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幼清以廉潔兮,身服義而未沫。
主此盛德兮,牽於俗而蕪穢。
上無所考此盛德兮,長離殃而愁苦。
帝告巫陽曰:「有人在下,我欲輔之。
魂魄離散,汝筮予之。」
巫陽對曰:「掌夢!上帝:其難從;
若必筮予之,恐後之謝,不能復用。」
巫陽焉乃下招曰:「魂兮歸來!
去君之恆干,何為四方些?
捨君之樂處,而離彼不祥些。
魂兮歸來!東方不可以托些。
長人千仞,惟魂是索些。
十日代出,流金鑠石些。
彼皆習之,魂往必釋些。
歸來兮!不可以托些。
魂兮歸來!南方不可以止些。
雕題黑齒,得人肉以祀,以其骨為醢些。
蝮蛇蓁蓁,封狐千里些。
雄虺九首,往來倏忽,吞人以益其心些。
歸來兮!不可久淫些。
魂兮歸來!西方之害,流沙千里些。
旋入雷淵,爢散而不可止些。
幸而得脫,其外曠宇些。
赤蟻若象,玄蜂若壺些。
五穀不生,叢菅是食些。
其土爛人,求水無所得些。
彷徉無所倚,廣大無所極些。
歸來兮!恐自遺賊些。
魂兮歸來!北方不可以止些。
增冰峨峨,飛雪千里些。
歸來兮!不可以久些。
魂兮歸來!君無上天些。
虎豹九關,啄害下人些。
一夫九首,拔木九千些。
豺狼從目,往來侁侁些。
懸人以嬉,投之深淵些。
致命於帝,然後得瞑些。
歸來!往恐危身些。
魂兮歸來!君無下此幽都些。
土伯九約,其角觺觺些。
敦脢血拇,逐人伂駓駓些。
參目虎首,其身若牛些。
此皆甘人。
歸來!恐自遺災些。
魂兮歸來!入修門些。
工祝招君,背行先些。
秦篝齊縷,鄭綿絡些。
招具該備,永嘯呼些。
魂兮歸來!反故居些。
天地四方,多賊奸些。
像設君室,靜閒安些。
高堂邃宇,檻層軒些。
層台累榭,臨高山些。
網戶朱綴,刻方連些。
冬有宎廈,夏室寒些。
川谷徑復,流潺湲些。
光風轉蕙,汜崇蘭些。
經堂入奧,朱塵筵些。
砥室翠翹,掛曲瓊些。
翡翠珠被,爛齊光些。
蒻阿拂壁,羅幬張些。
纂組綺縞,結琦璜些。
室中之觀,多珍怪些。
蘭膏明燭,華容備些。
二八侍宿,射遞代些。
九侯淑女,多迅眾些。
盛鬋不同制,實滿宮些。
容態好比,順彌代些。
弱顏固植,謇其有意些。
姱容修態,緪洞房些。
蛾眉曼睩,目騰光些。
靡顏膩理,遺視矊些。
離榭修幕,侍君之閒些。
悲帷翠帳,飾高堂些。
紅壁沙版,玄玉梁些。
仰觀刻桷,畫龍蛇些。
坐堂伏檻,臨曲池些。
芙蓉始發,雜芰荷些。
紫莖屏風,文緣波些。
文異豹飾,侍陂阤些。
軒輬既低,步騎羅些。
蘭薄戶樹,瓊木籬些。
魂兮歸來!何遠為些。
室家遂宋,食多方些。
稻粢穱麥,挐黃梁些。
大苦鹹酸,辛甘行些。
肥牛之腱,臑若芳些。
和酸若苦,陳吳羹些。
靦鱉炮羔,有柘漿些。
鵠酸臇鳧,煎鴻鶬些。
露雞臛蠵,厲而不爽些。
粔籹蜜餌,有痧c些。
瑤漿蜜勺,實羽觴些。
挫糟凍飲,酎清涼些。
華酌既陳,有瓊漿些。
歸來反故室,敬而無防些。
餚羞未通,女樂羅些。
陳鍾按鼓,造新歌些。
涉江採菱,發揚荷些。
美人既醉,朱顏酡些。
嬉光眇視,目曾波些。
被文服纖,麗而不奇些。
長髮曼鬋,艷陸離些。
二八齊容,起鄭舞些。
衽若交竿,撫案下些。
竽瑟狂會,搷鳴鼓些。
宮庭震驚,發激楚些。
吳歈蔡謳,奏大呂些。
士女雜坐,亂而不分些。
放陳組纓,班其相紛些。
鄭衛妖玩,來雜陳些。
激楚之結,獨秀先些。
菎蔽象棋,有六簙些。
分曹並進,遒相迫些。
成梟而牟,呼五白些。
晉制犀比,費白日些。
鏗鍾搖虡,揳梓瑟些。
娛酒不廢,沈日夜些。
蘭膏明燭,華燈錯些。
結撰至思,蘭芳假些。
人有所極,同心賦些。
酎飲盡歡,樂先故些。
魂兮歸來!反故居些。
亂曰:獻歲發春兮,汩吾南征。
菉蘋齊葉兮,白芷生。
路貫廬江兮,左長保
倚沼畦瀛兮,遙望博。
青驪結駟兮,齊千乘。
懸火延起兮,玄顏烝。
步及驟處兮,誘騁先。
抑騖若通兮,引車右還。
與王趨夢兮,課後先。
君王親發兮,憚青兕。
朱明承夜兮,時不可以淹。
皋蘭被徑兮,斯路漸。
湛湛江水兮,上有楓。
目極千里兮,傷春心。
魂兮歸來!哀江南!
昔聞楚人不識鳳,忽見山雞重購之。
我今畫圖寫生態,羽毛五色光陸離。
扶桑天雞啼一聲,陽烏散彩天下晴。
此時山雞亦出谷,喔喔飛來耀林麓。
千巖萬壑含東風,杏花吹香春雪紅。
顧影徘徊自愛惜,揚翹聳翅紛蒙茸。
竹上花間日正高,向陽吐綬垂花絛。
吳綾蜀錦織不得,戴勝偷眼驚伯勞。
切莫臨溪照碧流,對鏡逢人舞便休。
舞多目眩終顛仆,世人空詫韋公賦。
清漢夜昭晰。
扶桑曉陸離。
發歌摐陽下。
建羽朝夕池。
摐金浮水若。
聳蹕詔山祗。
一沾九霄露。
藜藿終自知。
高堂邃宇施翠帷,蘭膏明燭散朱輝。
二八接武步舒遲,被服姣麗光陸離。
彈箏鳴瑟商羽移,喜溢歡恣不自持。
轉盼含嬉屬所私,累觴勸君君自知。
主人既醉客不辭,燭滅纓絕珠履遺。¤
聞昔寧馨兒,如馬千里馳。
或秀如芝蘭,或如飣坐梨。
居易生七月,已能指無之。
又比令狐楚,五歲善屬辭。
是皆非偶爾,陰有造物司。
吾黨正氣旺,楊泣墨子悲。
誰知世變極,所見及所期。
卓哉子張子,不問今何時。
種德以種子,愈出而愈奇。
元方既及冠,可寶已不貲。
經史日研精,甚於渴與饑。
百發當百中,善射如由基。
亦曰厚自積,王魏不仕隋。
再索又得兒,照室光陸離。
今朝歲一周,岐嶷傲娥羲。
叢珍試初步,動覺應矩規。
粲粲文在手,炯炯白在眉。
但喜家傳昌,浮機豈終危。
宙宇一開泰,扶植須人為。
在外寄藩屏,在朝資棟儀。
雖當保抱中,方來事可龜。
風埃自澒洞,庭階且燕熙。
眼底雙鳳雛,笑唾燕雀卑。
而況表獨立,硬脊非韋脂。
觀志既有人,一脈如抽絲。
作室必肯堂,何患不塈茨。
此事真慶事,他事非所怡。
我老拙已固,無能說項斯。
來詩走風檣,難用蠡管窺。
趁筆聊示耳,深愧無精思。
吾聞滄溟深,浸灌東風維。
開風一蕩潏,莽蒼天為低。
中藏百怪珍,文彩光陸離。
潛鯤盡鵬材,游魚悉龍資。
罔象溯波浮,天吳躍空飛。
蚌雖辱泥塗,猶能吐珠璣。
地靈物固然,在人必多奇。
英英方家郎,秀髮如瓊枝。
裝懷素王書,落筆幼婦詞。
我昔官壺山,邂逅初見之。
賓筵為勸駕。一武登雲梯。
鴻騫九霄快,驥騁天路夷。
似聞東諸侯,辟書已交馳。
惠然訪吾廬,窈窕窮山溪。
夜燈一笑歡,愁抱忽若遺。
語妙時脫塵,飲豪屢反卮。
領新意自失,佳處昔未窺。
胡為遽改轅,歸袂風披披。
上祈養德業,下祝慎鼎幃。
敬言崇道公,久別良佇思。
哲匠昔締構,文榱面清池。
迴環水光合,左右雲容披。
蒼煙限壘斷,空碧盈軒垂。
蕙綠不待染,荷圓皆中規。
戲魚觸新藻,幽鷺翹空坻。
初筍半遺籜,殘跗猶抱枝。
我來冰未泮,倏此亙炎曦。
節物一以換,余懷焉獨怡。
內慚固陋質,本乏廊廟姿。
印綬紛璀錯,旌旄森陸離。
林狙裹華黻,野鹿駭金羈。
負山力已竭,傾日心空疲。
知此危殆辱,斯言非我欺。
橫琴不成調,慷慨念歸期。
宛陵城南柏山寺,行到西廂見舊祠。
人物慾觀喜佑老,銘文空有醉翁辭。
銀章粉墨誰舒捲,金薤琳琅自陸離。
每見河豚起春岸,永懷風致細哦詩。
昨宵約有臨西池,冰蟾不至鶉火飛。
歸來一室白於晝,乃是新詩光陸離。
當年應剖瓊蚌腹,不然何以明於燭。
細窺字字欲走盤,三復庵名悟圓熟。
一片情田萬古耕,有年能得幾書經。
小疵終是未全稔,孰若先生耨獲精。
南窗寄傲遂初欲,移石畦蘭更紉菊。
茶煙細雜玉爐沉,研影淨涵金井淥。
林下今才見一人,卻疑圖任思舊臣。
自昔東山豈終隱,似聞鸞詔下蒼旻。
龍巖縣令亦好奇,臘月贈我生虎皮。
霜牙電睛已寂寞,鵲形剪斑猶陸離。
最珍肩脊不受箭,須爪皆具無缺虧。
革工入手硝使熟,軟可寐藉忘其威。
想當枯草窮秋時,風皞谷震落日低。
豈知與世玩文采,歎息摩挲為賦詩。
楊侯筆力天下奇,早歲豪顏相追隨。
一班略見客亭槁,文采炳蔚驚群兒。
長安城中擇幽棲,靜退不願時人知。
大書前榮號霧隱,意與風虎雲龍期。
人皆炫耀身陸離,見草而悅忘皋比。
南山十日不下食,君子一變誰能窺。
正論不作世道微,通都大邑多狐狸。
惜君爪牙不得施,公超五里亦奚為。
月輪隱東峰,奇彩在南嶺。
北崖草木多,蒼茫映光景。
玉盤忽微露,銀浪瀉千頃。
巖谷散陸離,萬象雜形影。
不辭三更露,冒此白髮頂。
老筇無前游,危處有新警。
澗光如翻鶴,變態發遙境。
回首房州城,山中夜何永。
江湖散人天骨奇,短髮搔來蓬半垂。手提孤篁曳寒繭,
口誦太古滄浪詞。詞雲太古萬萬古,民性甚野無風期。
夜棲止與禽獸雜,獨自構架縱橫枝。因而稱曰有巢氏,
民共敬貴如君師。當時只效烏鵲輩,豈是有意陳尊卑。
無端後聖穿鑿破,一派前導千流隨。多方惱亂元氣死,
日使文字生奸欺。聖人事業轉銷耗,尚有漁者存熙熙。
風波不獨困一士,凡百器具皆能施。罛疏滬腐鱸鱖脫,
止失檢馭無讒疵。人間所謂好男子,我見婦女留鬚眉。
奴顏婢膝真乞丐,反以正直為狂癡。所以頭欲散,
不散弁峨危所以腰欲散,不散珮陸離。行散任之適,
坐散從傾欹;語散空谷應,笑散春雲披;衣散單復便,
食散酸咸宜;書散渾真草,酒散甘醇醨;屋散勢斜直,
樹散行參差;客散忘簪屨,禽散虛籠池。物外一以散,
中心散何疑?不共諸侯分邑里,不與天子專隍陴。
靜則守桑柘,亂則逃妻兒。金鑣貝帶未嘗識,
白刃殺我窮生為。或聞蕃將負恩澤,號令鐵馬如風馳。
大君年小丞相少,當軸自請都旌旗。神鋒悉出羽林仗,
繢畫日月蟠龍螭。太宗基業甚牢固,小丑背叛當殲夷。
禁軍近自肅宗置,抑遏輔國爭雄雌。必然大段剪凶逆,
須召勁勇持軍麾。四方賊壘猶佔地,死者暴骨生寒饑。
歸來輒擬荷鋤笠,詬吏已責租錢遲。興師十萬一日費,
不啻千金何以支。只今利口且箕斂,何暇俯首哀惸嫠。
均荒補敗豈無術,布在方冊撐頹隵。冰霜襦褲易反掌。
白面諸郎殊不知。江湖散人悲古道,悠悠幸寄羲皇傲。
官家未議活蒼生,拜賜江湖散人號。
金錢暈花山中奇,七日霧雨人不知。
一朝躍出從於菟,毛群驚駭光陸離。
釣竿在手身在野,未用聲名動天下。
久幽則見理則然,世間豈有終藏者。
道人見笑皮為災,羔裘要袖孰剪裁。
男兒獨患無文爾,聖世何憂不遇哉。
小巘平岡雪陸離,幽人又賦探春詩。
典琴沽酒元非俗,著屐觀碑又一奇。
大度乾坤容落托,多情風月笑衰遲。
吾生也似梅花淡,燕未歸來蝶不知。
洪範分九疇,轉成天下規。河圖孕八卦,煥作玄中奇。
先開否臧源,次築經緯基。粵若魯聖出,正當周德衰。
越疆必載質,歷國將扶危。諸侯恣崛強,王室方陵遲。
歌鳳時不偶,獲麟心益悲。始嗟吾道窮,竟使空言垂。
首贊五十易,又刪三百詩。遂令篇籍光,可並日月姿。
向非筆削功,未必無瑕疵。迨至夫子沒,微言散如枝。
所宗既不同,所得亦異宜。名法在深刻,虛玄至希夷。
自從戰伐來,一派縱橫馳。寒谷生艷木,沸潭結流澌。
驚奔失壯士,好惡隨纖兒。嬴氏並六合,勢尊丞相斯。
加於挾書律,盡取坑焚之。南勒會稽頌,北恢胡亥阺。
猶懷遍巡狩,不暇親維持。及漢文景後,鴻生方辰摫。
簸揚堯舜風,反作三代吹。飄颻四百載,左右為藩籬。
鄴下曹父子,獵賢甚熊羆。發論若霞駁,裁詩如錦摛。
徐王應劉輩,頭角鹹相衰。或有妙絕賞,或為獨步推。
或許潤色美,或嫌詆訶癡。倏以中利病,且非混醇醨。
雅當乎魏文,麗矣哉陳思。不肯少選妄,恐貽後世嗤。
吾祖仗才力,革車蒙虎皮。手持一白旄,直向文場麾。
輕若脫鉗釱,豁如抽扊扅。精鋼不足利,騕褭何勞追。
大可罩山嶽,微堪析毫釐。十體免負贅,百家鹹起痿。
爭入鬼神奧,不容天地私。一篇邁華藻,萬古無孑遺。
刻鵠尚未已,雕龍奮而為。劉生吐英辯,上下窮高卑。
下臻宋與齊,上指軒從羲。豈但標八索,殆將包兩儀。
人謠洞野老,騷怨明湘累。立本以致詰,驅宏來抵隵。
清如朔雪嚴,緩若春煙羸。或欲開戶牖,或將飾纓緌。
雖非倚天劍,亦是囊中錐。皆由內史意,致得東莞詞。
梁元盡索虜,後主終亡隋。哀音但浮脆,豈望分雄雌。
吾唐揖讓初,陛列森咎夔。作頌媲吉甫,直言過祖伊。
明皇踐中日,墨客肩參差。岳淨秀擢削,海寒光陸離。
皆能取穴鳳,盡擬乘雲螭。邇來二十祀,俊造相追隨。
餘生落其下,亦值文明時。少小不好弄,逡巡奉弓箕。
雖然苦貧賤,未省親嚅口而。秋倚抱風桂,曉烹承露葵。
窮年只敗袍,積日無晨炊。遠訪賣藥客,閒尋捕魚師。
歸來蠹編上,得以含情窺。抗韻吟比雅,覃思念輗摛。
因知昭明前,剖石呈清琪。又嗟昭明後,敗葉埋芳蕤。
縱有月旦評,未能天下知。徒為強貔豹,不免參狐狸。
誰蹇行地足,誰抽刺天鬐。誰作河畔草,誰為洞中芝?
誰若靈囿鹿,誰猶清廟犧?誰輕如鴻毛,誰密如凝脂?
誰比蜀嚴靜,誰方巴賨貲?誰能釣揭。蘢粕窆輳?/p>
誰背如水火,誰同若塤篪?誰可作梁棟,誰敢驅谷蠡?
用此常不快,無人動交鈹。空消病裡骨,枉白愁中髭。
鹿門先生才,大小無不怡。就彼六籍內,說詩直解頤。
顧我迷未遠,開懷潰其疑。初開鑿本源,漸乃疏旁支。
邃古派氾濫,皇朝光赫曦。揣摩是非際,一一如襟期。
李杜氣不易,孟陳節難移。信知君子言,可並神明蓍。
枯腐尚求律,膏肓猶謁醫。況將太牢味,見啖逋懸饑。
今來置家地,正枕吳江湄。餌薄鉤不曲,跫然守空坻。
嘿坐無影響,唯君款茅茨。抽書亂簽帙,酌茗煩甌棲。
或伴補缺砌,或偕詣荒祠。孤筇倚煙蔓,細木橫風漪。
觸雨妨扉屨,臨流泥江蘺。既狎野人調,甘為豪士訾。
不敢負建鼓,唯憂掉降旗。希君念余勇,挽袖登文陴。
跂逸駕兮前修,佩武符兮典州。
跡已陳兮德新,可敬而慕兮幾春復秋。
意其存兮閟千萬年之原,謂其逝兮乃在浮羅之顛。
奮忠精兮取義,貫羲娥兮爛然。
隘塵寰兮上征,揮八極兮為仙。
黃鵠脫驂兮素虯停駟,幾弭節兮念遺民而來顧。
高弁蒼蒼兮清苕瀰瀰,公來游兮湖山增美。
遊觀罷兮來歸。有蒲與荷兮清泠之池,
魚鳥懷生兮欣欣焉。其有依銀鉤蠆尾兮,
燦翠珉而陸離。絃琴兮擊鼓,
羞羔豚兮酌醑。跪起以薦兮願公燕喜。
公燕喜兮吾民樂康。卻災沴兮蠲除不祥。
昨朝晴色動春熙,入夜星河弄碧漪。
誰信雪花能樣巧,等他人睡不教知。
起來紅日恍開霽,照得王花光陸離。
歸去中都說奇事,姑蘇館裡上元晴。
有客乘車建其,四牡驂服騰飛,
華綬雜佩陸離,指顧綽有餘輝。
賁然到我柴扉,我生靡識輕肥。
旋穿敝屣粗衣,延之欲語襟期。
客言子其病而,胡不與世推移。
余曰子言誠非,窮達有命有時。
與其如脂如韋,孰若飯糗羹藜。
顏子陋巷審饑,尼父嘗稱庶幾。
恬淡道德之基,不義富貴奚為。
將子勿復致辭,吾志非君所知。
分宜古縣環清溪,重岡復嶺如奔馳。
行逢山斷水流處,閱城廟枕山之西。
我來落日在前嶺,摩挲一讀廬肇碑。
嗟唐去今亦已久,尚餘文字光陸離。
雲昔秦人有天下,鏖虞六國愚黔黎。
碣山雲氣望不見,神物乃降江之嫠。
雷轟電合助光怪,蜿蜒隨地偕群兒。
赤鱣王鮪奉鼎俎,追逐甘旨憐姥慈。
姥先仙去環仙冷,安能蟠蟄從兒嬉。
劉累不出浮俗隘,況肯委質嬴與斯。
珠宮貝闕世所希,銅環十二白玉扉。
紉蘭作仙香披披,招搖手掉芙蓉旗。
哀彈清瑟和宓妃,大川擊鼓勞馮夷。
巨魚踴躍龜獸隨,蝦蟹瑣細不得追。
廟門開闔風察,千年萬載龍居之。
野巫偵伺薦酒卮,簫鼓坎坎來宮祠。
五彩不辨虺與暾,聊以幻化驚群迷。
嗟我四海久望霓,無復空抱明月輝。
好施膏澤雨六合,豈止但慰袁人思。
歷階酌水致此辭,退以遺誼傳於詩。
才慳語纇論甚卑,龍兮謹勿相訶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