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鬚虜將話邊事,自失公權怨語多。漢主豈勞思李牧,
趙王猶是用廉頗。新鷹飽肉唯閒獵,舊劍生衣懶更磨。
百戰無功身老去,羨他年少渡黃河。
麻姑親采扶桑木,鏤脆排焦其數六。
雙成捧立王母前,曾按瑤池白雲曲。
幾時流落來人間,梨園部中齊管弦。
管弦才動我能應,知音審樂功何全。
吳宮女兒手如筍,執向玳筵為樂准。
數聲慢,仙人履齒下雲棧,
老狐臘月渡黃河,緩步輕輕踏冰片。
數聲急,空江雹打漁翁笠,
鮫人泣對水精盤,滿把珠璣連瀉入。
劃然一聲送曲徹,由基射透七重札。
金罍冷落闃無聞,隴頭凍把泉聲絕。
律呂與我數自齊,絲竹望我為宗師。
總驅節奏在術內,歌舞之人無我欺。
所以唐相牛僧孺,為文命之為樂句。
銅柱崖前使節過,貢隨歸騎入京多。
一官暫遣陪成瑨,片語曾煩下趙陀。
曉拜賜衣辭絳闕,秋催征棹渡黃河。
政余好賦登臨詠,聞說州人最善歌。
縛戎人,縛戎人,耳穿面破驅入秦。天子矜憐不忍殺,
詔徙東南吳與越。黃衣小使錄姓名,領出長安乘遞行。
身被金創面多瘠,扶病徒行日一驛。朝餐飢渴費杯盤,
夜臥腥臊污床席。忽逢江水憶交河,垂手齊聲嗚咽歌。
其中一虜語諸虜,爾苦非多我苦多。同伴行人因借問,
欲說喉中氣憤憤。自雲鄉管本涼原,大歷年中沒落蕃。
一落蕃中四十載,遣著皮裘系毛帶。唯許正朝服漢儀,
斂衣整巾潛淚垂。誓心密定歸鄉計,不使蕃中妻子知。
暗思幸有殘筋力,更恐年衰歸不得。蕃候嚴兵鳥不飛,
脫身冒死奔逃歸。晝伏宵行經大漠,雲陰月黑風沙惡。
驚藏青塚寒草疏,偷渡黃河夜冰保忽聞漢軍鼙鼓聲,
路傍走出再拜迎。游騎不聽能漢語,將軍遂縛作蕃生。
配向東南卑濕地,定無存恤空防備。念此吞聲仰訴天,
若為辛苦度殘年。涼原鄉井不得見,胡地妻兒虛棄捐。
沒蕃被囚思漢土,歸漢被劫為蕃虜。早知如此悔歸來,
兩地寧如一處苦。縛戎人,戎人之中我苦辛。
自古此冤應未有,漢心漢語吐蕃身。
風塵奈汝何,終日獨波波。親老無官養,家貧在外多。
醉眼輕白髮,春夢渡黃河。相去關城近,何時更肯過。
去秋送衣渡黃河,今秋送衣上隴阪。婦人不知道徑處,
但問新移軍近遠。半年著道經雨濕,開籠見風衣領急。
舊來十月初點衣,與郎著向營中集。絮時厚厚綿纂纂,
貴欲徵人身上暖。願身莫著裹屍歸,願妾不死長送衣。
漢代衣冠盛,堯年雨露多。恩榮辭紫禁,冰雪渡黃河。
待詔孤城啟,宣風萬歲和。今宵燕分野,應見使星過。
空中磊落斗跨天道旁荒寒月滿川。
行歌驚起鷗鷺眠,三萬里在拄杖邊。
敲門索酒太華前,飛渡黃河不須船。
袖中短鐵青蜿蜒,昔曾巴丘從老僊,削平巖崖抉雲煙,此妙可得不可傳。
雷聲殷殷電煜然,已覺遼碣無腥膻。
雪花如席登祁連,歸來卻看東封年。
黃河回九曲,適郢乍經過。
積雨初添漲,無風亦自波。
人行沙岸小,樹近夕陽多。
為愛滄浪曲,因之鼓枻歌。
朝登太行阪,雪滿太行山。
改轍渡黃河,天寒冰塞川。
處世多網羅,憂患坐相牽。
哲士鄙龔勝,佞臣趣董賢。
如何卑執戟,投閣空自捐。¤
古來仁聖最憂多,合倚承平縱逸麼。
行幸未停歌未闋,羯胡兵已渡黃河。
明知此浦定重過,其奈尊前百感何。
亦是今生未曾有,滿襟清淚渡黃河。
彭城臨廣岸,俯仰霸圖空。
白日照殘雪,黃河多烈風。
所嗟人向北,不似水流東。
回首滄溟曲,山山雲霧中。
河流迅且濁。
湯湯不可陵。
檜楫難為榜。
松舟纔自勝。
空庭偃舊木。
荒疇余故塍。
不睹人行跡。
但見狐兔興。
寄言河上老。
此水何當澄。
自說家鄉古相州,白麻風旨出狂酋。
中書盡出降元表,北渡黃河衣錦游。
千里尋歸路,一葦亂平源。通波連馬頰,迸水急龍門。
照日榮光淨,驚風瑞浪翻。棹唱臨風斷,樵謳入聽喧。
岸迥秋霞落,潭深夕霧繁。誰堪逝川上,日暮不歸魂。
如雪寒沙千里平,猛風雖盡浪猶驚。
草經青女全無色,雁過黃河別有聲。
騎馬久無浮宅夢,倚蓬忽動盪舟情。
可憐廣武山常在,寂寞誰知豎子名。
君今使河北,幾日渡黃河。
脫身出台省,杖節犯風波。
東南耆舊中,如君能幾何。
何人把袂留,顧我餞則那。
燕趙多佳人,善舞體婆娑。
不學白紵詞,能唱瓠子歌。
歌罷令翁愁,井灶宅黿鼉。
安得佐禹才,於旄飾五紽。
與君並駕驅,坐使民氣和。
揮汗強援筆,矢辭愧不多。
長河界破東南天,怒濤日夜如奔川。
此行適逢七月夕,妖氛散作空中煙。
牛郎織女涉清淺,支機石上今何年。
揚帆一縱萬里目,身世恍若槎中仙。
仰看銀河忽倒瀉,月明風露何娟娟。
狂來拔劍斫河水,欲與祖逖爭雄鞭。
扣舷把酒酹河伯,低頭細看河清漣。
平生此懷具已久,到此欲說空迴旋。
嗟予不曉神靈意,咫尺雷雨心茫然。
脫粟未為饑,短褐未為寒;眾毀心自可,身困氣愈完。
茆屋雖三間,趺坐則已寬;濁酒不滿瓢,浩歌有餘歡。
祿食妻子樂,功名後人看。
成敗兩蝸角,貴賤一鼠肝。
芒芒百年夢,底物堪控摶?不如學餐霞,駐此雙頰丹。
行披終南雲,飛渡黃河湍,巋然過空城,人言古長安,霜露蒙荊榛,喟然增永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