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樣風流柳樣嬌。雪中微步過溪橋。心期春色到梅梢。折得一枝歸綠鬢,冰容玉艷不相饒。索人同去醉金蕉。
散材無用,空擁腫、豈是入時花樣。白髮蒼顏官捨底,日把早衙來放。主治官書,隱憂民瘼,*愜澄清望。簡華霜在,顧予關甚得喪。□□□□□□,藕絲能*,況忝為司長。後擁前呵非不欲,夢寐山林長往。不憶*鱸,不懷松桂,祗為身多恙。諸公垂顧,免教憔翠煙瘴。
紅蕉花樣炎方識,瘴水溪邊色最深。
葉滿叢深殷似火,不唯燒眼更燒心。
玻璃盆瀉琉璃水,素娥晚妝欲梳洗。
報道虛皇築雪宮,一架半間三萬里。
卻嫌廣寒未苦寬,要借新宮作上元。
先煩玉妃整羽衛,次遣青女褰雲關。
渠儂舊有七寶藏,封在瓊樓樓頂上。
中藏腦子萬斛強,輕明片片梅花樣。
急呼滕六取將來,更和端葉挼作埃。
狂拋亂撒不停手,滿空碎下真珠胎。
乾坤立變水精闕,雲衢透冷天街滑。
姮家催索水霜袍,肌粟衣銖添不徹。
銀輪凍作一團冰,望舒墮指推不行。
兔啼蟾泣滴成露,海東飛上金鴉精。
人病酒。生怕日高催繡。昨夜新翻花樣瘦。旋描雙蝶湊。慵憑繡床呵手。卻說新愁還又。門外東風吹綻柳。海棠花廝勾。
走馬春城遍綠煙,揮金隨處擁嬋娟。
自家花樣天機杼,笑領蓬萊第一仙。
錦字龍梭織錦篇,鳳凰文采間非煙。
並他時世新花樣,虛費工夫不直錢。
十載不歌金縷,秋娘已負青年。朝雲飛過畫樓前。無復為人留戀。默坐鷓鴣聲裡,尋思白石詞仙。好將花樣更流傳。重觀春風人面。
連枝花樣繡羅襦,本擬新年餉小姑。
自覺逢春饒悵望,誰能每日趁功夫。
針頭不解愁眉結,線縷難穿淚臉珠。
雖憑繡床都不繡,同床繡伴得知無?
合歡花樣滿池嬌。用心描。數針挑。面面芙蕖,閒葉映蘭苕。刺到鴛鴦雙比翼,應想像,為魂銷。巧盤金縷綴倡條。隱紅綃。翠妖饒。白玉函邊,幾度墜鸞翹。汗粉啼紅容易*,須愛惜,可憐宵。
洛之花圖歐公詩,驚怪天巧呈新枝。
自言當時記者數十種,姚魏後有潛溪緋。
蜀之花圖景仁句,香雪蕊金藏不露。
徑圍三尺瑞雲紅,尚有二花添未具。
此花非惟今所無,世間久亦無此圖。
東南花樣自來小,如盤能幾多如盂。
曉來明眼花翁作,風韻宛然如蜀洛。
寫作花中第一花,群類一時都脫落。
想渠欹筆小盤礡,心去化工無一膜。
天上司花巧不神,筆底春風光欲爍。
籠寒不假青蒻庵,護日何須碧油幕。
月坡堤,張家園,
郭公公宅東街偏。錦衾繡帳相接連,
一夜移入歌堂巔。吳台教戰娃數百,
漢宮列侍娥三千。鮫綃十丈思公譜,
錦茵萬態元輿賦。花自長春蠟不封,
根無下土蟲難蠹。花翁蓊翁子誠能,
見渠此畫萬感增。此花昔惟載本草,
流傳至唐花始好。移來從武曌,
愛重由環兒。名花與傾國,
初著沉香詞。從此帝城春,
爭逐賞花期。徑尺誇千朵,
萬錢買一枝。三街九陌沸游賞,
冠蓋車馬相追隨。自入天朝花最盛,
長壽不數唐崇敬。豈非洛陽天下中,
和氣又非長安同。故令百卉巧變幻,
黃緋紫白深淺紅。簪花不至採樵子,
獻花上至蓬萊宮。或言此花特妖媚,
只解趨時爭富貴。阿曌移來丑此妍,
阿環貴重榮猶悴。四香閣上屬誰家,
朝恩宅裡知何地。世人浪自相矜誇,
看到子孫能幾家。我言此罪不在此,
自是時輩爭榮華。洛人珍重姚黃不輕畀,
一根不入權豪第。花知天朝真冶世,
萬古天藏發奇秘。洛不愛寶蜀出珍,
如鳳如麟王者瑞。洛中富推程與邵,
蜀之蘇范輝相照。人品亦如花品高,
斯人斯花古來少。後來羅洛黨小分,
世間萬變如輪雲。洛陽名園占治亂,
讀書至此空三歎。洛宮禾黍今離離,
蜀道峨眉更慘淒。蓊翁作此豈無意,
要見祖宗全盛時。
費盡胭脂畫牡丹,翻新花樣入時難。
覆瓿吾與君猶彼,他日何人訪冷攤。
綠萼更橫枝,多少梅花樣。惆悵西村一塢春,開遍無人賞。細草藉金輿,歲歲長吟想。枝上麼禽一兩聲,猶似宮娥唱。
粉艷明。秋水盈。柳樣纖柔花樣輕。笑前雙靨生。寒江平。江櫓鳴。誰道潮溝非遠行。回頭千里情。
已過重陽半月天,琅華千點照寒煙。蕊香亦似浮金靨,
花樣還如鏤玉錢。玩影馮妃堪比艷,煉形蕭史好爭妍。
無由擿向牙箱裡,飛上方諸贈列仙。
光碧堂前催賜衣,少年天女弱腰圍。
而今花樣新奇甚,不用銀河織錦機。
我羨君才桂一枝,天門步擔束書歸。
藥方按古藏之籠,花樣翻新織錦機。
不恥縵袍身自責,能知璞玉世尤希
天寒野曠來時路,一笑應疑吾道非。
靖節當年不賦渠,僅題一字果何如。
分明詩是梅花樣,剩說梅花詩更。
野闊多桑柘,湖平溉沃田。
採蓮花樣女,載酒葉兒船。
黃犢青山下,垂楊古道邊。
行行頻北望,戀闕意懸懸。
君不見君家知命今師日,白衫騎驢人不識。
當時畫作梁園圖,惟有龍眠老仙筆。
又不見異時知命離戌州,終身原學陶朱游。
能令太史為著語,此比西子同扁舟。
君今名在嫡孫行,數載浮家渚宮上。
秋風細起鱸魚釣,落日馱成院花樣。
孤篷短轡萬兩奇,一朝復見江南詩。
風流信是古難繼,亦有軒輊誰為之。
我知長耳困皁櫪,突市沖籬久狂蹶。
逢京光節僅免辱,入華陰門幾遭詰。
不如小艇楓荻洲,水天碧處盟沙鷗。
凌波三歎洛妃恨,招魂一洗湘累愁。
騎驢不下竟為惑,縱葦所之樂何極。
與今坐上嘲子瑜,爭似舟中懷李白。
奚庸二畝藜莧圖,足歸一枕黃粱娛。
持竿鼓枻貴適我,解鞍截鐙無從渠。
厥今龍眠麟筆不可復,太史鸞膠尚堪續。
我亦苕溪漁隱徒,亦有水調遺子以一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