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輕瘴海易煙嵐,去歲今辰訪古儋。
壹意良民誰似漢,百年循吏莫如譚。
鶚書已費幾將上,熊軾猶便再落南。
報政不須入郎選,上方濡筆與公簪。
儋耳重陽菊滿頭,恰如佳月即中秋。
歸來唱著中原句,卻道黃花蝶也愁。
儋州禿鬢翁,老氣凌汗漫。
金鑾嶺海等遊戲,盡倒銀河洗憂患。
山村荷瓢感慨欹,買酒獨賞春夢婆。
酒酣忽轉商聲急,龍君悲吒波臣泣,
錦瑟無端弦五十。
儋耳道中還可樂,東坡安用歎途窮。
寧向儋崖振白,不事江滕蔣虢。
子雲家無儋石儲,日有載酒過門閭。
道豐澤衍今甫大,天理報施寧欺予。
我慚投李得珍貺,俗眼快翫真璠璵。
何當急走問奇字,報語姑以先勤渠。
天爵休將儋石論,一身恭儉萬邦尊。
賭將金帶驚寰海,留得耕衣誡子孫。
締構不應饒漢祖,奸雄何足數王敦。
草中求活非吾事,豈啻橫身向廟門。
百萬人甘一擲輸,玄穹惟與道相符。
豈知紫殿新天子,只是丹徒舊嗇夫。
五色龍章身早見,六終鴻業數難逾。
三年未得分明夢,卻為蘭陵起霸圖。
羞問胡奴乞米炊,君恩樸斷老儋祠。
蚤賡殿閣微涼作,晚課田園雜興詩。
洛下共游無在者,巖頭末句欲傳誰。
天公別有相裨補,素發星星兩鬢垂。
謗東家丘如狗,譽太史儋猶龍。
卿可自用卿法,吾未始出吾宗。
揚雄家無儋石儲,閉門作賦擬相如。
鄴侯插架多異書,牙籤萬軸吞石渠。
吾友張子斯人徒,嗜好酸鹹與眾殊。
被褐懷寶老不,收拾萬卷以自娛。
但願生為蠹書魚,咀嚼英華味道腴。
揮毫落紙驚群儒,佳處往往凌子虛。
網羅秦漢包唐虞,上下千載歸指呼。
自言此樂世所無,不羨潭潭卿相居。
方今清廟收璠璵,肯使滄海遺明珠。
高名他日播天衢,行看旌帛來庭除。
家貧儋石欠贏餘,恩許西歸度巀除。
只恐期程催趣駕,羞插架舊藏書。
孰識東坡第一仙,謫來儋耳久悠然。
潛心學易忘憂患,築屋閒居度歲年。
興遣不為哀屈事,情高嘗見和陶篇。
拜公遺像渾如在,曾與鄉人恭敬賢。
小隱州城北,先謀儋石儲。
幾椽將弊屋,數策未看書。
碧色新松徑,泉聲舊石渠。
欣然終日過,真是愛吾廬。
儋史之孫病耳翁,人佯謂我與真同。
蚊飛鬢外年時事,鵲噪愁邊晚更空。
老去鹿皮終可隱,聽如龍鼻反能聰。
昭文不鼓非無意,勉為慈親奏凱風。
晚覺方家總寓言,儋書只說谷神存。
不煩奼女來丹灶,忽有嬰兒出囟門。
人煙寂絕鬼門關,更指儋州杳莽間。
三四月交天漏雨,東南地盡水浮山。
依迷春草鴒原失,響像秋風鶴馭還。
回羨河陽賢父子,雪堂曾伴十年閒。
過客危於惠,移儋遠似瓊。
末年蕊珠殿,奏事獨奎星。
不知元佑今何日,慨想儋翁過此時。
謾捐儋耳非長策,便戮先零亦少恩,
整了六師須禁暴,本朝地氣要長存。
七月十三日,至儋州十餘日矣,澹然無一事。
學道未至,靜極生愁,夜夢如此,不免以書自怡。
夜夢嬉游童子如,父師檢責驚走書。
計功當畢《春秋》余,今乃始及桓莊初。
怛然悸寤心不舒,起坐有如掛鉤魚。
我生紛紛嬰百緣,氣固多習獨此偏。
棄書事君四十年,仕不顧留書繞纏。
自視汝與丘孰賢,易韋三絕丘猶然,如我當以犀革編。
漢字儋的釋義
儋
擔(擔)的古字。肩荷、用肩挑 [carry on a shoulder pole]
令婢路上擔糞。--《世說新語·規箴》
又如:儋石(容器名。儋容一石;一說二石為儋。也作擔石,簷石);儋負(擔負。肩挑背負);儋何(擔荷。肩負責任)
抬。二人用肩扛 [carry by two persons]
上人著百尺樓上,儋梯而去。--《世說新語·黜免》
儋
同「聸」。耳下垂 [big-ear]。如:儋耳(部族名。此部族俗習是雕刻頰皮,上連耳部,故得其名;又指一種耳垂式裝飾品)
儋
古州名 [Dan prefecture]。漢置儋耳郡,唐改為儋州。民國設縣。舊治所在今海南省儋縣西北
儋縣 [Dan
儋dān
1"擔"的古字。肩荷,肩挑。
2同"聸"。耳下垂。
3指儋耳。在今海南島儋縣。
────────────────—
儋dan
1同"甔"。石罌,一種小口大腹的陶器。
2"擔"的古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