禿髮管城書不中。麝煤滿硯隨輕濃。
煙雲變怪本無定,丹青故匪能形容。
解衣盤礡無人久,妙跡於今復何有。
揮毫要使真宰泣,歎息初非癡絕手。
遼東有人丁令威,去家得仙今暫歸。
上界繁華異丘壑,安得長林大麓長追隨。
聯翩大軸要予寫,敲冰不在鵝溪下。
吾既不能為喬松直干摩蒼天,又不能為小童一線飛紙蔦。
萬里江山敗平遠,喚取畫師閻立本。
苞蘗黑對矣,惟根之蟠。彌巴蔽荊,負南極以安。
曰我舊梁氏,輯綏艱難。江漢之阻,都邑固以完。
聖人作,神武用,有臣勇智,奮不以眾。投跡死地,
謀猷縱。化敵為家,慮則中。浩浩海裔,不威而同。
系縲降王,定厥功。澶漫萬里,宣唐風。蠻夷九譯,
鹹來從。凱旋金奏,象形容。震赫萬國,罔不龔。
欲狀江山秀,無如格律詩。
形容天際美,假借筆端奇。
注目臨滄近,沿流北固卑。
不因篇詠見,絕景有誰知。
無相形容,靈明心手。清虛岸上栽金柳。剪除魍魎跨鷦螟,希夷俯嘯空山陡。劫外飛騰,妙中行走。杳冥鄉里尋知友。飲餘恬淡醉真風,乾坤
多著襦裙少裹巾,形容蒼槁意清真。
舊時論語都忘記,難做深衣社裡人。
眼眩繁妍錦一機,銅瓶分插遞參差。
幾於飣坐看如偶,卻為輕寒謝較遲。
售用奢豪須藉酒,形容妖艷每難詩。
微風忽度輕披展,絕憶霓裳駐拍時。
聞有沙溪洞,公將核使輪。
還如探禹穴,應見避秦人。
石繖形容古,琳房氣象春。
若逢丹輦客,問取虎文巾。
十年一相見,世俗信多岐。雲雨易分散,山川長間之。
我銜鳳闕恩,按獄橋山陲。君在龍驤府,掌奏羽檄詞。
相去百餘里,魂夢自相馳。形容在胸臆,書札通相思。
煩君愛我深,輕車忽載脂。塞門秋色老,霜氣方凝姿。
此地少平川,岡阜相參差。誰知路非遠,行者多雲疲。
君能犯勁風,信宿凌欹危。情親不自倦,下馬開雙眉。
相對坐沉吟,屈指驚歲時。萬事且莫問,一杯欣共持。
陽烏忽西傾,明蟾掛高枝。捲簾引瑤玉,滅燭臨霜墀。
中庭有疏蘆,淅淅聞風吹。長河卷雲色,凝碧無瑕疵。
一言開我懷,曠然澹希夷。悠悠夜方永,冷思偏相宜。
眉睫無他人,與君閒解題。陶然叩寂寞,再請吟清詩。
得意且忘言,何況竹與絲。頃刻過三夕,起坐輕四肢。
明朝告行去,慘然還別離。出門送君去,君馬揚金羈。
回來坐空堂,寂寞無人知。重重碧雲合,何處尋佳期。
蠟花檀暈香如梅,攛號入譜名京垓。
立齋形容消息大,濃芳不受霜雪埋。
疏影橫枝雖未足,淡淡中色攙先開。
薰然不待詩料理,詩人無奈清香催。
詩清香韻兩奇絕,詩香相感從何來。
只緣人與花相似,心香灑灑俱無埃。
坡公衣缽何敢睨,簡齋香酒非吾裁。
有時靜聽群兒讀,繞樹日走數百回。
仰頭生意已如此,俯視百草方枯荄。
經史舊家風,薰陶磊塊胸。
書堪干乙夜,學未輟三冬。
豹略得無用,虎頭能不封。
漢勳留我頌,相許細形容。
少讀詩書陋漢唐,莫年身世寄農桑。
騎驢兩腳欲到地,愛酒一樽常在旁。
老去形容雖變改,醉來意氣尚軒昂。
太行王屋何由動,堪笑愚公不自量。
此君無媚色,耿耿合予衷。
外直形容瘦,中虛忿慾空。
炎涼多變熊,瀟瀟獨清風。
倖免斧斤患,蒼然保令終。
雲錦仙翁人不識,多生九華茹芝客。
少年登覽妙形容,三十七峰俱改色。
手捉高士淡墨圖,煙雲到處隨卷舒。
珠璣袞袞入題詠,縑素往往爭臨模
雪潭四時濺飛雪,歎我幻軀方病渴。
何由得共山中人,腳踏寒流弄明月。
八荒同軌壽原成,雨露俄悲歲律更。
曉日瞳曨開鳳翣,春風縹緲轉龍旌。
晨朝尚想趨金殿,飆馭難留返玉京。
寶冊形容雖四字,誰知盛德莫能名。
玉環暈月蟠長虹,飛沙捲土號陰風。
黃雲羃羃翳晴空,屋頭唧唧鳴寒蟲。
天符夜下扶桑宮,玄冥震怒鞭魚龍。
錢垅飛出滄海底,咄嗟如律愁神公。
急{左奭右斗}北斗卷雲漢,凌澌捲入天瓢中。
椎璋碎六華,剪出寒瓏璁。
翩翩作穗大如手,千奇萬巧難形容。
恍如墮我銀沙界,清光搞夜寒朣朧。
肝腸作祟耿無寐,試把往事閒追窮。
男兒生須銜枚卷甲臂琱弓,逕投虎穴策奇功。
不然羊羔酒帳玻璃鐘,侍兒醉臉潮春紅。
誰能蹇驢駝著灞陵東,骨相酸寒秋愁煞儂。
屏山正吐黃虀氣,笑倒坐閒亡是公。
黌堂歸去葛衣輕,怪底形容太瘦生。
抖擻慳囊償酒債,安排嶮韻主詩盟。
妖韶梅老自餘態,滋味韓休薄大羹。
強策駑駘追逸駕,不堪才力但平平。
春雨翻成雪,朝壚未覺炎。
拂簷驚乍響,綴袖喜初沾。
庭薄寧堪跡,空繁詎可瞻。
正憐風共起,終恨雨同漸。
疏箔光來細,重扉氣入嚴。
形容樗櫟隱,意象岱嵩添。
孤潔憐牆仞,虛明快屋簷。
棲枯偶猜蝶,穿隙暫疑蟾。
詩案閒飄楮,妝帷誤灑奩。
縈盈仙縷結,瑣屑女針銛。
屐上長干足,頤間角里髯。
手龜良欠藥,膚粟重遭爓。
池憶秦龍死,河懷漢馬潛。
三章滿嘗吊,兩騎望能佔。
有德群污化,無威眾動恬。
堅凝我無必,皎潔爾何嫌。
僵臥安非介,甘餐武亦廉。
妍辭太子簡,拙興客兒鹽。
搏作隋珠燦,垂為紂箸尖。
公車貧笑跣,洹水夢憂殲。
氅鶴清宜繞,衣狐寠莫兼。
且當除諷渴,未暇怯樵痁。
戒婢當遲埽,呼奴更出覘。
攬來真可數,消去豈堪拈。
便洗埋灰釜,行操割畝鐮。
它時玄尚白,今歲突應黔。
漕府君黃綬,儒宮我絳幨。
寒吟無與律,貧病不須砭。
玉飯流脂滑,金羹割尾纖。
山陰子猷興,歸去為誰淹。
屈原既放,游於江潭,行吟澤畔,
顏色憔悴,形容枯槁。
漁父見而問之曰:
「子非三閭大夫與?何故至於斯1
屈原曰:「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
是以見放1
漁父曰:「聖人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
世人皆濁,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
眾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釃?
何故深思高舉,自令放為?」
屈原曰:
「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中。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1
漁父莞爾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
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
遂去不復與言。
八載游閩今始歸,形容半是語全非。
萍蹤已有妻孥托,旅食猶憐故舊希
睡去衣裳孤月滿,醉來圖畫亂雲飛。
與君山閣逃炎熱,臨別還留壁上題。
霜風切戾撼疏扉,老病支離掩弊衣。
不久形容隨日變,無多親友逐年希
池當北向冰容厚,爐到寒深火氣微。
操瑟齊王門下客,兩年梅發未曾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