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無方,至尊無位。
睿哲文明,垂衣而治。
堯風舜日萬斯年,舉世無思不戴天。
大明南至慶天正,朔旦圓丘樂七成。文軌盡同堯歷象,
齋祠忝備漢公卿。星辰列位祥光滿,金石交音曉奏清。
更有觀台稱賀處,黃雲捧日瑞昇平。
裡中有一士,愛客情亦至。
生平不解飲,而獨容我醉。
我亦高其風,往還日幾次。
爾汝且兩忘,何知外物貴。
尚懼數見疏,淡中自多味。¤
一鼓薰風至自南,再行壁月掛蒼杉。
錦筵公子方沈醉,白雪幽蘭空再三。
向來客至投轄留,而今避客如避仇。
山禽儆我似有理,何不握發更倒屣。
禽兮禽兮汝豈知,人生衰旺各有時。
主人老病客勿怪,爨冷樽空無管待。
至精那得久沈淪,造化迴環自有神。
滿意只須三五夜,十分全體見天真。
小春才過,冬至相催。
光陰駒過隙,鬚鬢雪成堆。
松根石上,槁木寒灰。
凍膝擁深霜樹葉,禪心清點野橋梅。
喚起來打,更莫遲回。
蟄龍鬚奮躍,保待禹門雷。
越從景佑至元豐,儷極坤儀四紀中。
復辟先朝尊啟母。助勤熙旦廣堯聰。
深居高拱收淵默,盛德成功絕比隆,
太史方修長信注,續詩應首二南風。
白蓮生清地,至潔塵不行。
當時取我社,亦以清淨故。
樂國初地有,莽莽果何處。
陶公寄醉鄉,蓋深得其趣。
公何挽不入,謝何推不去。
遠師信高識,心雜固不齲
盜循彼何人,一見乃深許。
干固未易知,身名期歲暮。
遺風驚千祀,流落見緗素。
永懷名山游,樂與善人遇。
匡廬青拂天,江水日東騖。
我將解世纏,已放登山具。
載酒酹淵明,間津桃源路。
演迤來何代,崩騰直至今。
飛潛知險地,征逐欠閒心。
西障殘山渺,東流大海深。
會攜秋月色,徐聽夜龍吟。
荒苔野蔓上籬笆,客至多疑不在家。
病眼看人殊草草,隔林迢遞見梅花。
至人隨化往,遺路自堪傷。白塔收真骨,青山閉影堂。
鍾殘含細韻,煙滅有餘香。松上齋烏在,遲遲立夕陽。
自江至吾廬,七日喜有半。
卻恐席未溫,又過江南岸。
長途一縷蝕山腰,麇至時逢伐木樵。
地僻乍存三兩戶,溪多何止百千橋。
小園處處花相接,遠望重重雪未消。
半壁已驚千丈落,登峰猶自路迢迢。¤
坤元厚德孰能名,履正懷沖本至誠。
自是從容常中道,非因欲待晏陰成。
盤轉山腰至山寺,蒼松怪石清絕倫。
寺額明月池三字,尋勝笑昔題非真。
一泓碗大隱石罅,日間那乃瞻水輪。
設雲無乃孤名也,卻是刻舟求劍人。
慶元夏四月,所至喧博雞。
小市車不通,引首望其逵。
雞籠三尺高,雞價千錢提。
苦雲輸錢少,取取斗樣歸。
小兒博手短,顛走歌呼齊。
搜攜遍村墅,往往空其棲。
或買鵝代之,亦取雞為辭。
僕夫告我言,官人那未知。
聚呶已跨日,來初知為誰。
余無五行學,覺有纖芥疑。
老距不可臛,利觜長安施。
更訝十錢片,一博多得之。
歸尋故老問,始雲眼見希。
因之互猜愕,傳來又夸毗。
或謂近雞禍,或言雞者饑。
歲行將在酉,事應恐在茲。
聖明攸好德,百祲潛光輝。
蠢茲朱衣者,萬萬不關時。
但疑一種類,爭雄無兼雌。
更恐坊市內,相望野雞啼。
豈將有微沴,神者預啟其。
乖風感乖氣,朗鑒尚表微。
人言良過矣,邦禁亦未非。
我欲效風人,聊賦博雞詩。
春無再至,花無再開。
人無再少,時無再來。
曩游成斷夢,再至是陳人。
攬影追前跡,尋詩指舊塵。
孤松難破凍,細草易生春。
晴日江天好,憑欄愁更新。
忽有瓶罌至,卷將江海來。
玄霜凍龜殼,紅霧染珠胎。
魚鮓兼蝦鮓,奴才更婢才。
平章堪一飯,斷送更三杯。
漢字至的釋義
至
(象形。從一,一猶地,指事,不去而下來。古文從土,上亦象飛下之形。尾上首下。本義:到來,到達)
同本義(上古時期多用「至」,中古時期多用「到」) [arrive;reach]
至,鳥飛從高下至地也。--《說文》
鳳鳥不至。--《論語》
至,到也。--《字林》
至,到也。--《廣韻》
王朝至於商郊牧野。--《書·牧誓》
我征聿至。--《詩·豳風·東山》
遠道不至。--《墨子·辭過》
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荀子·勸學》
至則行矣。--《論語·微子》
至則無可用。--唐·柳宗元《三戒》
風雨驟至。--漢·王粲《登樓賦》
至zhi
⒈到,到達:~工廠。由東~西。自始~終。
⒉極,最,達到了頂點:~少。~高無上。物~則反。
⒊[至於]
1〈表〉達到某種程度:他還不~於那樣。
2連詞。〈表〉另提一件:~於意外之財,他是分文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