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城畔莫愁家,十五纖腰學浣紗。
堂下石榴堪繫馬,門前楊柳可藏鴉。
景陽妝罷金星出,子夜歌殘璧月斜。
肯信紫台玄朔夜,玉顏珠淚泣琵琶。
隔江人唱《浪淘沙》,月上梧桐影未斜。
客到潯陽談往事,青衫無淚濕琵琶。
曲終甚喜詢前事,自言本是都知子。
當時此地最繁華,酒酣不覺恣矜誇。
若使斯人解感傷,豈能終老愛琵琶。
去年對月廬陵郡,醉留歌舞蹋金沙。
今年今夕千峰下,新磨古鑒動菱花。
寒籐老木被光景,深山大澤皆龍蛇。
西風為我奏萬籟,落葉起舞驚棲鴉。
遙憐城中二三友,風流慣醉玉釵斜。
今夕傳杯定何處。
應無二十四琵琶。
千株雲錦照江沙,沙上青旗賣酒家。
莫怪狂夫狂得徹,吳姬玉手好琵琶。
絳羅裙軟醉榴花,午夜高樓月倍嘉。
曲罷暗香人不識,半槽余暖在琵琶。
神州何處見繁華,盡好當時富貴家。
慷慨喚來黃字酒,丁寧將出紫簾車。
春風裊裊穿楊柳,小雨冥冥度杏花。
沉醉歸來不知夜,又傳清響按琵琶。¤
岸傍幾曲住人家,淺嶼排門種荻花。
縱使秋聲常索索,斷無司馬聽琵琶。
當年出塞幾紅娃,曾共氈房看雪花。
今日湖亭霜月夜,夢中猶聽撚琵琶。
日夜多行人。行人去去天之涯,
門對落花三兩家。家家有酒謳且歌,
醉來月下彈琵琶。
葡萄新酒潑流霞,十月燕山雪作花。
天子後庭誇玉樹,昭君胡服拂琵琶。
雨洗溪光淨,風掀柳帶斜。畫樓朱戶玉人家。簾外一眉新月、浸梨花。金鴨香凝袖,銅荷燭映紗。鳳盤宮錦小屏遮。夜靜寒生春筍、理琵琶。
桂影青天滿,桑干白水斜。
公車不待詔,客舍只思家。
報主雌雄劍,謀生子母瓜。
去年今夜酒,吳市聽琵琶。
畫闌落盡絳桃花,依舊尋芳小徑斜。
鬢黛壓釵金有暈,臂酥凝釧玉無瑕。
三千弱水波清淺,十二巫雲樹碧遮。
郎馬不來春已暮,淚痕香斷濕琵琶。¤
聖人獨看臨軒陛,殿後雙龍捧翠華。
明日集英排大宴,御前先隆出琵琶。
神州何處見繁華?盡好當時富貴家。
慷慨喚來黃字酒,丁寧將出紫簾車。
春風裊裊穿楊柳,小雨冥冥度杏花。
沈醉歸來不知夜,又傳清響按琵琶。
教坊脂粉洗鉛華,一片閒心對落花。
舊曲聽來猶有恨,故園歸去已無家。
雲鬟半綰臨妝鏡,雨淚空流濕絳紗。
今日相逢白司馬,尊前重與訴琵琶。
離恨遠縈楊柳,夢魂長繞梨花。青衫記得章台月,歸路玉鞭斜。翠鏡啼痕印袖,紅牆醉墨籠紗。相逢不盡平生事,春思入琵琶。
翩翩彩筆賦梅花,只憶朝雲不憶家。
為說坡仙休悵恨,昭君猶自弄琵琶。
重樓燕子隔天涯,五柳陰疏未聚鴉。
十日春寒淹雨雪,幾番風信到梨花。
橫塘水長聽鶯處,小巷泥深賣酒家。
多少朱門咽絃管,沉香火底按琵琶。
漢字琶的釋義
琶(形聲。《說文新附》:「琵琶也。」)--見「琵琶」
琶pa[琵琶]一種絃樂器。
────────────────—
琶pa 1.見"琵琶"。 2.明代的一種酷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