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花渾未放,白雁最先來。
好景無人識,新詩只自裁。
烽塵迷玉壘,煙草沒雲台。
今古英雄事,何如水一杯?
白雁風高落木洲,人間歲月水東流。
山城又是當吹帽,數點黃花冷淡秋。
壯游歸來一何晚,雪裡黃精不得飯。
太行句注俱眼前,只尺青霞夢修阪。
潞洲鮮紅味辛劇,廣野毭太繾綣。
沈殿曳裙代殿同,館中詞賦凌錦虹。
顧笑催成雪色絹,歸梢駿馬如旋風。
七尺豐軀三尺劍,紫貂紅罽光蒙茸。
一去燕雲幾回首,戚家將軍汝最厚。
射鵰每出祁連山,走馬時經古北口。
日暮歸營歡宴多,黃羊白雁行紫駝。
琵琶怨發昭君曲,羌笛哀生公主歌。
簾高燭明月半白,坐對盧龍雪猶積。
北風三日吹行雲,邊城健兒不忍聞。
少小離家三十年,年年辛苦去防邊。
胡兒飲馬長城窟,漢將彎弧大漠天。
大漠陰沉風雪色,蒲梢苜蓿冰沙黑。
亭障迢遙六千里,角干騰驤三十國。
皇家財賦盛東南,漢代咽喉重西北。
北宸北望無可期,南國南歸斷消息。
山人歸來感慨豪,扼腕絕歎心力勞。
鎮南將軍奉朝貴,靈武度支憂轉漕。
國家雄俊古有以,吁嗟邊事如蝟毛。
長攙短扒去復樂,明日種葵東廢皋。
雲從龍,風從虎,吹散江村寒露雨。
麗天杲日絕纖埃,有路明明吞佛祖。
物見主,眼卓豎。
天邊白雁送寒歸,籬下黃華香半吐。
白雁蕭蕭柿葉紅,野花開盡六王宮。
空餘一道秦淮水,著意西流竟向東。
山水引歸路,陸郎從此諳。秋茶垂露細,寒菊帶霜甘。
台倚烏龍嶺,樓侵白雁潭。沈公如借問,心在浙河南。
走馬憶登江上台,聞知興廢使人哀。
遙憐冷澹黃花節,遠對飄零白雁來。
念爾不堪懷為惡,思余應是首頻回。
詩成寄與憨申誦,句累難教心孔開。
朝辭幕府解戎衣,夕向空山覓紫芝。
彈鋏自傷為客早,折腰方歎去官遲。
蕭蕭白雁西風勁,采采黃花夕露滋。
卻憶江波垂釣叟,白頭猶作帝王師。
征夫逐草露,夜夜月中眠。
霧擁玄猿嘯,風吹白雁旋。
有江能繪樹,無路不生煙。
旭日秋光淡,芙蓉亦可憐。
丹湖湖上送行舟,白雁啼殘蘆葉秋。
採石江頭舊時路,題詩還憶水邊樓。
銜悲上隴首,腸斷不見君。流水若有情,幽哀從此分。
蒼茫愁邊色,惆悵落日曛。山外接遠天,天際復有雲。
白雁從中來,飛鳴苦難聞。足系一書札,寄言難離群。
離群心斷絕,十見花成雪。胡地無春暉,徵人行不歸。
相思杳如夢,珠淚濕羅衣。
心微魚鳥當鄉親,小徑通泉竹繞鄰。
帶索行歌將送老,遊山到頂不逢人。
黃花開後空籬落,白雁飛來尚水濱。
卻憶長安詩思冷,一鞭飛雪灞橋春。
平生有知舊,相望頓以疏。
臥念十日雨,誰寄一行書。
景已來白雁,詩漫如黃初。
不忘剡溪棹,且策雪中驢。
萬里西風吹羽儀,獨傳霜翰向南飛。
蘆花映月迷清影,江水涵秋點素輝。
錦瑟夜調冰作柱,玉關曉度雪沾衣。
天涯兄弟離群久,皓首江湖猶未歸。
渺渺啼鴉了。亙魚天、寒生峭嶼,五湖秋曉。竹几一燈人做夢,嘶馬誰行古道。起搔首、窺星多少。月有微黃籬無影,掛牽牛、數朵青花校秋太淡,添紅棗。愁痕倚賴西風掃。被西風、翻催鬢鬒,與秋俱老。舊院隔霜簾不卷,金粉屏邊醉倒。計無此、中年懷抱。萬里江南吹簫恨,恨參差、白雁橫天杪。煙未斂,楚山杳。
相逢楚客問巴州,此去揚帆湖上游。
天漢長連洞庭水,雲霞半入岳陽樓。
低空白雁投寒渚,隔浦丹楓照暮秋。
莫向湘君聽鼓瑟,黃陵月冷不勝愁。
謝庭子弟多佳士,荊國山川總勝游。
萬里捧書催入幕,一朝撾鼓發行舟。
玄猿啼處巴江夜,白雁來時楚甸秋。
襄漢風流千古意,為君長憶仲宣樓。
西風羸馬經行地,易水長城是舊都。
壯士入秦名尚在,客卿歸趙勢全孤。
高台歲久黃金盡,古塞秋深白雁徂。
聞道關門猶鎖鑰,太平天子慎防胡。
月黑妖星現,雲紅戰火燃。
魯連終蹈海,樂毅又辭燕。
痛哭懷明主,匡時倚大賢。
那堪頻眺望,白雁落霜天。¤
風物澄明宿靄收,登山欲盡更登樓。
一行白雁投南下,百道清溪向北流。
野嶂雲歸初歇雨,湖田稼熟始知秋。
空門寂寂無塵事,騁望端能散客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