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木陰沉鎖石門,煙霞深處近崑崙。
洞簫聲接玉台磬,寶蓋影搖金殿旛。
湘浦有龍雲氣濕,越山無鶴露華昏。
靈芝采盡妲何處,溪上白蘋花正繁。
山開未開白雲梯,人行不行青麥溪。
五年清夢隔蟻穴,千里飛塵深馬蹄。
重來交遊亦笑樂,但覺幾仗煩提攜。
門間霜葉無數積,風定水禽時一啼。
藥草春喧夜更長,木蘭花下聽天雞。
蠶成桑葉空,門前青勣長。
一半織郎衣,一半結魚網。
山泉釀出苦醅硬,野蔓生來酸子圓。
此味不投甜世界,遣教參透石翁禪。
五粒青松護翠苔,石門岑寂斷纖埃。
水浮花片知仙路,風遞鸞聲認嘯台。
桐井曉寒千乳斂,茗園春嫩一旗開。
馳煙未勒山亭字,可是英靈許再來。
寺外山偕石,門因鑿石開。
野花黃類菊,寒筍綠黏苔。
官為看田至,僧方乞食回。
一雙簷際鴿,空覷出生台。
江南山盡處,兩山如石門。
溪流湍激雪,殘日雨猶存。
我衰君亦老,相憶更何言。除泥安禪力,難醫必死根。
梅寒爭雪彩,日冷讓冰痕。早晚東歸去,同尋入石門。
路入石門見,蒼蒼深霞間。
雲生石砌潤,木老天風寒。
客來依返照,徙倚聽山蟬。
六月因山葬,三年率土哀。
風雲金殿暗,霧露石門開。
羽衛環神岳,衣冠返帝台。
悲涼九虞禮,不見大安回。
石門惟許白雲留,我亦何心戀此游。
竹裡行廚煙未午,水邊蕭寺葉先秋。
行貪覓句忘吹帽,醉怯登高不上樓。
詩景滿前誰會得,野僧名是遠公流。
遙瞻南嶂深復深,雙崖與天藏太陰。
青鞋濟勝不能懶,踏破積雪窮崎嶔。
空中朽樹抱孤筱,無竅蒼壁生橫林。
孤禽三叫危石裂,欲返未返神蕭森。
磴回忽然何處所,當面煙如翠蛟舞。
石門洩風無晝夜,古木截道藏雷雨。
丹丘赤城去幾許,下視人間足塵土。
放身天地不自知,導以龍蛇翼熊餐。
山中異事記今晨,杖藜得道孫與陳。
地迥隔塵寰,石門雲閉關。
幽人澹無事,白鶴相往還。
夫子賢堯舜,老彭嘗竊比。
郯子及師襄,下問曾不恥。
河汾一書生,自謂聖復起。
西京投閣士,敢與孟軻齒。
古人取名廉,後人取名侈。
誰知今人中,復見古君子。
方君帥南越,千載少倫擬。
燕居榜師吳,一謙具四美。
隱之經石門,得名一杯水。
伯始萬事優,可但清而已。
官曹服公德,廉仁革貪鄙。
民俗陶公化,淳厚勝奸宄。
蠻獠畏公威,折箠制千里。
老猾憚公明,束手敢干紀。
三城有餘力,一堂仍舊址。
裘帶自清閒,賓僚多燕喜。
惟昔開元相,勳業照青史。
胸蟠活國計,試手曾向此。
我公廊廟具,勞外亦久矣。
尺一趣歸裝,高蹈廣平軌。
石門深窅鎖丹霞,倚馬西風日欲斜。
幽境已無塵俗氣,白雲尚有翠微家。
林間摘句書紅葉,澗底烹泉帶落花。
向晚且從西洞息,碧山明月正堪賒。
疊障為屏石作門,陰雲漠漠雨昏昏。
清游到晚不知去,要上峰頭望曉暾。
金華環秀抵仙都,雁宕石門天下無。
眼見朱幡出雲霧,手提丹筆洗焦枯。
海魚味爽休多食,嶺馬程艱合緩驅。
定有車前投贄者,幅巾麻褐是真儒。
人得石門山上祝弟兄手腳無安措。一日三時長廝覷。廚裡去。搬柴運水投鍋釜。若勸同流疾作做。心頭一點你教誤。我待分明說一句。從開悟。天機不敢輕彰露。
待價欲要君,山前獨灌園。雖然不識面,要且已消魂。
鹿睡紅霞影,泉淋白石門。伊余心更苦,何日共深論。
菰山之陽隱者宅,日午隔溪聞讀書。
時有門生陳八簋,昨從家僕致雙魚。
石門雨過雰崟濕,蓽戶秋深薜荔疏。
已約暮春攜稚子,詠歸沂上曳輕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