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望汝,勳業濟時。
縱得入侍,朝夕論思。
欲供子職,何如在茲。
人能盡孝,忠豈遠而。
越人傳楚俗,截竹競縈絲。水底深休也,日中還賀之。
章施文勝質,列匹美於姬。錦繡侔新段,羔羊寢舊詩。
但誇端午節,誰薦屈原祠。把酒時伸奠,汨羅空遠而。
讀萬卷行萬里,酌一杯題一詩。
頹齡如此如此,豪氣已而已而。
木其榮矣,繁霜瘁之。
靜言思之,中心愴而。
作解之德,形聲一兮。
爰展獻侑,酌則三兮。
我興有假,雲胡有私。
下土是冒,庶其遠而。
作解之德,形聲一兮。
爰展獻侑,酌則三兮。
我興有假,雲胡有私。
下土是冒,庶其遠而。
俟我於著乎而。
充耳以素乎而,尚之以瓊華乎而。
俟我於庭乎而。
充耳以青乎而,尚之以瓊瑩乎而。
俟我於堂乎而。
充耳以黃乎而,尚之以瓊英乎而。
暮之春兮雍雍熙熙,堯裳兮舜衣。
五弦之琴兮一夔,曾不知結繩與秉鉞兮何時,
瞻言千載兮忽焉其遠而。
堯任舜禹,聖化日熙。
二臣至德,惟堯克知。
明良胥會,徵庸弗疑。
佐命垂統,股肱綱維。
行堯之道,蚤夜孳孳。
上齊七政,大錄萬幾。
與人為善,念茲在茲。
舉相去凶,咨牧授時。
執德於心,其化若馳。
洪水滔天,浩浩無涯。
下民昏墊,荒度為宜。
乃乘四載,奠決刊隨。
櫛風沐雨,手胼足胝。
四海會同,九澤具陂。
誕敷文德,帝命是祗。
翔泳鹹若,鳳皇來儀。
堯嘉厥功,翕受敷施。
同聲相應,百僚師師。
是知官人,安危之基。
用賢則安,用佞則危。
惟彼陶唐,百工允釐。
後世有述,先天弗違。
能賞能禪,纘承伏犧。
為民之極,黃收純衣。
明並日月,照臨無私。
不言而治,端拱無為。
民無能名,蕩蕩巍危
惟天為大,惟堯則之。
先聖斯言,當深致思。
或未之思,室是遠而。
漢字而的釋義
而
(象形。小篆字形,像鬍鬚形。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內外兩層,外層像兩腮的鬍子,內層象生在嘴下的鬍子。「而」是漢字部首之一。本義:頰毛) 同本義 [bristles on the jaws]
而,頰毛也。--《說文》
而
從古沿用下來的連詞,可連接詞、短語和分句,表示多種關係 [and;furthermore;moreover;but also;into the bargain;if;in case;however]
表示並列關係
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唐·柳宗元《捕蛇者說》
表示遞進關係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荀子·勸學》
表示承接關係
余方心動欲還,而大聲
而 er
1〈古〉你;你的:余知~無罪也。(《左傳·昭公二十年》)、必欲烹~翁。(《史記·項羽本記》)
2表示並列、轉折、順接等:國富~兵強、知一~不知二。
────────────────—
而neng 1.能夠。 2.能力,才能。 3.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