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遍山光暮雨收,落霞孤鶩點清秋。
蜀天地暖知無雁,不怕愁聲穩上樓。
鳳閣鸞台十二屏,屏上郭熙題姓名。
崩崖斷壑人不到,枯松野葛相欹傾。
黃散給捨多肉食,食罷起愛飛泉清。
皆言古人不復見,不知北門待詔白髮垂冠纓。
袖中短軸才半幅,慘澹百里山川橫。
巖頭古寺擁雲木,沙尾漁舟浮晚晴。
遙山可見不知處,落霞斷雁俱微明。
十年江海興不淺,滿帆風雨通宵行。
投篙椓杙便止宿,買魚沽酒相逢迎。
歸來朝中亦何有,包裹觀闕圍重城。
日高困睡心有適,夢中時作東南征。
眼前欲擬要真物,拂拭束絹付與汾陽生。
高閣臨江渚。訪層城、空餘舊跡,黯然懷古。畫棟珠簾當日事,不見朝雲暮雨。但遺意、西山南浦。天宇修眉浮新綠,映悠悠、潭影長如故。空有恨,奈何許。王郎健筆誇翹楚。到如今、落霞孤鶩,競傳佳句。物換星移知幾度,夢想珠歌翠舞。為徙倚、闌干凝佇。目斷平蕪蒼波晚,快江風、一瞬澄襟暑。誰共飲,有詩侶。
埋盆作沼野人家,數斛山泉拍兩涯。
人立晚風涼似水,荷浮香氣勝於花。
蛙聲恰恰宜飛雨,鶩影依依欠落霞。
齊物逍遙無大小,不須煩惱發生丫。
矮桂枝鉤袖,叢空葉打頭。
堤行皆反徑,路斷得高樓。
欄檻干回錦,琉璃五色秋。
落霞沉水底,綺散不能收。
暮雲橫翠夕陽斜,啼罷歌樓林外鴉。
綠竹弄搖風裡影,碧桃開遍雨中花。
三杯淡酒邀明月,一局殘棋驚落霞。
人在柯山山上詠,笑揮管筆走生蛇。
邗溝風動水萍開,暖日游絲覆酒杯。
吳越旌旗二千載,落霞多處一登台。
回首長城臥落霞,雲開桂影過昏鴉。
不須更要千紅翠,醉眼燈前已亂花。
枯樹雲棄葉,凋梅雪作花。
擊桐成木響,蘸雪吃冬瓜。
長天秋水,孤鶩落霞。
欲離湖邊別卜居,每亭隨意坐須臾。
水漂魚沫粘花片,風拂蛛絲落霞珠。
竹閣晚晴山見越,蓴鄉日暖客遊吳。
向來和靖高吟地,不記殘梅尚幾株。
昔有王生,冠世文章,嘗隨舊遊江渚。偶爾停舟寓目,遙望江祠,依依陌上閒步。恭詣殿砌,稽首瞻仰,返回歸路。遇老叟,坐於磯石,貌純古。因語□,子非王勃是致,生驚詢之,片餉方悟。子有清才,幸對滕王高閣,可作當年詞賦。汝但上舟,休慮。迢迢仗清風去。到筵中、下筆華麗,如神助。會俊侶。面如玉。大夫久坐覺生怒。報雲落霞並飛孤鶩。秋水長天,一色澄素。閻公竦然,復坐華筵,次詩引序。道鳴鸞佩玉,鏘鏘罷歌舞。棟雲飛過南浦。暮簾捲向西山雨。閒雲潭影,淡淡悠悠,物換星移,幾度寒暑。閣中帝子,悄悄垂名,在於何處。算長江、儼然自東去。
搖唇鼓舌,展事投機。
千拂出世,不通懺悔。
焦巴,有葉丫。
長天秋水,孤鶩落霞。
園居懶成癖,駕言何所之。
出門無妨看好雪,粉地玉天相範圍。
氣增坐車熱,旋換白鹿騎。
不須攜古囊,詩句隨雪飛。
故人昨遷官,過我睡掩扉。
登堂謝不敏,款放俄移時。
咨詢玉照三百樹,縱未放花堪舉卮。
當約香山翁,共了此段奇。
喜歸步林曲,問梅梅有辭。
相看兩經年,非無主人知。
去春偶晴多,昏曉無不宜。
靜來藜杖橫,笑去綸巾欹。
琉璃巨鐘深數指,月底四弦驚鵲起。
興濃何必斷吟須快寫新詞歌皓齒。燭遙照路不照花,
三更露壓星斗斜。明床氈穩半酣寢,
頭上最愛香雲遮。明朝再來看,
亦復送落霞。尤物到了奇,
飄英覆泥沙。非徒隨步白錦茵,
轉首綠蔭森交加。於今雪見五六白,
斂衽何辭讓渠色。但催佳客犯寒來,
我自有花開頃刻。言余試搖枝上凍,
已覺欣欣芳萼動。或如紅豆或如椒,
若說供詩盡禁用。星郎農簿辭林鳳,
素有聲名過屈宋。訪余必待巧乘閒,
卻恐梅花解嘲弄。
(太和中刺史劉嗣之立,李紳以太子賓客分司東都,過濠,為作記。
記今存而亭廢者數年矣。
)頹垣破礎沒柴荊,故老猶言短李亭。
敢請使君重起廢,落霞孤鶩換新銘。
江南九月霜暗飛,秋光春色兩依希
萬樹欲丹疑濕霧,千山如醉帶斜暉。
畫史含情拂輕縞,解作秋妍秋不老。
自識晴雲慕錦林,莫疑赤燒連衰草。
此時遊客正天涯,此際離腸忽憶家。
聽絕啼鶯嬌映綠,愁看飛鶩齊落霞。
閩天杳杳接江路,酒罷送君從此去。
想得遙窺荔子丹,尚疑題葉銷魂處。
朱門粉壁謫仙家,柳外秋韃襯落霞。
一澗碧雲流不去,木蘭舟系木蘭花。
牡丹一名木芍葯,拒霜也號木芙蓉。
好花名盡多重疊,不取枝同取貌同。
悲鴻一聲天雨血,落霞萬頃江飲虹。
水花已盡岸花出,千朵萬朵能白紅。
曾共鴛鴦登繡縟,也隨鸂鶒上屏風。
金釵俗插嫌花重,玉手高攀與面重。
弄色合歡無限思,九心千葉為誰容。
朝看花開紅偏淡,暮見花斂紅轉濃。
朝開夕斂如趨市,明日風光移別蘤。
平生愛花入骨髓,白頭出沒與花似。
老我逢花六十秋,花開花落水悠悠。
未吃太平一杯酒,歲歲花開伴白頭。
宿雨催秋物,清風捲歲華。
殘蜩初去柳,寒蝶尚尋花。
密篠留蒼霧,紅梨染落霞。
城頭八九子,日昃亂啼鴉。
頃年曾記游花谿,宗樞潭府谿之湄。
徘徊其上歎秀爽,宜有英才瑞明時。
巖巖林公天與奇,勁氣不為金石移。
少以六義鳴上庠,游宦所至英聲馳。
瀾翻薦口徹旒冕,通籍直上黃金閨。
出宰長城如卓魯,至今遺愛人歌之。
入朝一冠御史豸,台綱振厲先光輝。
光宗聖度如天大,俾承舊制形宸奎。
言所當言公不屈,上喜抗直深倚毗。
歷居三院上橫榻,首尾獨擊及四期。
擢居小天不肯住,遠指章貢把一麾。
政成召節不旋踵,神與清漲促公歸。
代言批敕節彌勵,藜藿不採非公誰。
竟以松班分制閫,海邦雖陋不鄙夷。
撫摩赤子廑一稔,功利及物難周知。
公方在台我立螭,台省相望心事齊。
皇上初政公賜環,我居青瑣公紫薇。
時平論事同努力,寄名雷霆如恐遲。
我求外補徑投閒,公亦出關喜相隨。
受廛親見賢郡侯,攀轅臥轍同旄倪。
公時自謂二宜去,吏民猶誦三不欺。
棠陰蔽芾勿翦伐,萬人來往城南堤。
書來不復說餘事,頗言別墅躬鉏犁。
頻年日涉愈成趣,去家三里共游嬉。
首崇御札極尊合,又以副墨登之碑。
非欲自詫稽古力,鋪張聖德彰仁慈。
猶記殿上爭挽衣,咫尺龍顏犯天威。
坐以漢法當粉齎,廷臣就列仍紳緌。
篋藏常裾不容毀,如以折檻存軒墀。
公嚴十襲我書榜,老臣追往空涕洟。
吾聞一潭浩深綠,上有怪石形如龜。
是為古麗最佳處,地藏天作公發揮。
大谿橫貫地坦平,演迤明秀山四圍。
十峰歷歷可名數,余如芙蓉聳天涯。
獨此一山亙里許,中立壁峻難攀躋。
堂名娛老正東南,比漢二疏公庶幾。
海棠炫晝繞欄檻,細聲嫣紅遍繁枝。
雜花滿地秀而野,何殊迂叟居洛師。
千歲靈龜巢蓮葉,祝公耆壽登龐眉。
桃花源杳號霞隱,木奴霜後黃金垂。
深可藏書曠可射,初篁細香臨月池。
狎鷗渚邊鷗為下,觀魚樑上魚不疑。
懸崖石橫筍斜出,拒霜為城媚清漪。
公既垂車棄軒冕,鴻飛冥冥不受羈。
超然但欲適吾意,抱甕直欲心忘機。
我雖未到景略序,盡錄無心圖畫為。
花朝月夕景何限,想見晴好雨亦宜。
落霞孤鶩映西日,多少空翠仍煙霏。
此雖見之詠不足,強欲著語是耶非。
兩守寶婺行或止,無由往叩山中扉。
舊聞趙公訪歐陽,千里命駕如呂稽。
清風明月兩閒人,萬口猶傳樂府詩。
我雖掛冠病雙足,頌系一榻當炎曦。
荷公雖若魚相忘,尺書時來自緘題。
屢索鄙書懶未暇,又恐境勝難為詞。
茲來督我語益峻,遠寄蜀絹欄烏絲。
為吾贈詩仍就寫,欲待相好無時衰。
想像試作高堂賦,身知難往心欲飛。
才固不多老更盡,況此病瘁神亦疲。
不如及今為公作,語成不工不敢辭。
兩家子弟向後日,庶幾二老同襟期。
皓月微紅映落霞,試呼樽酒答年華。
柑為天下無雙果,梅是春前第一花。
自古良辰難得友,暫時老子不思家。
夜深忽作大風雨,樂事元來亦未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