃。
避繳風霜勁,懷書道路長。
水流疑箭動,月照似弓傷。
橫夭無有陣,度海不成行。
會刷能鳴羽,還赴上林鄉。
貧賤相知若吾友,取端於此能更求。
德性委蛇結綠佩,文章燦爛珊瑚鉤。
與君千里共明月,思子一日如三秋。
願學延平兩龍劍,風波際會永同游。
蘭生空谷混荊榛,不礙幽香到處聞。
幕府才流推謝掾,宣州賓客憶崔群。
清懷疊陣三秋月,行橐雙溪一片雲。
白髮書生何以報,慚君出力衛斯文。
便作乘槎客,蕭蕭骨發清。
尊前山月過,笛裡水風生。
半夜魚龍沸,三秋河漢明。
雪堂眠二客,夢與白鷗盟。
為郡同臥理,民情識我情。
三秋得公事,一月繞山行。
砥柱全拋險,黃河日接平。
週遭到垣曲,尊大近神京。
借助林鹽潤,增饒國計成。
虞州訪遺跡,吳阪念長鳴。
董澤蒲侵綠,巫咸水傍清。
人懷絳縣老,地歎夏台傾。
下馬聽泉發,登原待月生。
盤醒讀碑版,扶持立刀兵。
晚靄聞鍾斷,微陽喜雨晴。
峭空崖背落,斗截嶺西橫。
仙恐臨王屋,高疑見析城。
去車知軌轍,連畝有農耕。
彩錯翻朝旆,錚鏦擊夜鉦。
鑿開青石壁,填貯白雲坑。
舊幕憐才俊,嘉言許道亨。
何當議險阻,始信說分明。
不倦共廉使,常存濟物誠。
計時聊就筆,千古愧題名。
涼風愜人如故舊,客燕殘蟬度清晝。
搖落三秋楚澤悲,相思一夜東陽瘦。
愁連黛入眉山重,猶憶去年和淚送。
魚沉雁斷消息稀,頻來惟有清宵夢。
半生胸次著嵯峨,到得廬山鬢欲皤。
列岫但蒙排闥入,一壺未許扣舷歌。
清風六月猶嫌剩,明月三秋不厭多。
擬向清朝新白鹿,結茅深處傍松坡。
田家無所有,晚食遂為常。菜剪三秋綠,飧炊百日黃。
胡麻山麨樣,楚豆野麋方。始暴松皮脯,新添杜若漿。
葛花消酒毒,萸蒂發羹香。鼓腹聊乘興,寧知逢世昌。
途窮別則怨,何必天涯去。共作出門人,不見歸鄉路。
慇勤執杯酒,悵望送親故。月色入閒軒,風聲落高樹。
雲霄望且遠,齒發行應暮。九日泣黃花,三秋悲白露。
君行過洛陽,莫向青山度。
白酒寬懷抱,黃花噴鼻香。此般真味慶重陽。性月自圓方。山後三秋無別。幽檻幾叢開徹。兩軒各各*芳鮮。雅勝洞中天。
三春月勝三秋月,花下惜清陰。錦圍繡陣,香生革履,光動蘭襟。棠梨枝顫,乍驚棲鵲,夜久寒侵。明朝風雨,休孤此夕,一刻千金。
匆匆不暇去相違,草草吟成送別詩。
千里江山客行遠,三秋風雨桂開遲。
安居但欲無公事,舉枉終須有直時。
若見右司煩寄語,世間公道要扶持。
少年識事淺,不知交道難。一言芬若桂,四海臭如蘭。
寶劍思存楚,金錘許報韓。虛心徒有托,循跡諒無端。
太息關山險,吁嗟歲月闌。忘機殊會俗,守拙異懷安。
阮籍空長嘯,劉琨獨未歡。十步庭芳斂,三秋隴月團。
槐疏非盡意,松晚夜凌寒。悲調弦中急,窮愁醉裡寬。
莫將流水引,空向俗人彈。
鼓士揚桴警五更,爨清檠冷旋吹生。
深衣鄉彥都君子,摩厲三秋炫此行。
似笑山人不到家,爭將晚節盡情誇。
三秋不隕芙蓉,九月猶開窅窳花。
三秋桂子玉舒花,天上樓台出帝家。
只許阿兔操杵臼,不知更有玉蝦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