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雲無定跡,又入亂山居。
既息禪機穩,從教世網疏。
曉香巖屋像,寒咒石潭魚。
待我尋詩境,看君坐隱廬。
夜床風雨夢到處,東湖西山如接連。
安信喜隨烏鵲後,雅懷知寄白鷗邊。
軒窗春動花陰滿,圖史香浮墨色鮮。
個裡詩書應有味,不妨兼讀養生篇。
護霜天氣半晴陰,小嶺蒼寒蘚徑深。
翠靄欲成孤鳳舞,青松先作老龍吟。
漁歌浦口生高興,騎吹邊頭負壯心。
兒報東村蚤梅發,杖藜與汝共幽尋。
歲華鬚鬢裡,行色水雲中。
南徑寒花在,西山落葉空。
別憐今夜酒,歌續古人風。
歸隱東湖上,忘機狎釣翁。
西山拏得落簷前,飛翠侵簾夕更妍。
心遠地偏如靖節,江湖處處是斜川。
塵滿簪纓緇滿衣,幾人真解棄如泥。
水方流急收驚楫,藩自無心看觸羝。
陶令縱教貪漉酒,謝公寧不念丞黎。
也知雅意人難會,笑對西山是指迷。
何處笙歌酒入唇,應慚忍渴望雲人。
朝來頓覺西山黑,農圃歡聲總是春。
爽氣朝來卒未闌。可能著我屋千間。不須拄笏望西山。柳外霎時征馬駿,沙頭盡日白鷗閒。稱心容易足君歡。
亭圮,垣危卉木伐,惟雙古檜在庭。徒具畚鍤,從事疏鑿,池廣袤千餘步,深一仞,形如桓圭。西橢二洲,東規一島,帶以平堤,繚以周垣,渠於乾艮,以時啟閉。台於坤維,高可數丈,西山嚴麓,近在目睫,百里之景可攬而有。視亭之罅漏葺而戶牖之,南為道,中為橋。十一月五日,導水入池,縱魚數千尾,作樂合賓友落成。將橋於二洲,舫於水,蓮於池,柳於堤,果於亭側,松竹花草於池南,次第而蒔植焉。昔人平泉綠野,吾不知其何如。若是園者,亦城西之佳地矣。公杖履,或氅衣,或宮錦,招佳賓,挈子弟,觸詠其間,香山獨樂,不是過也。公嘗謂池成,當用晃補之摸魚子首句買陂塘旋載楊柳為樂府。未幾,明初馬先生摭此以為公壽。公歡然,即席和之,命有孚同賦,得二首。池既成,載賡八韻,通為十闋,以成初意,且以為同聲唱和張本。公因題之曰圭塘款乃,是池得佳名矣。然園石亭台,命名紀實,則必待公為記焉買陂塘旋栽楊柳,詩翁急欲知務。平生想像江湖意,幾度雞鳴風雨。鳧有渚。直晚景桑榆,才得埋霞嶼。先賢好語。道鐘鼎山林,神仙宰相,從昔不同趣。西池路。天意而今都許。佳人協律調呂。浮沉願入雞豚社,其奈香山佳句。誰我醑。又菊節相催,先約修花譜。猶今視古。有洹水秋聲,林盧爽氣,壯觀我西圃。
吾有西山桐,密鄰桃與李。
得地自行根,受芘逾高藟。
上濯春雲膏,下滋醴泉髓。
盤結侔循環,岐分類枝體。
乘虛肌體大,墳漲土脈起。
扶疏向山壤,蔓衍出林地。
願偕久深固,無為半生死。
倘儀大廈材,合抑由茲始。
登樓恐不高,及高君已遠。雲行郎即行,雲歸郎不返。
嗟為樓上人,望望不相近。若作轍中泥,不放郎車轉。
白日下西山,望盡妾腸斷。
自立西山雪,聲名四十年。
清思奎畫重,忠重物情憐。
廊廟風雲斷,園林歲月遷。
潛齋元不死,有子續遺編。
西山有孤松,亭亭高百尺,
冰雪屢凌厲,難變青青色。
東園盛桃李,搖艷矜春容。
少皞布秋律,掃地無遺蹤。
青松固真心,桃李乏堅操。
君子與小人,自古不同調。
寧忍學桃李,誓言作青松。
偃蹇終不屈,傲睨秦皇封。
西山落日雲蒸蒸,漫衍澗谷彌岡陵。
曉窗夢破聞掃雪,失喜一笑披衣興。
天街大有隔歲伴,羸馬前日猶凌兢。
常言三白兆豐稔,民病亟矣天須矜。
從風初學柳絮舞,綴樹旋作梅花凝。
素娥晨朝紛下女,玉龍夜戰迷先登。
瓦壚煙焰坐不暖,起視膽瓶膠作冰。
前年冬溫人苦疾,往歲雨多苗弗勝。
新春得此喜可說,光景十倍鰲山燈。
忘懷一任鴻寄跡,耐久正愛霜為朋。
淮西剡曲總佳語,萬騎孰與扁舟乘。
愁來呼酒徑一醉,斟酌不計斗與升。
長安薪炭已如玉,又報米價江南增。
閉門高臥吾豈敢,手挽溝壑嗟無能。
登樓望山一舒嘯,銀屏玉案高崚層。
何當致我此中去,看煮雪茗燒枯籐。
入不知高下,山春水似秋。
星河平地看,雞犬半天游。
洞腹藏元氣,山根養洑流。
白雲朝出宿,知是繞神州。¤
最幸平時省拜頻,雍容常欲面生春。
鬢華雖覺年彌老,齒宿其如語自新。
兩劍共埋知有日,一杯持奠阻無因。
泫然空落風前淚,終愧西山執紼人。
瘦馬羸童退食遲,倒衣相見即相知。
風流不減張京兆,心跡無慚柳士師。
枕上燕鶯鳴曙日,道旁花絮罥游絲。
天機人事觀都遍,笑約西山剩采芝。
西山有佳人,慣踏山下路。
晨吟澤畔風,午睡巖前雨。
莫使兒輩覺,損我巖壑趣。
似霧如煙夜氣浮,鶴鳴驚睡起搔頭。
含風竹影淡留月,著雨蛩聲深怨秋。
萬事心空癡已慣,百骸歲晚病相投。
便當採藥西山去,腳力蹣跚怕遠遊。
才既非時用,性本愛岑寂。
決策西山游,幽隱遂成癖。
春風百花紅,秋月千嶂碧。
煙霞結綢繆,猿鳥自疇昔。
乘間撫深曠,噴薄轟鐵笛。
笑挹天柱峰,高寒幾千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