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間關辭蜀道,六年前後到西餘。
雖無泰華寄來樹,且讀人間未見書。
假道經淮泗,檣鳥集隼旟。
蕪城沙菼接,波島石林疏。
海鶴空庭下,夷人遠岸居。
山鄉足遺老,佇聽薦賢書。
士孰不排難,貴乎安以徐。
士孰不立節,貴乎平以舒。
既家國之兼全,亦身名之裕如。
是與夫激切奮跲,纓冠曼胡者,
蓋已同功而殊塗。
我思其人,猶及屋烏,而況乎遺書。
軒軒眾藝張天貺,翰墨悲涼二絕余。
今日無人知姓字,史官他日若為書。
女子有家難戀汝,外甥似舅豈忘渠。
春風萬里空相憶,但願平安數寄書。
深居休歎食無魚,詩思春來說有餘。
苦愛弄風池畔柳,纖條時拂手中書。
癡孫護雀雛,饞僕放池魚。
懷藥問鄰疾,典衣收舊書。
荀令當年此謫居,空文惟有七篇餘。
我今亦作蘭陵守,不忍援毫便著書。
昏昏風雨暗東湖,恰似梅黃四月初。
高樹送聲驚客枕,小池分溜入清渠。
飛蚊屏跡知何在,團扇生塵已暗疏。
須信西遊有奇事,今年三伏夜觀書。
湯湯辟癰流,中有學子居。
但說若稽古,言猶三萬餘。
來者轉相祖,詞林日凋疏。
稍喜績溪令,入校天祿書。
滅虜區區計本疏,水邊喬木擁茅廬。
九原定發韓公笑,至老依然一束書。
春殘葉密花枝少,睡起茶多酒盞疏。
斜倚屏風搔首坐,滿簪華發一床書。
謬入金門侍玉除,煩君問我意何如?
蟠木詎堪明主用,籠禽徒與故人疏。
苑花似雪同隨輦,宮月如眉伴直廬。
淺薄求賢思自代,嵇康莫寄絕交書。
父兄誨我髧髦初,老不成名鬢髮疏。
紙賬鐵檠風雪夜,夢中猶誦小時書。
一樹秋風啼老烏,鍾山猿鶴近何如。
六經不載青苗法,不識當時讀甚書。
自昔去先椋私窕構事?/p>
隴桑濡露外,巖桂遣風餘。
稍識烏衣巷,相過栗裡輿。
感存橫涕數,道舊愬杯徐。
水涸溪容耗,林殘野氣疏。
鳥喧晴處陌,煙宿暝時墟。
彭澤期歸去,臨邛喜第如。
擊鮮無久慁,趨局畏官書。
少學愚公一味愚,暮年仍似病相如。
閒吟寄友惟生紙,草具留僧只野蔬。
雨澀溪流殊未足,霜高木葉已無餘。
潭州丞相憐衰疾,細字時收尺素書。
一巢如燕寄,來傍主人居。
著腳須教實,圖名卻是虛。
髭因吟盡摘,愁遣酒能鋤。
乾鵲簷前報,天邊有吉書。
路寢朝元早,條風應律初。
八荒躋壽域,一札下寬書。
牧太和三年,佐故吏部沈公江西幕。好好年十三,
始以善歌來樂籍中。後一歲,公移鎮宣城,復置
好好於宣城籍中。後二歲,為沈著作述師,以雙
鬟納之。後二歲,於洛陽東城,重睹好好,感舊
傷懷,故題詩贈之。
君為豫章姝,十三才有餘。
翠茁鳳生尾,丹葉蓮含跗。
高閣倚天半,章江聯碧虛。
此地試君唱,特使華筵鋪。
主公顧四座,始訝來踟躕。
吳娃起引贊,低徊映長裾。
雙鬟可高下,才過青羅襦。
盼盼乍垂袖,一聲雛鳳呼。
繁弦迸關紐,塞管裂圓蘆。
眾音不能逐,裊裊穿雲衢。
主公再三歎,謂言天下殊。
贈之天馬錦,副以水犀梳。
龍沙看秋浪,明月游東湖。
自此每相見,三日已為疏。
玉質隨月滿,艷態逐春舒。
絳唇漸輕巧,雲步轉虛徐。
旌旆忽東下,笙歌隨舳艫。
霜凋謝樓樹,沙暖句溪蒲。
身外任塵土,樽前極歡娛。
飄然集仙客,諷賦欺相如。
[著作嘗任集賢校理。]
聘之碧瑤佩,載以紫雲車。
洞閉水聲遠,月高蟾影孤。
爾來未幾歲,散盡高陽徒。
洛城重相見,婥婥為當壚。
怪我苦何事,少年垂白鬚?
朋游今在否?落拓更能無?
門館慟哭後,水雲秋景初。
斜日掛衰柳,涼風生座隅。
灑盡滿襟淚,短歌聊一書。
漢字書的釋義
書
(形聲。從聿,者聲。聿,即筆。隸書省「者」成「曰」。《說文》:「書,箸也。」箸(著)即顯明。合起來表示用筆使文字顯明,「者、箸」音近,故「者」有表意作用。本義:書寫,記錄,記載)
同本義 [write;take notes]
書,著也。--《說文》。按說文序云:「著於竹帛謂之書。」
五曰六書。--《周禮·保氏》
作書。上古以刀錄於竹若木,中古以漆畫於帛,後世以墨寫於紙。--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
易之以書契。--《易·系辭》
書者,以筆畫記之辭。--《尚書序》疏
子張書諸紳。--《論語·衛靈公》
乃丹書帛曰:「陳勝王」,置人所罾魚
書(書)shū
⒈寫,記載:~寫。奮筆疾~。大~特~。
⒉文字:讀其~。讀~破萬卷。
⒊信:家~。來~已收。
⒋文件:證~。決心~。倡議~。
⒌裝訂成冊的著作:~籍。著~立說。
⒍字體:楷~。行~。草~。
⒎《尚書》的簡稱。
⒏稱某些曲藝:說~。鼓~。
⒐[書法]
1漢字的書寫法則。
2漢字的書寫藝術,也省稱"書":~畫展覽。
⒑ [書簡]書信,信扎。
⒒[書香]舊時指先輩都是讀書的(人家):~香門第。
⒓[書蠹]又叫"蠹魚"。蛀書的蟲。〈喻〉死啃書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