勁節難同眾草看,深根更入白雲蟠。
園廬種此多餘地,為向西南斸數竿。
道場山麓接何山,影落苕溪浸碧瀾。
只欠荷花三十里,橛頭船上把漁竿。
洛城無事足杯盤,風雪相和歲欲闌。樹上因依見寒鳥,
坐中收拾盡閒官。笙歌要請頻何爽,笑語忘機拙更歡。
遙想兔園今日會,瓊林滿眼映旂竿。
危城雉堞對東山,誰創高樓十二欄。
獨鶴不來松已老,春風動處日三竿。
眾水匯山麓,平湖天宇寬。
千家連島嶼,十里帶林巒。
柳長波瀾闊,荷衰風月寒。
吾將乘一棹,誰與辦綸竿。
家遁蘇門節,清貧粉署官。不矜朝命重,只恨路行難。
窗曉雞譚倦,庭秋蝶夢闌。羨君歸未得,還有釣魚竿。
水宿傍嚴灘,風燈語夜闌。
鼉鳴潮信早,龍過雨聲寒。
病喜江山好,貧嗟道路難。
何當脫塵鞅,來此抱漁竿。
三年臘日常為客,愁絕梅花獨自看。
萬里塵沙走西蜀,九衢風雪臥長安。
生來可是儒冠誤,老去偏知世路難。
安得長間伴溪叟,醉歌時掣釣魚竿。
雪打杉松殘,補書書不完。懶學渭上翁,辛苦把釣竿。
小池歲晚石泉寒,荷葉低垂綠柄乾。
一似漁人暮歸後,敗蘘破笠掛魚竿。
薄暮疏林宿鳥還,倚樓垂袂復憑欄。
月沉江底珠輪淨,雲鎖峰頭玉葉寒。
劉毅暫貧雖壯志,馮唐將老自低顏。
無言獨對秋風立,擬把朝簪換釣竿。
池水浮黃葉,窗扉列翠嵐。
蟻歷新夢破,鷗已舊盟寒。
足病喜安坐,目昏愁遠看。
無人來問道,不用倒幡竿。
已聽恩波生茗碗,更看皇澤下雞竿。
新城遷次少人煙,桑柘中間井徑寒。
亦有染人來賣纈,淡紅深碧掛長竿。
清時尚不官,道在任家寒。
夜夢梅花帳,朝吟苜蓿盤。
魚風吹鬢冷,蚌月照衣殘。
歸去鄉林下,橫塘竹萬竿。
借得溪亭暫解鞍,溪亭擬作釣船看。
不應隱處近城郭,未秘終身把釣竿。
看看,心空骨寒槁木暖,
未發髑髏津瀝乾。秋入眼角,
春生鼻端。相呼相喚知音會,
為我們前倒剎竿。
三月悲風瑟瑟寒,小船舟楫渡溪難。
日高待得過岸去,回首脩篁千萬竿。
湖山奔輳黛眉攢,湖水晶熒鏡面寒。
補袞之絲元未盡,西風吹上釣魚竿。
又過梅嶺上,歲歲此枝寒。落日孤舟去,青山萬里看。
猿聲湘水靜,草色洞庭寬。已料生涯事,唯應把釣竿。
漢字竿的釋義
竿〈名〉
(形聲。從竹,乾聲。本義:竹竿)
同本義。竹子的主幹 [bamboo pole]
竿,竹梃也。--《說文》
籊籊竹竿。--《詩·衛風·竹竿》
禁藏母拊竿。--《管子》
竿殳之所揘畢。--張衡《西京賦》
大書一「屈」字,以兩竿夾揭之,走訴行御史台。--明·高啟《書博雞者事》
又如:立竿見影;揭竿為旗;竿木(古代藝人藉以在其上表演各種技藝動作的長竿);竿殳(竹杖);竿首(竹竿頂端);竿頭(竹竿的頂端)
通「簡」。竹簡 [bamboo script]
不離苞苴竿牘。--《莊子·列禦寇》
陽翟田望勤於竿牘……日發數十函不倦。--宋·朱彧《萍洲可談》
竿gān竹子的主幹,竹棍:竹~子。釣魚~兒。
────────────────—
竿gǎn 1.箭干。
────────────────—
竿gan 1.衣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