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船池口氾濫游,老禪邀我半日留。
岸莎堤柳窈窕,初暑忽送風雨秋。
蕭朗釣台三間屋,萬頃煙波媚幽獨。
長令千載好事人,貪為淮山流遠目。
芊芊蔓草迷長竿,台城直作平野寬。
那知萬古文選理,不盡詞源八節灘。
英魂還逝招不得,謫仙小杜底處覓。
插天崷崒九芙蓉,試與憑高間物色。
陳君昨從江右歸,元龍豪氣如虹霓。
清晨訪敘契闊,手持錦軸徵余題。
遠山近山凡幾簇,三兩人家住溪曲。
酒旗扔曳朝日晴,漁舟來往煙波緣。
屬玉鵁鶄聚暖沙,疏籬老屋帶煙霞。
竹邊有客燒新筍,林下何人掃落花。
景趣無窮來宛轉,一抹嵐光見平遠。
斯圖精緻非尋常,妙筆原知歸北苑。
君家舊住橋子東,森森喬木含清風。
穎川世系年應遠,使節勳名孰興同。
君視黃金猶土苴,好畫如逢不論價。
何當乘興去相尋,索看新收古名畫。
燕子未歸寒已退,海棠半落雨初晴。
他鄉異縣見春色,遠水平蕪關客情。
道路不來黃犬信,煙波深負白鷗盟。
數奇落在千官底,敢歎儒冠誤此生。
獨向滄溟截眾流,等閒舞棹擲金鉤。
白雲不露煙波闊,橫笛一聲天地秋。
鏡湖渺渺煙波白,不與人間通地脈。
騎龍古仙絕火食,慣住空山嚙冰雪。
東皇高之置度外,正似人中巢許輩。
萬木僵死我獨存,本來長生非返魂。
浪跡人間數十年,年年散發醉江天。
岳陽樓上留三日,聊與瀟湘結後緣。
何年現采虹,懸足控西東。
兩地煙波隔,一天風月同。
櫓聲搖雁柱,簷影覆龍宮。
讎虜曾長釣,誰收鉺虜功。
何處唱離歌,前湖一棹過。
日斜山似近,水落渚偏多。
寒意歸沙柳,秋風到浦荷。
不知今夜夢,還隔幾煙波。
半生蓬艇弄煙波,最愛三湘欸乃歌。
擬作此行公勿怪,胸中詩本漸無多。
毒手一橈難躲避,點頭有見問津人。
煙波浩渺無窮恨,父子雖親未是親。
君不見馮公之嶺摩蒼天,危梁峻阪相屬聯。
樵夫跬步不得上,仰視懸石勢欲顛。
下有飛泉瀉鳴瀑,舂撞巖竇匯山麓。
飛流濺沫冰雪寒,蘿蔦荒林猿狖伏。
傍穿鳥道人蹤絕,怪石虎踞蒼崖裂。
捫參歷井路屈盤,九折羊腸車軸折。
如何年少遠遊子,擔簦躡屩來過此。
或欲挾策干君王,亦有辭家遠從仕。
馬痡僕倦棲茅屋,夜汲巖泉燃楚竹。
賜璧封侯事渺茫,塗窮未免阮生哭。
遐想太古開闢初,地隔東甌擅一隅。
山腰鑿石自何代,要令海宇同車書。
不知馮公亦何者,姓名宛與茲山俱。
我行適當三伏間,霪霖積潦行路難。
家住太湖三萬頃,煙波回想洞庭山。
莫笑閒身老態多。避人避世欲如何。分明畫出山陰道。太息吟成寧戚歌。穿木石,泛煙波。從前魑魅喜人過。靈山西畔高溪上,一棹歸來舞短蓑。
煙波渺渺一輕篷,浦漵生寒蘆荻風。
昨夜新霜魚自少,滿江明月笛聲中。
連夜江雲黃慘澹,平明山雪白模糊。
銀河沙漲三千里,梅嶺花排一萬株。
北市風生飄散面,東樓日出照凝酥。
誰家高士關門戶,何處行人失道途。
舞鶴庭前毛稍定,搗衣砧上練新鋪。
戲團稚女呵紅手,愁坐衰翁對白鬚。
壓瘴一州除疾苦,呈豐萬井盡歡娛。
潤含玉德懷君子,寒助霜威憶大夫。
莫道煙波一水隔,何妨氣候兩鄉殊。
越中地暖多成雨,還有瑤台瓊樹無。
西郊去歲揖行人,柳暗花濃又一春。
坐想高風清入骨,沈吟佳句健生神。
潺湲杳靄煙波古,散誕逍遙興趣新。
應笑洛陽車馬道,緇衣未免華紅塵。
煙渺渺,碧波遠。
白露晞,翠莎晚。
泛綠漪,蒹葭淺。
浦風吹帽寒發短。
美人立,江中流。
暮雨帆檣江上舟,夕陽簾櫳江上樓。
舟中採蓮紅藕香,樓前踏翠芳草愁。
芳草愁,西風起。
芙蓉花,落秋水。
江白如練月如洗,醉下煙波千萬里。
錦囊詩裹識花洲,何日清江得醉游。
百畝故園重餖飣,四賢遺像愈風流。
香浮紅樹春應早,雪壓寒梅月想留。
我有煙波魚具了,一絲風底願維舟。
越上湖山何絕奇,昔聞尋勝寧遐遺。
煙波無憶舊吟醉,方是致君堯舜時。
隱身苕上欲如何,不著青袍愛綠蘿。柳巷任疏容馬入,
水籬從破許船過。昂藏獨鶴閒心遠,寂歷秋花野意多。
若訪禪齋遙可見,竹窗書幌共煙波。
平居厭城郭,具舟泛清汝。
藍光一水遠,鐵色兩崖古。
日華動中流,沙紋亂前渚。
湍鳴達公橋,草綠襄王墓。
園英擁流沫,風葉墮殘雨。
停橈弄山泉,扶杖過花塢。
澄潭數亂石,斷石橫顛樹。
泳波魚鬣舒,闖穴蛙首怒。
沖雲一雁遠,唼荇群鷗聚。
村間桑枯春,川闊牛羊暮。
回頭綠樹失,卷幔青峰露。
尋幽恣盤桓,泊淺屢回互。
靈草不知名,珍禽啼在處。
夕陽散鳴鳩,荒阡拱游兔。
挽纜謠歌童,簪花立田婦。
高歌客自如,歸涉人相負。
青蒲戢戢生,紫燕翩翩度。
雲煙波底明,井邑林外睹。
欣逢閭裡舊,愧乏雞黍具。
揣水薦泛鱗,掘石羞山茹。
繞塘梅實綠,冒桂禽殼素。
我巾聊一頹,石榼煩屢注。
朱櫻出芳林,紫筍侑雕俎。
高篇爛珠璧,至樂謝鐘鼓。
嗟予性本隘,於世事皆魯。
便欲棄簪裳,歸去事田圃。
肆意山水樂,脫身塵埃苦。
此適誠足尚,斯言未宜遽。
聖神拱巖廟,賢俊畢珪組。
如君之所懷,於時當有補。
高文贊皇猷,大論寧國步。
無為五斗卑,遂屈萬里舉。
明心在知己,汗顏愧虛譽。
時方索大鼎,胡為炫康瓠。
富貴固眾欲,非望久自阻。
聖賢有遺方,戮力期共赴。
嘗聞曰中庸,曾不滯出處。
進當澤生民,退則守環堵。
所求義與此,要在身不污。
願無廢吾言,於道其可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