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名士富仙才,追步東鄉遂不回。
丹井自深桐暗老,祠宮長在鶴頻來。
巖邊桂樹攀仍倚,洞口桃花落復開。
惆悵霓裳太平事,一函真跡鎖昭台。
巖邊樹色隱丹扉,日下仙輿度翠微。
水落盡如雷電過,山回俱作鳳凰飛。
星台似結仙人掌,雲路疑通織女機。
幽賞不殊椒酒會,合歡須並月驂歸。
混沌何年鑿,天聰亦強名。
我疑龍窟宅,人說鬼經營。
梯向巖邊接。雲從洞裡生。
此行頑健甚,腳力十分輕。
佛寺孤莊千嶂間,我來詩境強相關。巖邊樹動猿下澗,
雲裡錫鳴僧上山。松月影寒生碧落,石泉聲亂噴潺湲。
明朝更躡層霄去,誓共煙霞到老閒。
海上名山即虎丘,生公遺跡至今留。
當年說法千人坐,曾見巖邊石點頭。
香燈寂寞網塵中,煩惱身須色界空。龍缽已傾無法雨,
虎床猶在有悲風。定心池上浮泡沒,招手巖邊夢幻通。
深夜月明松子落,儼然聽法侍生公。
春郊雜遝擁紅旌,共訪仙蹤嘯傲行。
雲徑直從深崦入,石樑宛在半空橫。
巖邊瑤圃新開出,洞裡芝田舊種成。
羽客一枰無復見,青山留得爛柯名。
好是道人巖邊月,夜深清照飲牛溪。
陛對端平日,雄文四海傳。
一登黃甲後,多在紫巖邊。
好客時招飲,貪詩夜廢眠。
寥寥三百載,先後兩庭堅。
遇閏深山秋益深,每因趁暖一幽尋。
松盤嶺復蒼中翠,葉落波心靜裡沉。
鹿度巖邊看活畫,禽鳴林際聽仙音。
養生自是斯間好,勤政名軒敢忘欽。
離宮秘苑勝瀛洲,別有仙人洞壑幽。巖邊樹色含風冷,
石上泉聲帶雨秋。鳥向歌筵來度曲,雲依帳殿結為樓。
微臣昔忝方明御,今日還陪八駿游。
第五十三卷
積蘚青逾一寸痕,山靈守護幾千春。
長籐橫系巖邊木,何日重來掛葛巾。
楚客有歸心,因聲道故岑。
依依動春色,藹藹望香林。
山日巖邊下,溪雲水上◇。
遙知懷洛社,應復動鄉吟。
千峰歷罷寄山窗,酒力詩狂總未降。
月白洞門花落盡,天華表鶴氣飛雙。
巖邊瀑雪寒侵夢,澗底笙簫冷韻腔。
且喜懶殘煨芋熟,不妨久話共秋缸。
豈知經史深相誤,兩鬢垂絲百事休。受業幾多為弟子,
成名一半作公侯。前時射鵠徒拋箭,此日求魚未上鉤。
竹裡斷雲來枕上,巖邊片月在床頭。過庭急雨和花落,
繞捨澄泉帶葉流。緬想遠書聆鵲喜,窺尋嘉果覺猿偷。
舊詩改處空留韻,新醞嘗來不滿篘。阮瑀如能問寒餒,
風光當日入滄洲。
出山似與高人別,回首時時一悵然。
它日再來緣要熟,遍題名姓綠巖邊。
池繞九巖邊,鴛鴦自在眠。
圓荷浮簇簇,翠葆靜涓涓。
沾足三春雨,清和四月天。
庭空無一事,真樂付詩篇。
洛川秋入景尤佳,微雨初過徑路斜。
水竹洞中藏縣宇,煙嵐塢裡住人家。
霜餘紅間千重葉,天外晴排數縷霞。
溪淺溪深清瀲灩,峰高峰下碧查牙。
鳥因擇木飛遠還,雲為無心去更賒。
蓋世功名多齟齬,出群才業足咨嗟,
浮生日月仍須惜,半老筋骸莫強誇。
就此巖邊宜築室,樂吾真樂樂無涯。
去城三十躡雲端,特地山靈縱我觀。
白玉巖邊數行字,只知末後密並官。
升山自古道飛來,
此是神功不可猜。
氣色雖然離禹穴,
峰巒猶自接天台。
巖邊折樹泉衝落,
頂上浮雲日照開。
南望閩城塵世界,
千秋萬古卷塵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