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矣騎鯨去不回,悵然猶詠早歸來。
空餘舊日讀書地,水繞山圍似釣台。
元秀峰前累世居,聖朝旌表振門閭。
四方來客多登弟,一邑為儒喜讀書。
詩閣夜聞吟木狖,水亭晴見戲荷魚。
石嬌華表溪山裡,晚景寒煙盡不如。
煙霞縹緲鎖仙鄉,萬卷詩書一草堂。
孝義聲華輝北闕,門閭顯赫耀南方。
千尋瀑布侵肌冷,四季閒花撲鼻香。
勝事人間無敵處,王公詩版砌虹梁。
齋糧資講捨,遺像拜山中。
不尚神仙術,特存儒者風。
斯文真未喪,吾道豈終窮。
為憶皋比擁,庭前古木叢。
辰極不改北,滄溟日輸東。
聖道亦如是,味者自異同。
哇鄭迷世習,捨魚當取熊。
蓍龜期吾子,此語聞先翁。
玉梅蒼竹擁冰壺,中有揚雄宅一區。
地占清虛開境界,人從確實作工夫。
窮經得趣床橫易,體道存心壁畫圖。
格物致知功用在,的傳願繼考亭朱。
塵昏京洛走胡雛,高臥東山舊草廬。
莫向老妻誇不免,諸陵回首正關渠。
白沙波底石苔青,水草搖搖自在生。
紅日半竿人世鬧,倚闌亭上曉風輕。
莫訝書齋小,其中天地寬。
毓成岐嶷粹,立取本原端。
掇拾童科易,恢弘道術難。
好培叢桂種,休作浪花看。
束髮從政事,佩緩曳長裾。
守令有民社,裂地皆分符。
問之爾何由,必曰因業儒。
自致或世賞,因儒升仕塗。
一朝希斗祿,輒與故步殊。
佞夫專媚灶,要路事馳驅。
俗夫抗塵容,勾校迷墨朱。
自謂尚市道,不若效賈區。
何必念故業,易地有蘧廬。
嵩陽敞儒宮,遠自唐之廬。
章聖旌隱君,此地構宏居。
崇堂講遺文,寶樓藏賜書。
賞田逾千畝,負笈昔雲趨。
勸農桑使者,利心巧阿諛。
飛書檄大農,鬻此奉時須。
垣牆聚蓬蒿,觀殿巢鳶烏。
二紀無人跡,荒榛誰掃除。
桑羊固可烹,縣令亦安乎。
今主尚仁政,美利四海敷。
仁賢任阿衡,天地一朝蘇。
已責復蠲斂,肉骨生膏腴。
疲民悉按堵,此地尚荒蕪。
淮西高夫子,為政多美譽。
百里政肅雍,民不困追胥。
憤彼釋老子,遺宮遍山隅。
吾儒一何衰,廢跡可嗟吁。
連牋叩洛尹,移文諷使車。
義有子衿恥,功將泮水俱。
興衰雖在天,此意良可書。
卻思鬻此者,於儒與何誅。
又思昔縣令,亦昔儒之徒。
興儒有美意,無忘高大夫。
桃李清明舊著地行,門旌高映詵堂。
烏衣里巷欽風化,曲水杯盤樂羽觴。
客館早鄰徐孺宅,仙居今似武夷鄉。
家聲傳得緗縑事,後裔揚名道更光。
亭畔薰風盡日涼,來從水面過新篁。
悠然擔覺盈襟抱,千古虞弦意未央。
天運驅人人不覺,古道違時時不學。
王相隨脛回荊山,昭質依然未經琢。
因思胥靡逢殷宗,精神動悟聲氣從。
礪舟霖雨到梅櫱,變化氣質天同功。
朝歌屠叟無與語,一日投綸見明主。
大車檻檻行周道,輪輻中規箱中矩。
人生天地同一原,自誠為聖明為賢。
地殊世遠猶合節,矧此同宇相周旋。
自從澆風散遺直,世不乏材無匠石。
未能登車羽射御,人人自視郵無恤。
出門浪戰觸與蠻,半生少得須臾間。
不為夷甫辱汝水,即似介甫逋鍾山。
古人灑掃先庭戶,豈問他人莫余雇。
只憂原頭欠渟滀,才見天根便呈露。
人言陰濁勝陽清,陽一陰二分三亭。
誰知陽德本無間,根心枝葉長相親。
君臣大分雖有止,終不能忘乃天理。
世無我知將自知,不待雷風問諸史。
投沙屈賈占所歸,九州博大歸何之。
雖雲忠憤語傷激,律以洙泗猶津迷。
前村虎嘯晚風起,跕鳶酸嘶雁將子。
君恩未報臣憂深,暇把壺頭較鄉里。
江公勸我姑少安,新詩肉好如璧環。
敢輸憂誠謝慶語,仍戒牘史毋抄傳。
甘泉坊裡林影黑,吳氏捨前書榜鮮。
床座略容摩詰借,桂枝應待小山傳。
兵橫海內猶紛若,風到湖南還穆然。
勉效周生述孔業,賦詩吾獨愧先賢。
山色頓清秋欲半,湖光更淨日平西。
涼風獵獵低荷蓋,歸翼翩翩度柳堤。
河南蕭氏粲文物,鶴在九皋無數鳴。
小山羽翮日絢練,膽氣也作虹霓橫。
掛冠亭後冷如水,舊氈半是蛛絲縈。
恩袍謾官直齋老,書院誤身吟院史。
鳳樓好手乃有弟,鐵聲錚錚亦妙器。
鄉里浪傳輕薄名,兒曹豈知渠大意。
惠子五車稷下困,仲連一箭聊城至。
博懸於投呼得盧,莫以蔡齊故第二。
聖朝新數中興年,進士蛻骨秋風蟬。
梅花魁春導人去,竹葉鏖寒澆客眠。
天方坐我茅三椽,留眼送爾宜鴻前。
因行西湖叫和靖,為言詩苦剩狂顛。
化工生意源源在,靜處詳觀總不偏。
飛絮滿空春不盡,新荷帖水已田田。
三賢堂廢西湖上,文廟重營氣宇新。
若得雪江相配享,方知創立是何人。
不到茲山又十秋,欲題名字記重遊。
轉頭前日夢相似,拭目諸公墨尚留。
俗裡塵埃隨酒卻,淡中生活為詩愁。
晚來得趣無人解,一鳥不鳴山更幽。
陶山讀書處,景物自天成。
幽澗菁莪盛,高岡綵鳳鳴。
雨余山色秀,雲淨月華明。
靜聽寒泉響,潺潺洙泗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