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有北山北。
今余東海東。
納涼高樹下。
直坐落花中。
狹徑長無跡。
茅齋本自空。
提琴就竹筱。
酌酒勸梧桐。
密竹蔭回塘,陰陰小院涼。
低回忘扇拂,獨自懶衣裳。
弱蔓扶新綠,紅蕖並晚香。
華胥愁不到,只在水雲鄉。
愛入高明處,雲扉策杖登。
暑威消宿雨,清話聽高僧。
驟馬風簷鐵,殘星晚殿燈。
山中涼可喜,澗水一泓冰。
久病心情只自寬,茫茫世事有多般。
一窗青史真堪愛,滿馬紅塵未必歡。
覓句靜拈雞拒筆,納涼閒戴鹿胎冠。
唯慚報主無絲發,欲話歸山啟口難。
迢遙山意外,清風又對君。若為於此地,翻作路岐分。
別館琴徒語,前洲鶴自群。明朝天畔遠,何處逐閒雲。
來訪山中景,亭闌鼠甘陰。
客投孤寺宿,蟬趁夕陽晴。
滿樹青苔濕,一村黃葉深。
納涼歸去晚,湖月掛遙林。
出郭已虛曠,入門轉蕭森。
筠棲無六月,聊以解我襟。
紅日不到地,白雲時滿林。
坐久石恨冷,酒醒荷氣深。
飄飄黃冠客,臨流鼓瑤琴。
一鼓洗我耳,再鼓空我心。
山高水復迥,彷彿蓬萊音。
興盡拂衣去,城笳吹夕陰。
攜杖來追柳外涼,畫橋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參差起,風定池蓮自在香。
金沙會面慰飄蓬,況得連朝笑語商。
縱飲不知明月墮,納涼尤愛小軒東。
郵亭送別淒涼後,江郭憑欄悵望中。
兩幅新詩尤逡邁,泠然醒我以清風。
為依爐峰住,境勝增道情。涼日暑不變,空門風自清。
坐援香實近,轉愛綠蕪生。宗炳青霞士,如何知我名。
會心不在遠,頃步便得之。
長風吹月來,清影落半池。
屋頭見木葉,玲瓏剪琉璃。
紅塵絆兩足,大笑兒輩癡。
老禪挽我游,高論方軒眉。
潘郎忽鼎來,談詩解人頤。
晚誦雲髻篇,濯濯余春姿。
想見篇中人,清潤如君詩。
笑我兩枯木,獨與三冬期。
眼明喜見早酴醾,窗外風號集霰時。
梅蕊已慚前臘破,芳心休用怨春遲。
納涼除夜昨幾似,見雪芭蕉今不疑。
若使洛人真得此,應須更詫百宜枝。
曳杖來追柳外涼,畫橋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參差起,風定池蓮自在香。
半落星河知夜久,無窮草樹覺城荒。
碧筒莫惜頹然醉,人事還隨日出忙。
與君愛清風,移榻就明月。
月落見星繁,星繁如晝熱。
沾衣輕露墜,響岸崩湍嚙。
坐思都城時,誰許腳不鞋。
佇立金明候,清宵意豁然。
暑風猶襲燕,秋意已通蟬。
竹徑不知夏,窪尊別有天。
吾曹能辦此,不愧晉林賢。
幽人新制葛衣成,二寸籐冠覺發輕。
淨掃中庭延月色,緩拖拄杖聽蟬聲。
微涼便欲疏紈扇,小醉何妨倒玉罌。
八尺風漪真美睡,故應高枕到窗明。
雨余江色淨,風過稻花香。
客裡逢清曠,何妨且納涼。
湖面輕煙起,前山漸不分。
鐘聲連寺答,人語隔船聞。
吟客衣生月,歸僧笠帶雲。
及城門未掩,燈火已紛紛。
微逕荒城曲,叢祠野水邊。
月能從我醉,風欲駕人僊。
靜看黏螢草,遙聞采茨船。
熱官那有此,留滯莫尤天。
塔廟當年甲一方,千層金碧萬緇郎。
開山佛已成胡鬼,住院僧猶說李王。
遺像有塵龕壞壁,斷碑無首立斜陽。
惟應駐馬坡頭月,曾見金輿夜納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