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端青崖軒,慘淡寒日暮。
鳴鳩已安巢,飛鵲尚求樹。
物情限與奪,茲理奚以據。
諒知巧者勞,豈得違所賦。
久無胸中居,頗識書上趣。
聖賢雖山丘,相望心或庶。
謝卻君恩入寒塵,宮花從此不能春。
丹青恨毛延壽,婁敬先為作俑人。
露夜煙梢寒色重,攢星低映小珠簾。
淮雪江風裂面寒,往來萬里一征鞍。
三千客謾曾彈鋏,十九人誰肯捧盤。
自古英才多頓挫,只今世運尚艱難。
空餘敗壁龍蛇字,黃鵠高飛不復還。
爪距深藏獨露冠,紫茸簇出弄清寒。
五更月下朦朧看,只欠一聲驚夜闌。
冬日何曾短,寒更有許長。
紅爐那作伴,白髮早還鄉。
舊酒誰賒飲,新詩自寫藏。
故人思不見,獨繞野梅香。
水落秋菰老,夕寒煙樹微。
絕為雙白鷺,飛去似知幾。
輕露淪殘暑,蟾影插高寒。團團只似前夕,持向老萊看。九帙元開父算,六甲更逢兒換,梧竹擁檀欒。都把方寸地,散作萬雲煙。錦邊城,雲間戌,雪中山。風流老監在此,憂顧賴渠寬。天上玉顏合笑,堂上酡顏如酒,家國兩平安。又恐玉川子,茗碗送飛翰。
胡床移就菊花畦,飲具酸寒手自攜。
野實似丹仍似漆,村醪如蜜復如齏。
傳芳那解烹羊腳,破戒猶慚擘蟹臍。
一醉又驅黃犢出,冬晴正要飽耕犁。
這光景能消幾度。大都數十寒暑。結廬人在山深處,萬壑千巖風雨。朝復暮。甚不管、堂堂背我青春去。高情自許。似野鶴孤雲,江鷗遠水,此興有誰阻。功名事,休歎儒冠多誤。韓顛彭蹶無數。一溪隔斷桃源路。只有人家雞黍。歌且舞。更不注醉中時出煙霞語。暫來樵斧。貪看兩爭棋,人間不道,俯仰成今古。
大旗蕭蕭寒,長槊列萬夫。
令下簸邏鳴,鐵騎分四驅。
塵黃日黑慘,相視人色無。
鋒交血濺野,首將方援枹。¤
憶見特公賞秋處,涼溪看月清光寒。
今夕深溪又相映,特公何處共團圓。
華圃控弦秋習射,寒窗留燭夜鈔書。
良辰美景饒心事,觀日相並樂起予。
萬古寒光太白精。直宜分作兩郎星。不□安得難兄弟,先後堯*三莢生。霜月冷,斗杓橫。老人今夜亦齊明。他年莫作郎星看,兩兩□躔拱太
強敵寒盟,兵忽逾塞。
公持漢節,迓客於界。
控弦欻來。率土震駭。
外臣桀傲,自矜強大。
公誓不慴,有死無拜。
殺身成仁,播美千載。
日寒風細。庭館浮花氣。白髮潘郎吟欲醉。綠暗蕪千里。西園南浦東城。一春多少閒情。日暮采蘋歌遠,夢迴喚得愁生。
高卷書簾雨氣寒,螺屏擁髻赴滄灣。
去天一握屋上屋,斜日幾重山外山。
地展畫圖增暮景,風吹笑語落人間。
棲鴉已寂歸雲急,卻怪雲猶未得閒。
正被離家遠。衰草寒煙染。水隔孤村兩三家,你不牽上他馬,獨立沙汀岸。叫得船離岸。舉棹波如練。漁叟停船問行人,你不牽他上馬,月照
十月江南未得霜,高林殘水下寒塘。
飯香獵戶分熊白,酒熟漁家擘蟹黃。
橘摘金苞隨驛使,禾舂玉粒送官倉。
踏歌夜結田神社,游女多隨陌上郎。
遮寒破衲雪蒙頭,笑我浪懷千歲憂。
解下腰包只如此,亦無莫莫與休休。
漢字寒的釋義
寒〈形〉
(會意。金文外面是「」,即房屋;中間是「人」;人的左右兩邊是四個「草」,表示很多;下面兩橫表示「冰」。寒冷是一種感覺,人們雖能感覺到,但是卻看不見。於是古人就採用上述四個形體來創造這個字,人踡曲在室內,以草避寒,表示天氣很冷。本義:冷,寒冷)
同本義 [cold]
寒,凍也。--《說文》
涼是冷之始,寒是冷之極。--《列子·湯問》注
乾為寒。--《易·說卦》
若不可尋也,亦可寒也。--《左傳·哀公十二年》
以享司寒。--《左傳·昭公四年》
北方曰寒風。--《呂氏春秋·有始》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論語·
寒han
⒈冷,涼:~冷。數九~天。防~大衣。
⒉貧困:貧~,清~。舊時謙詞:~門。~捨。
⒊中醫學指體外的一種致病因素:~邪。風~。
⒋[寒心]灰心。
⒌[寒噤]因受冷或受驚而顫抖:打了個~噤。
⒍[寒暄]見面時的應酬話,客套話。如問候生活起居,談天氣冷熱等。
⒎[寒酸]形容文人貧苦或不大方。
⒏[寒磣][寒傖]
1醜陋,難看。
2丟臉:真~磣。
⒐[膽寒]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