諦聽須諦聽,要□靈山令。
迦葉以心聞,達士宗禪定。
晝永無人深院靜。一枕春醒,猶未忺臨鏡。簾卷新蟾光射影。速忙掠起蓬鬆鬢。對景沈吟嗟沒興。薄倖不來,空把杯盤飣。休道婦人多水性。今宵獨自言無定。
混沌屯蒙如卵,昏昏默默盈空。浩然太素抱鴻蒙。一氣循環凝重。內隱真水真火,氤氳盤結如冰。中心元始造玄功。三氣齊分太定。
今與重添惺惺。只是那亙初元性。急急修持,盈盈圓滿,子細剔開周正。通玄傳令。煉鍛出、自然清靜。一顆明珠堪敬。就上揩磨精瑩。不則本師,三真共至,更有虛空賢聖。齊來俱慶。這仙子、此中前定。
月明江靜寂寥中,大家斂袂撫孤桐。
古人已矣古樂在,彷彿雅頌之遺風。
妙手不易得,善聽良獨難。
猶如優曇華,時一出世間。
兩忘琴意與己意,乃似不著十指彈。
禪心默默三淵靜,幽谷清風淡相應。
絲聲誰道不如竹,我已忘言得真性。
罷琴窗外月沈江,萬籟俱空七弦定。
玉性玉性。玉戶牢封,金門緊釘。玉房中、見個驪龐,玉虎來吞併。玉關能啟通捷徑。玉童傳宣令。玉皇天、至矣無私,玉詔令番定。
一隴以鶴名,疑是終南徑。
山靈無獻嘲,出處由來定。
玉真能唱朱簾靜。憶在雙蓮池上聽。百分蕉葉醉如泥,卻向斷腸聲裡醒。夜涼水月鋪明鏡。更看嬌花閒弄影。曲終人意似流波,休問心期何處定。
汗鑄九金神鼎,隋書小字蓮經。剛風劫火轉清冥。護守應煩仙聖。昨夢歸來帝所,今朝壽我親庭。只將此寶伴長生。談笑中原底定。
天作高山,大邦之屏。
外御其侮,王國庶定。
武夷一片閒雲,被風吹落清原頂。溪梅馥馥,飛來相傍,不嫌淒冷。瓦釜爭鳴,絲桐一曲,滿城傾聽。奈陽春未了,驪駒已駕,桐陰底、夢魂醒。何限吟箋賦筆,甚鄉心、分卻清興。鰲峰勝處,遙知風月,屬誰管領。邂逅何時,無窮事業,有窮光景。但相期、不負初心,此外分、皆前定。
飛鳴屋上鳥,入我夢中聽。
遲明月方昃,平曉風更靜。
游雲四山幕,止水萬象鏡。
身如走空塵,南北了不定。
玉性玉性。玉鎖緊嚴,金關牢釘。玉房深、百日清清,玉輝光一併。玉匙開闡通仙逕。玉門中傳令。玉童來、便許全真,玉皇宣已定。
富與貴在天,君子不謂性。
賢不肖在人,君子不謂命。
是以張月台,可疑亦可信。
修身以俟之,人定天亦定。
身稟五行正氣,此心如鑒光明。不從龜鶴問年齡。萬物有衰有盛。多謝道人著眼,我於身世常輕。任從性巧與心靈,此事從來分定。
深居謝交遊,積葉任埋徑。
澹然忘所營,為是疏懶性。
已達身本虛,寧憂室垂罄。
時於泉石間,信意成短詠。
於以寫吾情,漁樵或相命。
一皆用其真,魯魚事參訂。
猶不拘四聲,豈復疑八玻
難入時人耳,獨許山鬼聽。
生來妄想絕,禪心本清淨。
斷不重出山,此志寔先定。
牆外轆轤金並。驚夢瞢騰初剩深院閉斜陽,燕入陰陰簾影。人靜。人靜。花落鳥啼風定。
塵拂玉台鸞鏡,
鳳髻不堪重整。
綃帳泣流蘇,
愁掩玉屏人靜。
多病,多病,
自是行雲無定。
漸素景。金風勁。早是淒涼孤冷。那堪聞、蛩吟穿金井。喚愁緒難整。懊惱人人薄倖。負雲期雨信。終日望伊來,無憑準。悶損我、也不定。
葉底無風池面靜。掬水佳人,拍破青銅鏡。殘月朦朧花弄影。新梳斜插烏雲鬢。拍索悶懷添酒興。旋擷園蔬,隨分成盤飣。說與翠微休急性。功名富貴皆前定。
漢字定的釋義
定
(會意。從,從正。「正」亦兼表字音。本義:安定;安穩)
同本義,與「亂」或「動」相對 [stable;smooth and steady]
定,安也。--《說文》
靡所定處。--《詩·大雅·桑柔》
豈敢定居,一月三捷。--《詩·小雅·采薇》
昏定而晨省。--《禮記·曲禮》
以待陰陽之所定。--《禮記·月令》
天下屬安定,何故反乎?--《史記·留侯世家》
痛定思痛,痛何如哉!--宋·文天祥《指南錄·後序》
如其克諧,天下可定也。--《資治通鑒》
又如:定迭(定疊。安定,太平);定害(定攪,定虐。擾亂,擾害);定帖(穩定;安定);定昏(請晚安)
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