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友二三子,聯翩有國都。
平平雖縣譜,急急奈州符。
亦既吹虀矣,還能吸醋無。
高年頗更事,莫哂瞽言迂。
御階人看放班回,誰記乾淳舊事哉。
進卷已嘗觀所主,聞弦上欲老其才。
割雞必待民謠著,峨豸多由縣譜來。
莫道勝流俱不屑,艾軒做了到誠齋。
平生順天命,渴飲與饑飯。
不能便利趨,俛首榷商販。
隨群謁上官,言語但樸願。
豈知事迎合,宛轉若籐蔓。
秉心實無它,世俗乃憎怨。
豈期筮仕初,邂逅適素願。
明公行都來,郡政畢已逮。
不惟辱寬假,時亦蒙誘勸。
王事有期程,後我念遲鈍。
公今趨天朝,尚我坐塵坌。
感恩顧未報,送別益增恨。
偉哉佐此邦,聲名不前遜。
專城亦數月,蒙福數十萬。
清介持一律,冰玉不可溷。
從來士大夫,德劭才或困。
豈如明公賢,全美難悉論。
行看廟堂上,相先以名獻。
斐然作詩歌,聊寫意繾綣。
汗顏為令已三年,二稅無因放汝錢。
但願人人知務本,創地莫忘勸農篇。
染晴波色重於藍,煙塢人家屋兩三。
明月在山天在水,後回休睡泊溪南。
可怪新安水,舟從石上行。
不風秋暮冷,無月夜深明。
古本何年偃,危湍幾處驚。
千尋猶見底,曾數越江清。
經年不見意彌親,來愜相思洗吏塵。
陋邑苦難留上客,好山終是戀高人。
同看臘底梅筠月,便想雲間筍蕨春。
此去書堂能幾驛,詩筒莫憚往來頻。
少壯成何事,蹉跎鬢欲翁。
尚餘朱墨日,可欠芰荷風。
歸鷺依山白,新蟾蘸酒紅。
晴空無點翳,秋氣遙梧桐。
是處荒山欲接天,土膏如面草如氈。
及時便種松杉子,遠計收功只十年。
海舟名普慈,吳郡海虞錢氏子。
世業儒,出家破山寺。
往參鄧尉山萬峰和尚,付以法偈,遂結廬太湖西洞庭山。
三十年不過湖。
聞虛白旵公在安溪東明說法,親承萬峰祖印,遂往叩。
旬日大悟,遂居東明演法,為萬峰法嗣。
景泰元年,示寂,全身塔在東明左側。
有《頌古詩》行世。
岸草綿綿一葉舟,野煙開盡水光福
寺連野竹微茫見,溪出寒山自在流。
愁裡詩情隨浩渺,鳥邊春夢入鉤輈。
泉嘶石鼎新茶熟,且為山僧更少留。
田無所入最為艱,終歲辛勤不得閒。
勸爾小爭須隱忍,破家只在片時間。
我來兩月值冬晴,多謝靈明答寸誠。
一瓣淨香猶未染,留得瓊英蓋短垣。
吾觀明府毫端妙,傳得尊公肘後方。
番俗尚歌漢東柳,莆人不剪召南棠。
威驅未若心懷惠,內荏徒然外抑強。
想見江鄉與閩嶠,家家各炷一爐香。
七閩寸土直錢多,況是泉山價倍高。
怪爾小民無別業,如何荒畝長蓬蒿。
仙李蟠根連月窟,桂枝平步折天津。
雪窗莫忘辛勤日,省酒簪花曲水濱。
西來一派接天流,誰結危欄佔上游。
樹蘸碧波元不暑,沙攢白鷺更宜秋。
沉酣勝處方知味,濡滯窮山未拙謀。
欲把君詩鑱翠壁,聲名長與此溪留。
心期經歲只秋芳,況有溪山近好涼。
天宇盪開暄濁意,巖花催就泬寥香。
招尋擬把深枝折,愛護休令背蕊傷。
三五冰輪行散影,仙凡同異要平章。
鳳凰天上遠來翔,好看連天碧玉條。
不學無才空老大,逢辰有客盡英豪。
癡人台峻爭馳馬,我輩身輕一似猱。
笑倚西風傾菊酒,醉歸穩跨貫山鰨
舉債當知濟汝窮,取錢須念利難供。
富人心要憐貧者,貧者身全仰富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