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把花期數。便早有、感春情緒。看即梅花吐。願花更不謝,春且長祝只恐花飛又春去。花開還不語。問此意、年年春還會否。絳唇青鬢,漸少花前語。對花又記得、舊曾游處。門外垂楊未飄絮。
我坐南坡上,高鴻忽飛去。
指點夕陽外,文脊蓋其處。
下有奇洞府,有道乃宜據。
鹿裘坐石室,先生豈真踞。
儻是我輩人,傲視非所慮。
桓漫汝何為,乃欲效三顧。
奸心妄窺鼎,未見神合沮。
猿鶴亦汝羞,未易飲食舉。
伏滔不自重,且為溫所遇。
贊詞縱雲美,所恥百所慕。
邇來賢別駕,物外欲軒翥。
功名恐未免,溪山亦已飫。
五字識岩石,千載想風馭。
神交付冥漠,心契自平素。
蒼苔留履跡,飛花約歸路。
先生還一笑,晴雲為披絮。
春到臨春花正嫵,遲日闌干,蜂蝶飛無數。
誰遣一春拋卻去,馬蹄日日章台路。
幾度尋春春不遇,不見春來,那識春歸處。
斜日晚風楊柳渚,馬頭何處無飛絮。
晚來江闊潮平,越船吳榜催人去。稽山滴翠,胥濤濺恨,一襟離緒。訪柳章台,問桃仙浦,物華如故。向秋娘渡口,泰娘橋畔,依稀是、相逢處。窈窕青門紫曲,蒨羅新、衣翻金縷,舊音恍記,輕攏慢拈,哀弦危柱。金屋難成,阿嬌已遠,不堪春暮。聽一聲杜宇,紅殷綠老,雨花風絮。
桃溪不作從容祝秋藕絕來無續處。當時相候赤欄橋,今日獨尋黃葉路。煙中列岫青無數。雁背夕陽紅欲暮。人如風後入江雲,情似雨餘黏地絮。
長安路。還是燕乳鶯嬌,度簾遷樹。層樓十二闌干,繡簾半卷,相思處處。漫憑佇。因念彩雲初到,瑣窗瓊戶。梨花猶卻春寒,翠羞粉怨,尊前解語。空有章台煙柳,瘦纖仍似,宮腰飛舞。憔悴暗覺文園,雙鬢非故。閒拈斷葉,重托慇勤句。頻回首、河橋素約,津亭歸步。恨逐芳塵去。眩醉眼盡,游絲亂緒。腸結愁千縷。深院靜,東風落紅如雨。畫屏夢繞,一篝香絮。
浣花溪上風光主。燕集瀛洲開幕府。商巖本是作霖人,也使閒花沾雨露。誰憐氏族傳簪組。狂跡偶為風月誤。願教朱戶柳藏春,免作飄零堤上絮。
去年茶熟君得補,今來茶熟君已去。
心曾不計茶有無,隼在高風自騰翥。
昨日我送吳侯歸,未忍重臨離別處。
不若群公憐禰衡,相逐縱橫唯柳絮。
剪鮫綃,傳燕語,黯黯碧草暮。愁望春歸,春到更無緒。
園林紅紫千千,放教狼藉,休但怨、連番風雨。
謝橋路,十載重約鈿車,驚心舊遊誤。玉珮塵生,此恨奈何許!
倚樓極目天涯,天涯盡處,算只有濛濛飛絮。
白駒縶維之,君乃再歲祝
政如何蓧翁,雞黍止季路。
得句推敲余,每肯向予吐。
平生識丁字,頗亦指佳處。
只今妙著述,詎雲工訓故。
東陸方播和,南雲遽回顧。
似聞漢諸公,交口河東賦。
挽袖不轉頭,欻作翩鴻去。
郡捨雖舊約,侯門有晚遇。
可忘酒招攜,況識棋勝負。
老景樂事稀,春意駿足騖。
無令歸驂前,怒風鏖花絮。
柳絲挽得秋光祝腸斷驛亭離別處。斜陽一片水邊樓,紅葉滿天江上路。來鴻去雁知何數。欲問歸期朝復暮。晚風亭院倚闌干,兩岸蘆花飛雪絮。
小憩書齋胡處。閒取響泉調去。是事不關心,自得曲中深趣。無語。無語。回首暮雲飛絮。
結廬勝境,似舊日曾游,玉蓮佳處。萬花織組。愛迴廊宛轉,楚腰束素。度密穿青,上有燕支萬樹。探梅去。正竹外一枝,春意如許。奇絕盤谷序。更碧皺沿堤,綺霏承宇。柳橋花塢。問何人解有,玉蘭能賦。老子婆娑,長與春風作主。綵衣舞。看人間、落花飛絮。
樓前路。愁對萬點風花,數行煙樹。依依斜日紅收,暮山翠接,平蕪盡處。小留佇。還是畫欄憑暖,半扃朱戶。簾櫳盡日無人,消凝悵望,時時自語。堪恨行雲難系,賦情楊柳,徘徊猶舞。追想向來歡娛,懷抱非故。題紅寄綠,魂斷江南句。何時見、輕衫霧唾,芳茵蓮步。燕子西飛去。為人試道,相思悶緒。空有腸千縷。清淚滿,斑斑多於春雨。忍看鬢髮,密堆飛絮。
應事如應敵,收功端有素。
詩乃隨景遷,預計幾膠柱。
鼓吹月明秋,當時亦佳句。
見卵求時夜,竟為陰雲妒。
想像蘄為工,故智那用據。
向來東遊意,夢境騷人賦。
出郭帶月行,過山沖雪去。
風力馬欲卻,寒氣鳥不度。
舊擬忽新偶,自笑邯鄲步。
與世甘數奇,失意資一悟。
覆卻從萬方,悠然隨所遇。
吟情形前影,塵事風外絮。
郊原二月天,節物屬丹素。
山風欻雪花,野屋欲冰柱。
破除酒邊興,截斷口前句。
誰將萬玉妃,一一事嬌妒。
東皇不無情,退縮自失據。
史君文章家,客子舊能賦。
茲游豈偶然,擬作袖手去。
江梅孤舊約,桃花悵前度。
漂忽幾何時,林影映沙步。
層雲放曒日,瑩澈等僧悟。
一笑百慮余,如世有晚遇。
預知詩及門,新語謝鹽絮。
試問春歸何處。蜂懶蝶忙來去。婉娩倦尋芳,偶遂涉園成趣。鶯語。鶯語。喚起小魚吹絮。
待君群未歸,寄書書不去。
寄書書可去,有意殊難語。
深夜彈琵琶,思君何在處,
知君在何處。不禁春事已闌珊,
東風吹起楊起花絮,東風吹落楊花絮。
風流家世傳張緒。似靈和新種垂楊縷。綺席摛詞,銀台奏賦。當年夢繞蓬山路。賣花聲斷藍橋暮。記吟鞭醉帽曾經處。蜀郡歸來,荊州老去。心情零亂隨風絮。
間院宇。獨自行來行去。花片無聲簾外雨。峭寒生碧樹。做弄清明時序。料理春酲情緒。憶得歸時停棹處。畫橋看落絮。
谷雨初晴,對曉霞乍斂,暖風凝露。翠雲低映,捧花王留祝滿闌嫩紅貴紫,道盡得、韶光分付。禁篽浩蕩,天香巧隨天步。群仙倚春似語。遮麗日、更著輕羅深護。半開微吐,隱非煙非霧。正宜夜闌秉燭,況更有、姚黃嬌妒。徘徊縱賞,任放濛濛柳絮。
漢字絮的釋義
絮
(形聲。從糸,如聲。本義:粗絲綿)
同本義 [thick silk floss]
絮,敝綿也。--《說文》。按,好者為綿,惡者為絮。
絮三斤。--《漢書·高帝紀》。古無木綿,以絮納袷中,謂之裝褚,曰袍。
剖其中,干若敗絮。--明·劉基《賣柑者言》
敗絮其中。
又如:絮衣(綿衣);絮繒(絲帛之類的總稱)
經過彈制的棉花胎 [(cotton) wadding]
他們的嬰孩沒有棉衣,只好成天躺在土炕上那一堆破絮裡。--茅盾《「戰時景氣」寵兒--寶雞》
又如:絮帛(棉絮與布帛);絮棉;絮縷(棉絮與絲縷。泛指微細之物)
像絮一樣輕柔、潔白的東西 [sth. Resembling co
絮xu
⒈粗絲棉,棉花的纖維:~衣。吐~。棉~。
⒉像絮的東西:蘆~。楊花飛~。
⒊在衣被等內面鋪絮:~被子。一夜~征袍。
⒋連續重複,令人厭煩:~語。~煩。~叨(話多,嘮叨)。
────────────────—
絮chu 1.調拌;調製。
────────────────—
絮nǜ 1.姓。漢有絮舜。見《漢書.張敞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