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末揮斤玉未鐫,清姿直節已飄然。
詩書插架嗤三萬,文字撐腸富五千,
筆下行看吐黃絹,選中應喜探青錢。
管城自有封侯相,得路功名且著鞭。
薊北分攜已六年。秋風淇上又離筵。一尊情話重留連。內史調兵惟漢相,春潭通漕笑韋堅。*雲拋翠上吟鞭。
氣概青雲上,聲華碧海邊。
交遊俱得雀,伯仲總能賢。
幕府寧淹薄,諸公肯薦延。
功名第遲速,強飯且加鞭。
一寸光陰直萬錢,況兼妙質與崇年。
睡魔懶崇俱驅去,要與窗駒鬥著鞭。
學究村村自謂賢,西京涇渭派淪漣。
古人聖處工研貫,新義阿時力洗湔。
炳闊多聞包宇宙,闃寥餘韻出蹄筌。
飄然徑造騷人室,老憤應加視後鞭。
相逢今已晚,同府尚經年。
眾口不成虎,諸公更薦賢。
兩親須薄祿,一障欲乘邊。
往問頻夫子,何妨試著鞭。
渴雨空齋晝不眠,疏簾竹簟意翛然。
借君妙語清袢暑,起我衰悰似壯年。
得意每看雄霓句,逢時會奏白雲篇。
漢庭久重春秋學,凌厲煙霄更著鞭。
朝朝沈醉引金船,不覺西風滿樹蟬。光景暗消銀燭下,
夢魂長寄玉輪邊。因循每被時流誚,奮發須由國士憐。
明月客腸何處斷,綠槐風裡獨揚鞭。
一作劍關客,閒遊將十年。
不嫌狂駭俗,自許醉知天。
瑞草溪橋路,青衣野廟壖。
霜天獵歸處,萬里入橫鞭。
餞君嗟遠別,為客念周旋。征路今如此,前軍猶眇然。
出關逢漢壁,登隴望胡天。亦是封侯地,期君早著鞭。
來守江山恰二年,同僚何幸得諸賢。
屢邀風月供吟筆,幾度江山棹酒船。
自分衰頹今老矣,可堪離索更淒然。
青雲有路平如砥,公等應須早著鞭。
槁若叢蓍未見妍,一條條雪半春天。
醉鞍把玩歸來晚,蒲市人驚玉馬鞭。
台閣英名二十年,卜居那得便林泉。
履聲舊振星辰上,諫墨猶存雨露邊。
欲考治功三府近,且施惠政一州先。
黃山看盡須黃閣,六月天池更著鞭。
應夢熊祥月又圓,以迎命汝豈徒然。
遲之蓐臥十朝後,恰似陽來一日前。
極處逢生天意在,長孫得嫡祖心傳。
相期他日成人事,復見昇平要著鞭。
檣似鄧林江拍天,越香巴錦萬千千。
滕王閣上《柘枝》鼓,徐孺亭西鐵軸船。
八部元侯非不貴,萬人師長豈無權。
要君嚴重疏歡樂,猶有河湟可下鞭。
世無羔雁到林泉,惟有登科路坦然。
我亦門闌多喜色,君今衣缽得家傳。
龍旗方照三千家,虎榜爭趨五百仙。
莫道中年情態薄,華塗名節盡加鞭。
曉踏高坡日始懸,清泉未見口生煙。
飛鳧欲到二千里,挾策徒勞三十年。
繡帶長川初背眼,雲根雙劍遠磨天。
驌驦齒健嘶風去,更敢披頭重著鞭。
邊城多遠別,此去莫徒然。問禮知才子,登科及少年。
出門看落日,驅馬向秋天。高價人爭重,行當早著鞭。
青山小隱枕潺湲,一葉垂綸幾溯沿。後浦春風隨興去,
南塘秋雨有時眠。慣沖曉霧驚群雁,愛颭殘陽入亂煙。
回首無人寄惆悵,九衢塵土困揚鞭。
人情何待十分圓,滿目金波已浩然。
明到杜陵頭上發,寒侵鄭老客中氈。
中秋未必似今夕,好景其如又隔年。
多謝望舒知此意,冰輪緩碾冰加鞭。
漢字鞭的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