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
【全詩原文】
獨自上層樓,樓外青山遠。望到斜陽欲盡時,不見西飛雁。獨自下層樓,樓下蛩聲怨。待到黃昏月上時,依舊柔腸斷。
《卜算子》
【詩詞賞析】
【註釋】
1西飛雁:從西邊飛回之雁(相傳雁足能傳書)。
2蛩(qiong),蟋蟀。
【評解】
這首詞抒寫離人相思之情。上片寫獨自登樓,望斷青山,直至夕陽西下,卻不見歸
雁傳書。下片寫獨自下樓,而樓下蛩聲,黃昏月上,淒涼況味,依舊令人斷腸。全詞含
蓄和婉,意境清幽。
------------------
程垓的《卜算子》一詞以寫情見長,主人公盼望的心情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變為失望,她的感情逐漸由平緩轉向激烈,沉默無語到淒切哀怨,直到柔腸寸斷。觸景生情,徘徊悱惻,感情一直沒有完全道破,但作者想說的話,想表達的思想感情,大家都可從字裡行間悟出。
詞的上片,寫上樓盼望,時間是白天。獨自一人,登上層樓,取登高望遠之意。但極目遠眺,唯見青山綿邈天際而已。「遠」,是青山遙遠,更是主人公放眼所望之遠,得「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句意。自然,所望不在青山,而在於「人」。但是,直望到斜陽欲盡,光線模糊,不能再遠望之時,還是不見那人的影子,連點兒消息也沒有盼到!雁,用雁作傳書之典,事見《漢書·蘇武傳》。「不見西飛雁」,即沒有盼到從遠方傳來的音訊。「日之夕矣,羊牛下來」,在外之人,當歸不歸,主人公的情真意切、望眼欲穿、焦急徘徊,種種情緒,一切盡在不言之中。但她並不心灰意冷。於是詞的下片寫主人公於夜色入高樓之後,又獨自走下層樓,在樓下徘徊等候。但庭院寂寂,唯有蛩(蟋蟀)聲如泣如怨而已。以蛩聲襯寂寞,再以蛩聲的淒怨,暗寫主人公的情懷。至此,始寫出主人公的「怨」。既全日翹首樓頭,又繼之以夜,始終不見那人歸來,「怨」所由生焉。詞的最後兩句,寫黃昏月上,這正是與所愛的人相會的時刻,而主人公卻依然形影相吊、徘徊樓下,不見人歸,不禁由怨而悲,柔腸寸斷矣。著「依舊」二字,可見如此盼人,如此失望,已非一日,女主人公的懷念之深,盼望之切,由此可略見一斑。
這首詞所展示的內容主要是:人在遠方他鄉,親人日夜思念,在外呆得越久,懷念之情愈濃,日夜翹首盼望,不見歸來,令人柔腸寸斷。從詞中寫得的「柔腸」和那不勝感歎的悠悠柔情來看,詞的主人公可能是一位少婦;所思念的人,便是她的丈夫。在這首詞中,作者僅寫主人公在樓上樓下的活動。從此看來,作者似乎是在漫不經心,信手拈來,但仔細一讀,卻娓娓動人,令人難以忘懷。作者熟悉生活,善於揣摩翹望者的心理狀態:白天盼人,自然是上高樓,越高越得其深,南朝民歌「望郎上青樓」是也。梁元帝《蕩婦思秋賦》:「登樓一望,唯見遠樹含煙。平原如此,不知道路幾千1也是白天登樓盼人,與此詞同一境界。晚上盼人,則在樓下,徘徊庭除,所謂「玉階空佇立」是也。若仍在樓上,則失其真。當然,也有一直守在樓上的,姚令威《憶王孫》寫「樓上情人聽馬嘶」便是,那是情人偷情,未敢明目張膽,寫的是特定人物的心理狀態。李清照《聲聲慢》「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自是丈夫已死,無人可盼的寫照。所以雖僅寫樓上樓下,已深得生活真實,故語不雕琢,反覺字字真切感人。
問宋朝 古詩 《卜算子》 的作者是誰?
答宋朝 古詩 卜算子 的作者是 程垓。
問獨自下層樓下一句是什麼?
答獨自下層樓,樓下蛩聲怨。
問程垓 的 卜算子 是什麼朝代的詩詞?
答程垓 的 《卜算子》 是 宋朝 的詩詞 。
問詩句 獨自下層樓,樓下蛩聲怨 出自哪首詩?
答獨自下層樓,樓下蛩聲怨 出自 宋朝 的詩 《卜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