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鄉黨盡威儀,夫子尋常豈自知。
若使區區故如此,其勞終亦不勝為。
雲埋樹林遠,雨添山色重。
我馬自知行,秋風更相送。
悠悠鄒魯間,此意將誰共。
明朝是別離,想此如殘夢。
赤心報國丈夫兒,進退存亡己自知。
蓋世英雄寧畏死,一時忠勇更無誰。
冶城夜月將軍墓,蔣岳春雲武帝祠。
從此龍光山下寺,龜哥也著載豐碑。
春溪惡,日日春風吹過客。
千車萬轍不相嫌,一客歌來吹倒卻。
旁人借問客為誰,鹹淳朝士今布衣,
聲名欲隱人自知。君不聞孫興公,
逃亂走入黎州峰。子孫百世居峰下,
往往翰墨余仙風。鶉衣藿食何足恥,
頭白河清吾亦俟。向來南面五馬車,
只飲西山一盂水。青牛處處迷行蹤,
白鶴歸來余故宮。道逢樵客知去過錯,
遲君不來三日晚。溪水猶能作吳語,
似續君家遂初賦。
雙龍闕下拜恩初,天子令君注起居。載筆已齊周右史,
論詩更事謝中書。行聞漏滴隨金仗,入對爐煙侍玉除。
賀客自知來獨晚,青驪不見意何如。
老來吟拙自知羞,好景無詩未易酬。
湖海愁看今夜月,功名虛度十年秋。
清光偏照慮仝屋,孤影自登王粲樓。
我欲乘風蟾窟去,安能與世人沉福
自顧迂疏不入時,朅來此地亦何為。
游從斷絕憑誰語,蹤跡飄零只自知。
方喜朋簪今復合,卻慚酒盞但空持。
何時得遂歸休去,把手臨流共賦詩。
政是風光欲別時,可堪煙外雨絲絲。
怕看太白余春賦,嫌誦淵明止酒詩。
晝短擬教持蠟炬,愁深悔不下書幔
自知無計能遮道,任作園林隔歲期。
大雪人跡絕,衡門閉不知。
寒城悲角迥,幽谷曉雞遲。
歲月去如失,窮通默自知。
但知飽寢飯,天道兩無私。
月榭風亭繞曲池,粉垣回互瓦參差。侵簾片白搖翻影,
落鏡愁紅寫倒枝。鸂鶒刷毛花蕩漾,鷺鷥拳足雪離披。
山翁醉後如相憶,羽扇清樽我自知。
百年三萬日,老病常居半。
其間互憂樂,歌笑雜悲歎。
顛倒不自知,直為神所玩。
須臾便堪笑,萬事風雨散。
自從識此理,久謝少年伴。
逝將游無何,豈暇讀城旦。
非才更多病,二事可並案。
愧煩賢使者,弭節整紛亂。
喬侯瑚璉質,清廟嘗薦盥。
奮髯百吏走,坐變齊俗緩。
未遭甘鷁退,並進恥魚貫。
每聞議論餘,凜凜激貪懦。
莫邪當自躍,豈復煩爐炭。
便慶朝秣越,未暮刷燕館。
胡為守故丘,眷戀桑榆暖。
為君叩牛角,一詠南山粲。
清漢夜昭晰。
扶桑曉陸離。
發歌摐陽下。
建羽朝夕池。
摐金浮水若。
聳蹕詔山祗。
一沾九霄露。
藜藿終自知。
此地本無竹,遠從山寺移。經年求養法,隔日記澆時。
嫩綠卷新葉,殘黃收故枝。色經寒不動,聲與靜相宜。
愛護出常數,稀稠看自知。貧來緣未有,客散獨行遲。
幽居入翠微,樂似在松時。
野景俱成畫,山行總是詩。
黠禽爭浴水,戲鵲倒懸枝。
此意誰能識,徜徉只自知。
生來骨相不如人,那更心空似此君。
一見好書惟恐盡,每逢佳客怕言分。
自知原憲貧非病,莫問琴張達是聞。
吟罷不知身已老,莫教萬里淨無雲。
淮水去不極,淮山與偕馳。
鍾離兩遷客,路遠歸何期。
孰雲歸無期,此夕乃見之。
握手說辛苦,杯觴復同持。
須臾忽驚別,我夢方自知。
雖夢亦足喜,況乃歸來時。
久自知潘令,經曾薦禰衡。
居慚薄氣力,何以助聲名。
松柏非無歲,鹽梅會有羹。
又從沙際別,把酒候潮生。
盛事無虛得,玄襟可自知。
遍觀同輩行,試似暮年時。
袞冕趨椒殿,簫韶送玉卮。
又宜天一笑,獨此有遺悲。
萬卷何如一寸心,心涵萬卷自知音。
聖功不是尋常事,泰華高寒滄海深。
虎踞城邊九日台,前年黃花何盛哉。
去年今日瀨陽山,三徑荒蕪手自刪。
今年到此百愁有,物情改盡花依舊。
花不能言心自知,嚼蕊徘徊淚盈袖。
黃花時節年年好,我生活蕩何時了。
櫛沐從教飽風雨,只恐飄零人易老。
客中霜負吹我衣,隴頭白雲呼我歸。
江湖僻處好歸隱,月上三更聞子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