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方鼎鑊,個裡獨冰霜。
自是清難濁,能令暑亦涼。
客遷愁瘴海,妃浴涴溫湯。
惟有茲泉冷,冷中滋味長。
鑊已鑄成無滲漏,灶猶未砌正經營。
嵩山杖子休拈出,我要粥香聞五更。
旱蓮生竭鑊。
嫩菊養秋鄰。
滿池留浴鳥。
分橋上戲人。
一點悲心擘不開,鑊湯袞處笑盈腮。
希奇之事朕深信,是與君王說不地來。
鼎鑊皆知避,何心願代烹。
恐傷父母意,不獨弟兄情。
繅作繅車急急作,東家煮繭玉滿鑊,
西家捲絲雪滿籰。汝家蠶遲猶未箔,
小滿已過棗花落。夏葉食多銀甕薄,
待得女繅渠已著。懶歸兒,
聽禽言,一步落人後,
百步輸人先。秋風寒,
衣衫單。
猶存巨鑊記熙豐,翠藹春深古路通。
千百舂鋤一株樹,野田飛下雪花風。
范金為鑊沸蘭津,分付楞嚴會上賓。
妙觸宣明渠具眼,纖塵不受我通身。
投諧冷暖渾忘水,迎合溫和似得春。
爐鞴相催成底器,量吞雲夢可斯人。
爐炭為床,鑊湯為座。
口吐黑煙,彌天罪過。
六月日正午,大暑若沸鑊。
時行古關道,十步九立腳。
煙雲炙盡散,樹木曬欲落。
喉鼻喘不接,齒舌津屢涸。
擔血僮破領,鞍汗馬濡膊。
幽坑困猿狖,密莽渴鳥雀。
至此因自謂,胡為就名縛。
所利緣底物,奔走冒炎惡。
塵心日夜迫,欲住不能略。
因念吾故園,左右悉林保
昔我未第時,此有文酒樂。
長松借高陰,飛瀑與清濯。
層崖對僧詠,大石引客酌。
畏景雖赫然,無由此流爍。
於今只夢想,欲往途路邈。
所效殊未立,期歸尚誰約。
徒爾發短歌,西首謝巖壑。
鑊湯爐炭吹教滅,一日三餐飽便歇。
獄卒牛頭惡夜叉,同氣連枝應不別。
鼎鑊烹東都黨,煙瘴磨元祐人。
但看紙上陳跡,始知陛下至仁。
鑊湯無冷地,黃河輥底流。
金剛難插觜,腦後掛燈毬。
你一鑊頭我一鍬,熊熊篝火照天燒。
朔風自冷人方熱,河底漸低岸更高。
千古荒原多隱沼,一干神禹戰通宵。
縮將冬夜成俄頃,鬢髮鬚眉雪欲飄。
不用鐮鋤鏟鑊鍬,無須掘割捆抬挑。
一丘田有幾遺穗,五合米需千折腰。
俯仰雍容君逸少,屈伸艱拙僕曹交。
才因拾得抬身起,忽見身邊又一條。
未離兜率降王宮,便就刀山入鑊湯。
等閒擒下白拈賊,滿眼俱為敗露贓。
東土與西土,鑊湯無冷處。
暗室裹突出鱉鼻蛇,平田中撞著白額虎。
眼放內電光,毒氣成煙霧。
最難行是芝峰路。
當時大鑊四十石,餡粗如柱餅八尺。
飽食起來舞金剛,揮戈天上駐斜日。
底事年來到骨窮,炙蒲脯苔誑腹空。
鬥牛一飯期五日,一半又聽闍黎鐘。
啄腐吞腥將日削,天公作意殊不惡。
十圍漸化楊柳輕,因馭冷風上寥廓。
波有頹瀾,渴無冷鑊,誰言制邑為難。汾陽善政,只在笑談間。三載刑清訟簡,官事辨、俗阜民安。簾垂晝,焚香宴坐,猶得半清閒。西風,催入覲,聲馳當道,名達朝端。任錦溪溪上,臥轍攀轅。從此燕轅北去,好官樣、留與人看。扁舟穩,圖書外,惟有月俱還。
秦不耕兮漢不耘,鑊頭邊事杳無聞。
年來也有秋成望,三合清風半合雲。
漢字鑊的釋義
鑊
形如大盆,用以煮食物的鐵器 [caldron]
羊鑊豕鑊。--《儀禮·少牢禮》
省牲鑊。--《周禮·大宗伯》。註:「烹飪器也。」
掌共鼎鑊。--《周禮·亨人》。註:「所以煮肉及魚臘之器。」
嘗一臠肉,知一鑊之味。--《淮南子·說山》。註:「無足曰鑊。」
一鑊之味。--《呂氏春秋·察今》
又如:鑊煮(放在鑊裡烹煮)
指烹人的刑具 [big caldron used in ancient China as a punishment of boiling criminals alive]
有鑿顛抽脅鑊亨之刑。--《漢書·刑法志》
又如:鑊亨(古代的一種酷刑。把人放在鑊中烹煮。亨即烹)
鍋子 [pot]
鑊huo
⒈〈古〉大鍋。鑊與鼎常用作殘酷的刑具。
⒉〈方〉鍋:鐵~子。~子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