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良萬國貞,蒙養系坊局。
抗法在師儒,啟心須講讀。
經筵無蚤暮,況乃輟寒溽。
疑丞日以親,閹寺敢相逐。
兩公名行敦,兼之經術熟。
孝皇六七載,慎簡春宮屬。
爾寬與爾鏊,詹端好彈肅。
是時青殿中,八黨已潛伏。
耆儒朝獻替,小豎夜蹴踘。
前星淡靡耀,洊雷聲頗促。
吳也率其僚,陳言何諄篤。
出講爭晷刻,入告必詳復。
荀攸善觀則,桓榮時獻牘。
惜哉鶴禁規,難救豹房哭。
只今宮省內,國海更沈穆。
侍從若雲屯,衷腸互傾覆。
璇宮冷如冰,閣務一何燠。
安車借馳驅,誰念折其軸。
君行入木天,昔賢有遺躅。
朔風厲修坰,三浦氣方肅。
靉靉山崩雲,耿耿葉辭木。
鸑鸑下萍川,槭槭翻蘿屋。
飄颻任迴環,零亂鮮羈束。
莫以九秋凋,惋彼三春縟。
蕭條紫煙岑,超忽丹林麓。
於茲欲何言,歲暮偃修躅。
平生報國無才力,日夜只祈天雨粟。
詎今歲事少差池,怪證誰雲一而足。
入春郡國多苦旱,起瞻四方何蹙蹙。
陋邦愚守介其間,造物私之意何篤。
桑蠶有歲麥有秋,十里欣欣人足欲。
爾來勤雨才浹旬,日日眼穿雲石觸。
哀哉赤子命如線,亟吁蒼穹求迓續。
果然馬上天瓢翻,誰謂龍公慳一掬。
吾儕所學自孔氏,頗信此身兼位育。
真能辦得一寸心,勺水固知焦可沃。
君詩信美嫌太誇,只恐流傳辜自速。
八荒延首待甘霖,傳說誰其踵芳躅。
佳茗世所珍,聲名競馳逐。
建溪拔其萃,余品皆臣僕。
先春擷靈芽,妙手截玄玉。
形模正而方,氣韻清不俗。
故將比君子,可敬不可辱。
御史萬夫特,剛腸憎軟熟。
味此道之腴,清冷肺肝沃。
精新味多得,烹啜不忍獨。
磊落分貢包,慇勤寄心曲。
斯時屬徂暑,低頭困煩溽。
一甌瀹花乳,精神驚滿腹。
此物雪昏滯,敏妙如破竹。
誰知霜台傑,功用更神速。
莫辭風采凜,要使班列肅。
一朝奮孤忠,萬代仰高躅。
聖道不可竄,探取隨已欲。
平生所受用,政可一言足。
子思著中庸,暗室戒慎獨。
危微恐懼心,此念施已熟。
學從西洛來,標傍相品目。
袖手看屋樑,表表知鴻鵠。
誰知胸中塵,往往盈斗斛。
及也而有知,寧不貽彼忸。
吳侯蚤作吏,未肯事邊幅。
得妙自聖處,了不關世俗。
頗知幽隱中,日月所照燭。
不敢欺秋毫,高情潔冰玉。
願言從君游,著鞭蹈前躅。
我昔過釣台,峭石插江淥;登堂拜嚴子,挹水薦秋菊。
君看此眉宇,何地著榮辱?雒陽逢故人,醉腳加其腹。
書生常事爾,乃復駭世俗。
正令為少留,要非昔文叔。
平生陋范曄,瑣瑣何足錄!安得太史公,妙語寫高躅。
路逢誰家子?背手牽黃犢。
犁鋤負在肩,牛角書一束。
輒耕且吟誦,息陰坐喬木。
南山豆苗肥,東皋雨新足。
涼氣滿郊墟,書聲出茅屋。
古來賢達人,起身自耕牧。
買臣負薪歌,倪寬帶經讀。
寄語少年徒,行當踵前躅。
群峰西南起還伏,湖上丹丘立於獨。
神仙寓跡山水間,不在幽深在清淑。
松潭水暖龍欲起,蕙帳人空鶴自宿。
飛雲曉馭紫瓊車,沆瀣宵涵白銀屋。
蓬萊之名不可思,俗客須當避爾躅。
忽聞春欲去,園林謾游矚。
輕風散余紅,細雨滋繁綠。
綠繁似歡榮,經散猶僇辱。
因悟人間世,萬事易翻覆。
賤或登青雲,貴或成赤族。
禍福無定端,往往相倚伏。
那知今日歌,不是明朝哭。
書以為世鑒,得志毋縱慾。
剋剋如履冰,坎坎念伐幅。
苟能閒此理,堪追聖賢躅。
孤客秋易傷,嘶蟬靜仍續。佳晨亦已屢,歡會常不足。
禪地非路岐,我心豈羈束。情生遠別時,坐恨清景促。
望中千里隔,暮歸西山曲。蕭條月中道,彩蒨原上綠。
不見同心人,幽懷增躑躅。
舟行苦邅回,登岸曠心目。
天清浮雲卷,野秀新雨足。
澶漫眾流會,杳靄群山綠。
風暄花意亂,日暖鶯聲續。
卻憶同心人,無由踵前躅。
園南舊植千竿綠,高者如牆大如屋。
風狂雨急牆屋翻,干折叢低共傾覆。
忽驚舞罷鴻門會,怒斗紛紛碎蒼玉。
復似驪山墜石余,數百書生葬坑谷。
初疑鳳羽墮當空,更訝籜龍身在陸。
翠落瓊飛不復完,頓使泥沙汗人目。
憶昔新移近水隈,瘦骨稜層不盈束。
晨澆恐被風日燥,晚護倖免霜雪酷。
十年長養成亦艱,一旦摧頹勢何速。
我時夜半驚水至,崛起蒼黃問僮僕。
彼呆不識人意勞,只顧囊衣與甔粟。
觀裡桃花何足論,堂前楠樹猶堪錄。
無家更欲買山林,有徑誰當伴松菊。
前軒好竹只數個,頗覺幽懷看未足。
春來擬欲探萌芽,蒼苔慎勿迷雙躅。
萬仞雲根泉,清泠濯我足。
森森滄爪甲,凜凜寒肌肉。
來初自試探,坐久頻舒縮。
觸開浪花白,踏破苔衣綠。
肺俯亦清泠,形影相照燭。
忽罷避游魚,未歸妨渴鹿。
懼濁遠泥沙,就陰憐草木。
浸潤易調暢,狎翫難羈束。
欲伐我未能,先起人何速。
此會高且閒,願繼漁父躅。
一住翠峰頂,兩見溪草綠。
不知朝市間,幾番生榮辱。
蕭條巖上雲,冷淡水邊竹。
報誰歸去來,向此空踟躅。
閥閱盛中州,冠冕共推華族。耐久松筠交契,更襟懷金玉。諸儒皆自愧盧前,小試暫符竹。行看世官入踐,繼西樞前躅。
朅來坐幽亭,恍在昆山曲。
清越聲盈耳,群工琢良玉。
又疑躋金闕,仙班佩相屬。
圓環碎瓊琚,登降互擊觸。
洒然襟袍爽,無處著利慾。
不貪以為寶,對此景高躅。
迢迢芳園樹,列映清池曲。對此傷人心,還如故時綠。
風條灑餘靄,露葉承新旭。佳人不再攀,下有往來躅。
往歲事耕稼,正以飯不足。
今年不服田,賸有代耕祿。
種瓜與爇蔬,未免課童僕。
四體不復勤,有愧前修躅。
居士近依僧,青山結茅屋。疏鬆映嵐晚,春池含苔綠。
繁華冒陽嶺,新禽響幽谷。長嘯攀喬林,慕茲高世躅。
野水春山,風光極目。
千里萬里,太遲太速。
絕域澄澄兮非犀炬可照,希聲杳杳兮非鳳膠可續。
葉落花開知不知,人天景行為高躅。
漢字躅的釋義
躅
足跡 [foot mark;rack]
躅,蹢躅也。從足,蜀聲。--《說文》。按,跡也。
三輔謂牛蹄處為躅。--《一切經音義》引《漢書敘傳音義》
企望塵躅。--《爾雅序》
塵游躅於蕙路。--南朝齊·孔稚珪《北山移文》
又如:躅路(行走的足跡)
躅
用於「躑躅」。徘徊不行 [pace up and down]
羸豕孚蹢躅。--《易·姤》
又如:躅躑(徘徊)
踐踏;踏踩 [trample]
師曠東躅其足。--《周書·太子晉》。註:「東躅,蹋也。」
朝露白如玉,我不敢躅,恐濕我足。--劉明《雞鳴一首贈宗文侄》
又如:躅躅(行走的樣子);躅足(猶跺腳);躅陸(頓
躅 zhu[躑躅]見躑。
────────────────—
躅zhuo 1.足跡;蹤跡。 2.喻人的行為﹑業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