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代賓賢禮意誠,鎬京設席藹儒纓。
龍飛十二周星紀,鵬運三千擊水程。
石脈泉花蘸眼明,竹根沙路舊經行。
雲歸天際山容淡,日落江頭雁影橫。
梧葉庭除秋漸老,豆花籬落晚初晴。
客行迢遞歸心遠,煙火蒼茫起莫程。
茫茫菰草平如地,渺渺長堤曲似城。
日暮未知投宿處,逢人更問向前程。
誰閣重陰一日晴,清游應是愜高情。
遙知雨後山光好,但想雲邊屐齒清。
素壁雖曾題舊字,沈痾不許插新盟。
因知關吏留魚鑰,謾遣奚奴候晚程。
右文逢聖代,首善自神京。
延及吳中士。威稱洛下英。
我邦雖僻陋,此學號專精。
耆舊風流在,山川氣象新。
元侯來作牧,後進賴提衡。
有美僖公頌,誰高蜀守名。
能書偕計吏,燕豆列賓榮。
萬里雲霄路,摶風看去程。
萬事灰心猶薄宦,塵埃未免勞形。故人相見似河清。恰逢梅柳動,高興逐春生。卜晝匆匆還卜夜,仍須月墜河傾。明年我去白鷗盟。金閨三玉樹,好問紫霄程。
客臥涪江蘸月廳,知音喚起進趨生。
寒梅折後方離蜀,臘月圓前未到京。
風捲壞亭羸僕病,雪糊危棧蹇驢行。
文昌一試應關分,豈校褒斜兩日程。
流年堪惜又堪驚,砧杵風來滿郡城。
高鳥過時秋色動,征帆落處暮雲平。
思家正歎江南景,聽角仍含塞北情。
此日沾襟念歧路,不知何處是前程。
山茶著包大如繭,初見寒梢一花展。
強將老眼趁年華,日日芒鞋踏苔蘚。
花神似苦山翁催,不問春風有深淺,
樹頭紛紛弄月明,冰雪瓊瑤亂裁剪。
癡□公事無了時,與花拚作十日期。
闌風伏雨恐相逼,夜傍花陰燒燭隨。
攀條嚼蕊興不盡,滿把自摘香傳衣。
星星霜鬢簪不得,小撚疏英翻酒卮。
兒童莫作吳歈聲,山翁正與花神盟。
生愁一片風飄零,留取北枝寬作程。
周士同成,二王殊名。王居一焉,百日為程。
蕩蕩天門叫不應,起尋歸路歎南行。
新亭未必非周顗,宣室終須召賈生。
振海潮聲春洶湧,插天劍氣夜崢嶸。
傷心故國三千里,才是餘杭第一程。
林泉蕭酒逸平生,不識人間寵辱驚。
美質自全荊璞貴,嘉名長共洛波清。
身雖貧約非原病,詩為窮愁似孟精。
命駕高蹤久無繼,一時風義獨歸程。
黃茅迷遠近,不見一人行。
信步未知險,回頭方可驚。
路由高頂過,雲在半腰生。
落日無棲止,飄飄自問程。
山間萬點綴黃瓊,儘是秋光釀得成。
殘暑滿城癡未退,一枝能使去兼程。
聞道降胡說虜情,春來擬絕漢軍營。
洋河川北雲常黯,碣石山頭月自明。
將士倔強時跋扈,朝廷賞罰在持衡。
憑軒北望堪魂斷,況是天門萬里程。
將謂如來,惠戒三昧,
此語雖真,此意未在。
正似湘江兩半晴,岳面不開雲靉靆。
一日昇天四海明,杖頭掀轉卻頭輕。
不移跬步到潭城,相逢歷歷話前程。
路險勞人殺,儂須下轎行。
石從何代落,蕨傍舊根生。
古樹無今態,幽泉有暗聲。
只言章貢近,猶自兩三程。
千尺長松矗太清,倚松棟宇與雲平。
憑闌只恐西風起,吹上青冥九萬程。
白塔橋邊賣地經,長亭短驛甚分明。
如何只說臨安路,不較中原有幾程。
前溪淥漲雨初晴,浮笠波心掌樣平。
伎倆由來只如此,放教急急奔前程。
漢字程的釋義
程
(形聲。從禾,呈聲。本義:稱量穀物,並用作度量衡的總名)
度量衡的總稱 [a general name of measurements of all kinds]
按度程。--《禮記·月令》
程者,物之準也。--《荀子·致仕》
法式;章程,規格 [rules;regulations]
張蒼定章程。--《漢書·高帝紀》
又如:章程(書面寫定的組織規程或辦事條例);程考(按科舉常規考試);程品(法式;規範);程法(程式;法則)
典範;法度 [model;law;standard]
匪先民是程。--《詩·小雅》
後世以為法程。--《呂氏春秋·慎行》
又如:程律(法律);程墨(作為範本閱讀的八股文選集)
限度;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