爛漫春歸水國時,吳王宮殿柳絲垂。
黃鶯長叫空閨畔,西子無因更得知。
春入行宮映翠微,玄宗侍女舞煙絲。
如今柳向空城綠,玉笛何人更把吹。
一歲盡今夕,既往那可追。
疏梅吐幽艷,輕冰釋寒澌。
新陳自相代,長年萬古悲。
亦復強取醉,椒盤雜兒嬉。
天回萬象春,除盡群陰卑。
地除眾枯槁,從今作華滋。
一除不可復,綠發成鬢絲。
此是有盡處,那知無盡時。
凡所未除者,所願皆除之。
晚景安分守,幻身絕思維。
生死我所明,聖賢吾所師。
優遊觀物變,翼戢仍鮮差。
山嶽惟塵爾,寸心不可移。
浩歌自達曉,自信何用疑。
樓頭畫角聲,已逐東風吹。
外館逾河右,行營指路岐。和新悲遠嫁,忍愛泣將離。
旌旆羌風引,軒車漢月隨。那堪馬上曲,時向管中吹。
牆邊幾樹玉參差,照眼幽花冷自宜。
香陣晚交風破蕊,粉花朝濕雪融枝。
故人消息從誰寄,造物生成似我遲。
且慰蹉跎盡詩興,江樓閒笛不須吹。
鷗社同盟交最久,兔園授簡事堪悲。
開元才子多佳句,借向宮人笛裡吹。
王孫書畫出天姿,痛憶承平鬢欲絲。
長借墨花寄幽興,至今葉葉向南吹。
政爾寒陰慘淡時,忽逢孤艷映疏籬。
金紫氣味無人識,玉雪襟懷只自知。
竹屋紙窗清不俗,茶甌禪榻兩相宜。
花邊不敢高聲語,羌管淒涼更忍吹。
午天雲淡日遲遲,水面長條帶影垂。
不是纖腰渾不定,自緣無力受風吹。
武昌七十龐眉叟。學笛從年少。蕭蕭笛竹楚山秋。當日買林、曾典黑貂裘。一聲佔盡秋江月。天外行雲絕。如今老去興猶遲。尚想時時、一曲夢中吹。
浦邊新見柳搖時,北客相逢只自悲。惆悵空知思後會,
艱難不敢料前期。行看漢月愁征戰,共折江花怨別離。
向夕孤城分首處,寂寥橫笛為君吹。
編竹補疏籬,生芻束酒旗。
雞豚田祖廟,鷹犬獵神祠。
玉糝菰為粉,瓊酥豆作糜。
兒童采蘆葉,爭學短簫吹。¤
古木侵沙路,柴門引竹籬。
山低秋水闊,天遠夕陽遲。
杳杳來鴻雁,翩翩下鷺茲。
漁舟何處宿,橫笛未休吹。
河橋殘柳半無枝,多為行人贈別離。
羌虜不知蕭索盡,月明空向笛中吹。
園林靜。蕭索景。寒梅漏洩東君信。探春回。探春回。四時卻被,伊家苦相催。江村畔。開爛熳。看看又近年光晚。綻芬芳。噴清香。壽陽宮裡,愛學靚梳妝。夭桃紅杏誇顏色。爭似情懷雪中拆。冒嚴寒。冒嚴寒。遊蜂戲蝶,莫作等閒看。故人別後知何處。春色嶺頭逢驛使。贈新詩。折高枝。樓上一聲,羌管不須吹。
雨後晨前絕爽時,胡床四面是荷池。
荷珠細走惟愁落,為報薰風莫急吹。
白雲無定,明月有期。
欲出未出,似歸不歸。
秋山呈錦繡,紅葉滿林飛。
瞥不瞥,知不知。
鏡裡無塵閒處照,柴頭有火暗中吹。
草滿池塘水滿陂,山銜落日浸寒漪。
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
蘋末蕭蕭忽怒飛,松公欲僕竹君欹。
無人委曲鐫風伯,晚稻方花最怕吹。
帝青石作綠冰姿,曾得金人手自持。拘律樹邊齋散後,
提羅花下洗來時。乳麋味斷中天覺,麥麨香消大劫知。
從此共君新頂戴,斜風應不等閒吹。
投宿溪頭館,途長主僕饑。
濕薪難便著,惡米更須篩。
風細帆來穩,山高月上遲。
客懷正淒惻,漁笛蓼洲吹。
漢字吹的釋義
吹
(會意。從口,從欠。「欠」是出氣的意思。本義:合攏嘴唇用力呼氣)
同本義 [blow;puff]
吹,噓也。--《說文》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莊子·逍遙游》
又如:吹火筒;吹火(吹氣使火旺盛。古多用竹筒以口吹之);吹網(吹氣於網中,欲使之鼓滿);吹吁(吹氣和哈氣)
颳風 [blow]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又如:風一陣陣地吹;暴風吹得船擱淺了;吹雲(吹起雲氣;鼓的別稱)
引申為吹奏樂器 [toot]
齊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韓非子·內儲說上》
又如:吹手(吹鼓手);吹打(吹打樂器。指演奏樂曲);
吹 chuī
1合攏嘴唇用力出氣:~口哨、~燈。
2吹氣演奏:~簫。
3(風、氣流等)流動;衝擊:風、雨打。
4誇口;說大話:你別、了,根本不是那麼回事。
5(事情)不成功:他倆的事、了。
【吹笛的男孩】〈美〉油畫作品。法國畫家馬奈創作於1866年。描繪一個正在吹笛的近衛軍鼓笛隊的少年。
【吹風】
1被風吹,身體受風寒:別坐在門口、,小心著涼。
2洗髮後,用吹風機把頭髮吹乾。
3有意識地從旁透露意見使人知道:你說的那事,他今天來也給我~了。
【吹鼓手】
1辦婚喪喜事時吹奏鼓樂的人。
2無原則地對他人進行吹捧和宣揚的人(含貶義)。
【吹毛求疵】吹開皮上的毛細找毛病。比喻有意挑剔,尋找差錯。疵:小毛病。
【吹噓】誇大地宣揚。
────────────────—
吹chuī
⒈撮起嘴唇用力出氣:~簫。~毛求疵。
⒉(使)空氣流動:風~雨打。~風機。
⒊宣揚,誇張,說大話:大~大雷。~噓。~捧。~牛。瞎~。
⒋事情不成功或感情破裂:這事~了。她倆~了。
────────────────—
吹chui 1.管樂器的吹奏。 2.指管樂器。 3.管樂之聲。 4.指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