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有常運,日月無閒時。
孰居無事中,作止推行之。
細察我與汝,相因以成茲。
忽然乘物化,豈與生滅期。
夢時我方寂,偃然無所思。
胡為有哀樂,輒復隨漣洏。
我舞汝凌亂,相應不少疑。
還將醉時語,答我夢中辭。
昔年兩岸柳,逢春正依依。
扁舟轉河曲,風光隨處宜。
彈指歲雲何,秋風橘柚垂。
折腰得斗粟,未救臣朔饑。
儒宮一何有,惜哉壯觀隳。
采采池中芹,亂葑迷漣漪。
蕭條住槐市,庭空蔓草滋。
丹雘墮煨燼,草木含瘡痍。
永懷千古人,雜佩思報之。
我乃但便腹,未免兒輩嗤。
斯辰況多艱,每懷廢晨炊。
疇昔請長纓,唾手平龜茲。
西略收鹹京,北伐空鮮卑。
坐令王室尊,國風無黍離。
力微不辦此,千愁鎖修眉。
承惠謝微官,一室投荒陂。
吳山險可攀,吳水清可窺。
勝概苦邀予,投紱今去遲。
王孫定偉器,尺璧無纖疵。
頂枯棋屢賈勇,佳篇仍致師。
一日不會面,悠悠勤我思。
大軸插牙籤,細字攻毛錐。
朝廷羅群公,如君滄海遺。
勿學貧賤交,自比山林姿。
誓將友麋鹿,終焉寄鋤犁。
況君秀眉宇,異世元紫芝。
新詩落我前,醉眼眩珠璣。
言多意無他,戀戀新相和。
男兒各行役,盍簪寧無時。
期君在歲寒,素心無自違。
君看千年柏,豈憚霜雪欺。
慎勿倚市門,美貨當自怡。
懷璧忌暗投,按劍古所悲。
吳門三年淹,沖天在一飛。
征塗加餐飯,秋晚多寒暉。
求仙豈浪語,渺茫那可期。
行行快著鞭,獻納黃金扉。
勿作兒女別,淚下如綆縻。
我方戒多語,唸唸知昨非。
恨無錦繡段,酬君黃絹辭。
嫩柳濃花圍舊圃,朱甍碧瓦照春池。
黃金腰下還鄉印,翠琰胸中報國詩。
乘駟長卿羞志淺,懷章公子恨名遲。
知公觸事須尊主,揭榜新堂是訓辭。
梨園弟子強因依,羯鼓聲中學御詩。
十月胡雛來喚仗,新梅誰復增新辭。
坐臥北窗下,百事廢不治。
脫粟與大布,衣食裁自支。
溫飽豈不欲,違道予心悲。
地下見先人,所冀尚有辭。
老廢讎書病廢詩,晝閒惟與睡相宜。
未尋內史流觴地,又近龐公上塚時。
花發遊蜂喧院落,筍長馴鹿入藩籬。
石帆山下春如許,野老來招不用辭。
愛君讀覽老不衰,日日早起先鳴雞。
白頭未蒙國士知,佐郡秩滿寂寞歸。
我辭魑魅得一麾,逢君話舊相嗟咨。
幾年東壁無光輝,不知武庫實在茲。
上書薦君非我職,臨分一醉當無辭。
鸞膠搗松煙,成此金石姿,雖以剛故折,挺特終不移。
微功在簡冊,敢惜身蹈危。
雖非破硯文,永世亦有辭。
海上求仙客,三山望幾時。
焚香宿華頂,裛露采靈芝。
屢踐莓苔滑,將尋汗漫期。
倘因松子去,長與世人辭。
關中歲屢歉,民食無所資。
郡縣既上言,能不軫恤之。
周禮十二政,散貨首所宜。
給帛遣使者,發廩飭有司。
臨軒戒將命,遄往毋遲遲。
命下苟或後,施濟安所期。
吾聞有道世,民免寒與饑。
循己不遑寧,因情書愧辭。
憶昔出門時,營魂不相依。
亂行忘戶庭,欲東卻從西。
升堂拜嚴父,鶴發七十餘。
欲語不成語,涕下如綆縻。
老妻哭中閨,半世歎分違。
孰意垂白後,亦復不同棲。
妾病入骨髓,一命僅若絲。
不知君還日,能有相見期。
爭如床下舄,反得隨君之。
不忍出門別,難禁君去時。
言已咽就榻,見者皆歔欷。
流雲雖無情,慘澹亦如悲。
瘦女候庭前,含淚整衿裾:「東風尚苦寒,凜凜中人跡
願耶善自愛,以慰兒女思。
」三孫拜馬前,頭角何纍纍。
大者始十齡,小者猶孩提。
伯仲似解事,飲泣貌慘淒。
季也最可憐,頓足放聲啼:「我欲同翁去,明日同翁歸。
」石人縱無腸,對此能自持?二兒相逐行,直至雙溪涯。
淚眼似井水,源源流弗襜。
舟師催棹發,丁寧且遲遲:「我父去終去,幸得緩斯須。
」於時天漸暗,密雪學花飛。
山林盡變幻,白玉為樹枝。
櫓聲伊軋動,兄弟爭牽衣。
但得到睦州,不敢再相隨。
強顏麾斥去,掩泣立沙坻。
盤回過前灣,跂立猶不移。
我時情懷惡,有目何能窺。
急入篷底臥,冥然付無知。
同行堅慰解,沽酒買紅魚。
酒飲未終觴,酩酊已如泥。
至重在天倫,誰寧不念茲。
無淚灑離別,此語非人為。
況我志丘壑,豈欲阨路歧。
但願身強健,定得返故廬。
長幼聚一筵,春篘薦塒雞。
重賡《考槃》詠,勿倡《出門辭》。
偃息朋三壽,生平定四知。
鄉人榮衣繡,光祿號能詩。
未赴安車召,遽成埋玉悲。
方珉紀遺受,無誑塚中辭。
佳節憑高駐采旗,亭皋霧罷轉晨曦,
堋間羽集號猿後,台外塵飛戲馬時。
芳菊治痾爭泛蕊,丹萸解惡遍傳枝。
明年此會知何處,醉玉頹山不用辭。
三傳名家各是非,聖經元自許傳疑。
遲遲著語君知否,游夏猶難措一辭。
東郭先生誰與依,雪中意氣後夔詩。
香添皎潔成梅詠,好視江邊黃絹辭。
不勝方寸亂,豈暇二心持。
忍矣王陵將,賢哉徐庶辭。
眼明織翠剪新詩,勉我當今尚可為。
知覺斯民知覺我,溺饑天下溺饑誰。
志亨不管身窮達,誼正寧論效疾遲。
倒盡玉瓶談未了,沙頭忍淚與君辭。
王蕭書跡衛公詩,流落江南世少知。
古寺購尋遺刻在,新亭龕置斷珉奇。
模傳遂比黃庭字,埋沒非同石鼓碑。
墨藪書評多逸事,何妨揮翰與題辭。
前會去莫追,後見來無期。
別歎後見難,悔恨前會希
惟吾衡父兄,金純玉光輝。
裁磨殺圭角,不與瓦礫齊。
大匠陶百窯,不問履下泥。
一衡舉十鈞,何棄毫與厘。
余獨何為人,乃不忍使遺。
有如橫道芻,萬足踏不疑。
子何咰好殊,獨俯掇以歸。
整束使不茨,欲令雜蘭芝。
蘭芝有天香,芻賤雜則非。
然其廁置間,適與薰染資。
文章每借觀,罅隙窺晴曦。
議論使坐聽,穴瞶聞英池。
春園或承招,游騎亦許隨。
劇雲愛風枝,爇火圍夜棋。
縱談心開張,倒笑冠欹披。
匹馬載以來,東首頸脰疲。
夜夢不厭勞,百里夕一馳。
想見目與眉,百障千藩籬。
不虞自投置,遂若鳥遭黐。
何時獲因緣,連箠促馬蹄。
誓當盡晨昏,不復起退辭。
攜手河梁一別歸,衷情盡寄五言詩。
故人妻子存乎否,因甚詩中無片辭。
漢字辭的釋義
辭
(會意。本義:訴訟,打官司)
同本義 [legal case;lawsuit]
辭,訟也。--《說文》。按,分爭辯訟謂之辭。
善於辭案條教。--《後漢書·周紆傳》。註:「辭案猶今案牘也。」
皇帝請問下民,鰥寡有辭於苗。--《書·呂刑》
口供 [oral confession]
明清於單辭,無或私家於獄之兩辭。--《書·呂刑》
無情者不得盡其辭。--《禮記·大學》
其次不辱辭令。--司馬遷《報任少卿書》
辭布者。--《周禮·司市故書》。司農註:「辭布,辭訟泉物者也。」
獄辭無謀故者。--方苞《獄中雜記》
有詔即訊,辭服。--《漢書·趙君韓張兩王
辭 ci
1優美的語言;言詞:~藻、修~。
2古典文學的一種體裁:~賦、楚~。
3古體詩的一種:《木蘭~》。
4告別;告辭:~行。
5辭職。
6辭退:解雇。
7躲避;推托:推~、不~勞苦。
【辭呈】向上級請求辭職的呈文。
【辭賦】文體名稱。漢代時常把辭和賦統稱為辭賦。辭指楚辭,以屈原《離騷》為代表,又稱騷體。賦是漢代的一種特定文體,它繼承了楚辭形式上的一些特點,又較多運用散文手法,與辭已不相同。
【辭格】積極修辭的各種格式。如比喻、借代。又稱修辭格。
【辭海】
1書名。陸費逵等編。1936年中華書局初版。為綜合性大型詞典。收單字13000多,詞語77000條左右,兼有字典和詞典性質,通稱舊辭海。
2書名。辭海編輯委員會編。1965年出版未定稿,1979年出版三卷本,1980年出版縮印本。收單字14872個,詞目91706條,內容包括成語、典故、人物、著作、歷史事件以及各學科名詞術語等。為常用的語文工具書。通稱新辭海。1989年修訂後再版。
【辭令】社交場合應對得體的話語:外交~、善於~。又作詞令。
【辭書】字典、辭典、百科全書、專科辭典的統稱。
【辭源】
1書名。陸爾奎等1908年編纂。1915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為中國現代第一部綜合性辭典,通稱舊辭源。
2書名。1979年出版。主要作為閱讀古籍用的工具書和古典文史研究工作者的參考書。全書共收單字12890個,詞語84134條,收詞範圍一般到鴉片戰爭為止。內容以舊有辭書、韻書、類書為基礎,吸收現代辭書特點,以語詞為主,兼收百科;以常見為主,強調實用;結合書證,重在溯源。為常用的文史工具書。通稱新辭源。
【辭藻】見【詞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