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夜不可度,蛩吟秋雨滴。寂寞想章台,始歎雲泥隔。
雷聲匪君車,猶時過我廬。電影非君燭,猶能明我目。
如何瓊樹枝,夢裡看不足。望望佳期阻,愁生寒草綠。
日邊雙節下滄溟,雲際千艘赴驛亭。
直為邦畿須轉粟,也因江海念流萍。
玉京永夜瞻卿月,銀漢清秋識使星。
待盡西風始相見,客愁如酒一時醒。
江月照,松風吹,
永夜清宵更是誰。霧露雲霞遮不得,
個中猶道不如歸。復何妲,
荷葉團團團似鏡,菱角尖尖尖似錐。
古寺寒山上,遠鍾揚好風。聲餘月樹動,響盡霜天空。
永夜一禪子,泠月丈心境中。
愛汝精藍抱翠微,青松綠竹共依依。
龜台落日明霞綺,鰻井寒潮長石衣。
銀杏子成邊雁到,木犀花發野鶯飛。
鍾殘永夜禪心定,一任秋蟲促杼機。
香山老矣,正商量不下,去留蠻素。獨立躊躇腸欲斷,一段若耶溪女。水底新妝,空中香袖,斜日疏風浦。向人欲語,垂楊清蔭多處。便好花裡喚船,碧筒白酒,微吸荷心苦。佳月一鉤天四碧,隱約明波橫注。雪藕逢絲,擘蓮見薏,枕簟涼如雨。一雙宿鷺,伴人永夜翹佇。
簫鼓元宵氣象豪,拗晴天意亦風騷。
怕渠窗外梅花落,永夜吟聲不敢高。
歷官如歷階,越等多所傷。
柰何坳堂水,持綆萬丈長。
誰無斯世方,乃此抽手旁。
永夜淚不禁,仲尼故皇皇。
又聞雖小魯,乘田問牛羊。
今秋少雨冬不雪,麥寄浮埃根欲絕。
聖主焦心閔萬民,負扆不怡常膳撤。
詔書朝下遍九州,岳瀆百神俱禱求。
西都留守虔群命,促駕不敢須臾留。
嵩高萬仞蟠地中,海內眾山無與雄。
前驅大旆擁千騎,波騰雲湧來祠宮。
牲肥酒香籩豆潔,盛服齋明蘆毛血。
有司執事皆蕭然,寶帳神來風窣屑。
公心猶畏九閽遙,丹誠不得通於霄。
分留導從屯林麓,別張醮具登山椒。
山椒迢遰峻無極,行挽枯籐蹋危石。
萬室嗷嗷悉死饑,敢憚劬勞愛餘力。
天門上出俄坦平,下視一世塵杳冥。
焚香拜手傾墾惻,左右前後皆列星。
公今三守三川地,咫盡嵩高未嘗至。
詰朝既畢祠祀嚴,暫轉鳴珂歷諸寺。
少林昔為達磨居,達磨英靈今有無。
廋辭流散滿天下,競以兩手捫空虛。
法王魏氏離宮舊,玉刻狻猊曏猶有。
子孫宗廟皆塵灰,止見伽藍存不朽。
會善庭隅千歲松,一極二股凌寒空。
勢如鼎足爭秀出,泠泠永夜吟霜風。
少室先生樂間暇,棄官來家玉峰下。
昔為浪泊據鞍人,今結東陵賣瓜捨。
溪上有堂名掛冠,四垣重複皆林巒。
呼兒掃地喜公到,隨分絃歌留盡歡。
周王太子名聞久,相傳羽化緱山首。
鶴飛笙遠窅無跡,遺廟今人空瀝酒。
公來本不事遨嬉,周流閭裡詢疲羸。
親呼令長囑赤子,勿貪榮利窮鞭苔。
境中群望無不走,回轡仍過鑒龍口。
奉先暮投林日曛,浥澗晨征轍冰厚。
歸來新詩盈一編,明珠大貝相屬聊。
此行雖不從公後,歷歷勝游皆目前。
家居簡餘事,猶讀內景經。
浮塵掃欲盡,火棗行當成。
清晨委群動,永夜依寒更。
低帷閟重屋,微月流中庭。
依松白露上,歷坎幽泉鳴。
功從猛士得,不取兒女情。
落日照樓船。穩過澄江一片天。珍重使君留客意,依然。風月從今別一川。離緒悄危弦。永夜清霜透幕氈。明日回頭江樹遠,懷賢。目斷晴空雁字連。
海鶴飄飄韻莫儕,在公猶與俗情乖。初呈酒務求專判,
合禱山祠請自差。永夜譚玄侵罔象,一生交態忘形海
憐君醉墨風流甚,幾度題詩小謝齋。
憶昔浮蛆醉玉醅,天寒一日飲千杯。
危樓擁妓臨晴雪,聯馬呼僧認野梅。
豈料暮年紉敗絮,尚容永夜畫殘灰。
間關幸脫干戈死,落魄佯狂自可哀。
繡衾慵展金泥鳳,幾日相思羅帶重。
當樓柳色怕關情,壓枕春愁還入夢。
嚴城四面悲笳動,簾外輕寒誰與共?社鵑啼徹月痕低,永夜燈花猶自弄。
火鼠不畏熱,冰蠶不畏寒。
未能蹈冰火,吾姑襲人間。
徒駭廣可泳,太行巍可攀。
世路蹇幽蔽,邅回行路難。
君坐歌三調,我起舞七盤。
歌苦舞未終,觀者心未酸。
矢言浩無極,恐彼隔肺肝。
無言賦悄悄,永夜長寤歎。
湘南客帆稀,遊子寡消息。經時停尺素,望盡雲邊翼。
笑言頻夢寐,獨立想容色。落景無來人,修江入天白。
停停倚門念,瑟瑟風雨夕。何處泊扁舟,迢遞湍波側。
秋歸舊窗竹,永夜一淒寂。吟爾鶺鴒篇,中宵慰相憶。
永夜朝元騫樹,蕭晨晞發扶桑。
妙處本來一貫,何異心齋坐忘。
亦曾討疏尋經綸,永夜清霄習見聞。
只道多聞便是真,誰知萬法皆方寸。
潭底乖龍喚不譍,驕陽似欲敗西成。
虛堂永夜耿無寐,起聽四郊車水聲。
天台一萬八千丈,師在浮雲端掩扉。永夜只知星斗大,
深秋猶見海山微。風前幾降青毛節,雪後應披白羽衣。
南望煙霞空再拜,欲將飛魄問靈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