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人深閉門,二客來不速。
攝衣負朝暄,一笑皆捧腹。
逍遙煙中策,放浪塵外躅。
晤言或世聞,誰謂非絕俗。
一段江南綠。望依依、沙鷗起處,輞川橫幅。十里平郊人煙聚,掩映汀洲幾曲。試與問、隱君林屋。花徑竹門春窈窕,有蒼顏綠鬢人如玉。揮白羽,跨黃犢。高情遠繼巢由躅。向滄浪、濯纓垂釣,自歌還續。手種陂塘千株柳,隔斷紅塵萬斛。算獨有、漁舟來熟。待約西施同載酒,趁桃花、浪暖相追逐。尋勝地,訪遺俗。
細腰結垂窠,藏精事生育。
兒已傅翼飛,孤懸尚憑屋。
水仙脫霓裳,美實青如簇。
實盡秋房枯,眾竅存虛目。
何人得二物,妙手誇神速。
摩搓小變這,形在質為玉。
徐拾草蒲子,小大量其腹。
一種一根青,有地皆充足。
浸以西山泉,秀色遂可掬。
使我讀書捨,涼意無三伏。
常若菰蔣中,靜看江湖綠。
奉貺宜有詩,所愧計篇俗。
蓀壁辛楣芰荷屋,靜揖秋風酣聖讀。
占斷湖天拓戶封,不待詔書賜一曲。
紅塵車馬交衢術,渠肯冠霞立於獨。
滿城風雨又重陽,念子蕭疏對寒菊。
雙壺遣贈灩蛆浮,想見羈愁盡蛾伏。
高人一巢有餘地,底須駟馬駕車軸。
但得長年交酒聖,不妨一笑命騷僕。
若雲歸隱須買田,巢由嗤人未免俗。
宮中有犬桃花名,絳繒圍頸懸金鈴。
先皇為愛馴且異,指顧之間知上意。
珠簾未卷扇未開,桃花搖尾常先至。
夜靜不離香砌眠,朝饑只傍御床餧。
彩雲路熟不勞牽,瑤草風微有時吠。
無何軒後鑄鼎成,忽遺弓劍棄寰瀛。
迢迢松闕伊川上,遠愛龍輴十數程。
兩眥漣漣似垂淚,骨見毛寒頓憔悴。
萬人見者倍傷心,微物感恩猶若是。
韓盧備獵何足嘉,西旅充庭豈為瑞。
聞君奉詔修實錄,一字為褒應不曲。
白魚赤雁且勿書,願君書此懲浮俗。
古道久淪喪,世塗堪痛哭。
鸞鳳盡收聲。豺虎方擇肉。
君從東方來,求我山北谷。
君容一何臞,我發日已禿。
衰殘兩如此,寧不感心目。
又還別我去,後期難重卜。
握手臨路岐,贈言以為祝。
一祝宜強飯,二祝宜避俗。
照君顏如花,萬里度雞漉。
古今罪畫手,妍丑亂群目。
誰知漢天子,袨服自列屋。
有如公主親,尚許穹廬辱。
況乃嬪嬙微,未得當獯鬻。
奈何弄文士,太息爭度曲。
生傳琵琶聲,死對青塚哭。
向令老後宮,安得載簡牘。
一時抱微恨,千古留賸馥。
因嗟當時事,賢佞手反覆。
守道蕭傅死,效忠京房戮。
史臣一張紙,此外誰復錄。
有琴何人操,有塚何人肅。
重色不重德,聊以砭世俗。
嘉子治新園,乃在太行谷。
山高地苦寒,當樹所宜木。
群花媚春陽,開落一何速。
凜凜心節奇,惟應松與竹。
毋栽當暑槿,寧種深秋菊。
菊死抱枯枝,槿艷隨昏旭。
黃楊雖可愛,南土氣常燠。
未知經雪霜,果自保其綠。
顏色苟不衰,始知根性足。
此外眾草花,徒能悅凡目。
千金買姚黃,慎勿同流俗。
領童閒荷鋤,埋核間群木。
他人顧我笑,豈察我心曲。
我欲千樹桃,夭夭遍山峪。
山椒如錦爛,山墟若霞簇。
下照平湖水,上繞幽人屋。
清香滿鄰里,濃艷蔽林麓。
奪取武陵春,來悅遊人目。
花開復花落,知榮必有辱。
榮辱苟能齊,人人心自足。
須知我種桃,可以化風俗。
勞生分素定,大患天所辱。
時於法埃中,許我對修竹。
此君風味高,瘦骨不生肉。
煙梢墮新籜,當面變蒼玉。
風邀嘉月過,眾葉亂相觸。
寒光下照之,到地影猶綠。
誰能相從飲,莫聽人間曲。
綱響侑孤斟,洗卻一生俗。
桃源逃不徹,真境宛在目。
要令千載下,知有古風俗。
接客接客,高亦接,
低亦接,大兒穩善會傳茶,
小兒踉蹡能作揖。家人不用翦髻雲,
我典唐書充饌設。唐書典了猶可贖,
賓客不來門戶俗。
軒前疊小山,山下生新竹。
秀色逗幽光,都作軒窗綠。
公來坐其上,更置一株玉。
岸巾人亦涼,意飽不須肉。
落屑隨飛香,是中安有俗。
冉冉庭樹春,盈盈原野綠。
鳥弄晝初長,人耕雨新足。
閒時一冊書,坐對南山讀。
豈不樂吾真,淡然忘世俗。
衾裘夜宿方丈屋,風燈微茫照溪谷。
杖屨朝行百丈山,林風清泠搖佩環。
道人八十更聰明,耳邊猶愛松風聲。
風前飽食松下臥,夢裡光陰等閒過。
世間貴人多白頭,未容白首送林丘。
左足拘攣右臂緩,榮華只得傍人看。
信知佛法有天樂,掃除疾痼何須藥。
山林於我郤有因,願言築室為比鄰。
不辭棄世伴幽獨,猶恐山僧嫌近俗。
彈鋏歸來,更誰歎、有魚無肉。念良夜,向闌相對,舊歡難續。一夕乍寒秋枕夢,十年重翦西窗燭。算人生,得意待何時,蕉隍鹿。尊有酒,妻堪熟。書插架,兒能讀。傍虛簷翠雲低亞,萬竿如束。數點蒼山遙人戶,半篙春水斜穿屋。便門前,車馬寂無人,從教俗。
春風頗清識,評議登草木。
燕麥與菟葵,種種承標目。
如何桃李姿,結根滯空谷。
我將俎豆之,折洩恐不欲。
君且為此情,吾亦未免俗。
竹不可無水,有水必有竹。
彼美槃澗阿,碧鮮映澄綠。
漱石戛鳴球,拂雲森立玉。
苟得一以清,而況二吾足。
上人要心契,毋但悅其目。
物我趣不侔,亦恐難醫俗。
越絕山川遠相屬,萬壑千巖抱青綠。
臥龍一峰稱是奇,遶趾清漪如帶束。
鏡水春生鶂尾銜,稽山日暮猿聲續。
三休上與蓬萊接,登眺使人遺寵辱。
我昔東遊觀禹穴,痛飲狂歌得所欲。
上天何曾有官府,鸞鳳日日遭鞭撲。
僧坊畫壁閱幾遍,神妙難忘獨金粟。
華胥夢斷已十年,又見春風煮餳粥。
苧羅若耶固依舊,可憐雲月誰追逐。
故人淡泊出天性,鷦鷯巢林一枝足。
不肯絃歌甘筦庫,還同市門隱梅福。
惟應用下小叢歌,尚有哀音傳舊俗。
晚天清楚,掃太虛纖翳,涼生江曲。四顧青冥天地闊,惟有殘霞孤騖。山氣凝藍,汀煙引素,竦竦浮群木。白蘋風定,波澄萬頃寒玉。時有一葉漁舟,收綸垂釣,來往何幽獨。短髮蕭蕭襟袖冷,便覺都無袢褥。曳杖歸來,夜深人悄,月照鱗鱗屋。籐床一枕,迥然清夢無俗。
漢字俗的釋義
俗
(形聲。從人,谷聲。習俗是人的行為,所以從人。本義:風俗)
同本義(長期形成的禮節、習慣) [custom]
俗,習也。--《說文》
六曰以俗教安。--《周禮·大司徒》
入國而問俗。--《禮記·曲禮》
循俗未足多也。--《淮南子·泛論》
俗主虧情。--《呂氏春秋·情慾》。註:「凡君也。」
移風易俗,天下皆寧。--《荀子·樂論》
亦不敢服垢弊以矯俗干名,但順吾性而已。--宋·司馬光《訓儉示康》
淫侈之俗日日以長,是天下之賊也。--漢·賈誼《論積貯疏》
又如:風俗(風,指一時普遍流行的風氣;俗,指長期形成的禮節、習慣);習
俗su
⒈風俗:土~。移風易~。
⒉民間的,習見的,大眾化的:~語。通~易懂。
⒊低級趣味的,令人討厭的:~套。庸~。鄙~。
⒋指未出家的人,以區別於出家的佛教徒:凡夫~子。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