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雲橫蜀棧,胡馬出巴陵。
岳陽三伏正炎蒸,爽氣淒風見未曾。
白浪蹴天樓欲動,當時恨不到黃陵。
漢家七葉鍾陽九,澒洞風埃昏九有。
南國潢池正弄兵,北沽門戶仍飛牡。
倉皇萬乘向金微,一去宮車不復歸。
提挈嗣皇綏舊服,萬幾從此出宮闈。
東朝淵塞曾無匹,西宮才略稱第一。
恩澤何曾逮外家,咨謀往往聞溫室。
親王輔政最稱賢,諸將專征捷奏先。
迅歸欃搶回日月,八方重睹中興年。
聯翩方召升朝右,北門獨對西平手。
因治樓船鑿漢池,別營台沼追文囿。
西直門西柳色青,玉泉山下水流清。
新錫山名呼萬壽,舊疏河水號昆明。
昆明萬壽佳山水,中間宮殿排雲起。
拂水迴廊千步深,冠山傑閣三層峙。
磴道盤行凌紫煙,上方寶殿放祈年。
更栽火樹千花發,不數名珠徹夜懸。
是時朝野多豐豫,年年三月迎鑾馭。
長樂深嚴苦敝神,甘泉爽塏宜清暑。
高秋風日過重陽,佳節坤成啟未央。
丹陛大陳三部伎,玉卮親舉萬年觴。
嗣皇上壽稱臣子,本朝家法嚴無比。
問膳曾無賜坐時,從游罕講家人禮。
東平小女最承恩,遠嫁歸來奉紫宸。
臥起每偕榮壽主,丹青差喜繆夫人。
尊號珠聯十六字,太官加豆依前制。
別啟瓊林貯羨餘,更營玉府蒐珍異。
月殿雲階敞上方,宮中習靜夜焚香。
但祝時平邊塞靜,千秋萬歲未渠央。
五十年間天下母,後來無繼前無偶。
卻因清暇話平生,萬事何堪重回首。
憶昔先皇幸朔方,屬車恩幸故難量。
內批教寫清舒館,小印新鐫同道堂。
一朝鑄鼎降龍馭,後宮髯絕不能去。
北渚何堪帝子愁,南衙復遘丞卿怒。
手夷端肅反京師,永念沖人未有知。
為簡儒臣嚴諭教,別求名族正宮闈。
可憐白日西南駛,一紀恩勤付流水。
甲觀曾無世嫡孫,後宮並乏才人子。
提攜猶子付黃圖,劬苦還如同治初。
又見法宮馮玉幾,更勞武帳坐珠襦。
國事中間幾翻覆,近年最憶懷來辱。
草地間關短轂車,郵亭倉卒蕪萎粥。
上相留都樹大牙,東南諸將奉王家。
坐令佳氣騰金闕,復道都人望翠華。
自古忠良能活國,於今母子仍玉食。
宗廟重聞鐘鼓聲,離宮不改池台色。
一自官家靜攝頻,含飴無異弄諸孫。
但看腰腳今猶健,莫道傷心跡已陳。
兩宮一旦同綿惙,天柱偏先地維折。
高武子孫復幾人,哀平國統仍三絕。
是時長樂正彌留,茹痛還為社稷謀。
已遣伯禽承大統,更扳公旦覲諸侯。
別有重臣升御榻,紫樞元老開黃閣。
安世忠勤自始終,本初才氣尤騰踔。
複數同時奉話言,諸王劉澤號親賢。
獨總百官居塚宰,共扶孺子濟艱難。
社稷有靈邦有主,今朝地下告文祖。
坐見彌天戢玉棺,獨留末命書盟府。
原廟丹青儼若神,鏡奩遺物尚如新。
那知此日新朝主,便是當時顧命臣。
離宮一閉經三載,綠水青山不曾改。
雨洗蒼苔石獸閒,風搖朱戶銅蠡在。
雲韶散樂久無聲,甲帳珠簾取次傾。
豈謂先朝營楚殿,翻教今日恨堯臣。
宣室遺言猶在耳,山河盟誓期終始。
寡婦孤兒要易欺,謳歌獄訟終何是。
深宮母子獨淒然,卻似灤陽游幸年。
昔去會逢天下養,今來劣受厲人憐。
虎鼠龍魚無定態,唐侯已在虞賓位。
且語王孫慎勿疏,相期黃發終無艾。
定陵松柏郁青青,應為興亡一拊膺。
卻憶年年寒食節,朱侯親上十三陵。
骨清年少眼如冰,鳳羽參差五色層。
天上麒麟時一下,人間不獨有徐陵。
病余顧影瘦崚嶒,閱歲無過白髮增。
天與聰明減癡福,年侵衰老惜友朋。
尋梅廢苑霜穿屨,聽雁寒窗雪灑燈。
追憶舊遊如昨日,想君夜夢到西陵。
哭得愁雲轉不晴,山風吹淚欲成冰。
兩年不過西州路,今日來登下馬陵。
一葉寄津口,怒濤安可乘。
朝風占酒旆,夜爨乞漁燈。
牛渚逢新月,秦淮想結冰。
故人它夕夢,歌吹滿金陵。
酒清香藹夜搊箏,弦上涼生六月冰。
但許風流擅南館,不教飛夢繞西陵。
我樂我神,簋俎腥饔。
日神之還,西土是宮。
於蕃禽魚,於衍草木。
富我藪孫,滋我高陵。
雞樹煙含瑞氣凝,鳳池波待玉山澄。
國人久倚東關望,擬築沙堤到廣陵。
本無謀略強談兵,每愧臨邊病未能。
筋力豈知猶可喜,一鞍千里到江陵。
天書遠召滄浪客,幾度臨歧病未能。
江海茫茫春欲遍,行人一騎發金陵。
月照高樓彈玉箏,泠泠飛峽瀉寒冰。
羈人一聽陽春曲,不畏秋風客秣陵。
北方有大井,深潛幾萬尋。
煎為東阿膠,瑩徹如球琳。
持此一寸微,可救千丈渾。
世道一以濁,貪風方襄陵。
秋山無樹故崚嶒,幾度支筇未忍登。
荒路行愁逢牧馬,舊交老漸變高僧。
鐘樓自吼南朝寺,佛塔還燃半夜燈。
莫向雨花台北望,寒雲黯淡是鍾陵。
甫出車延玉座傾,黃金無復贖娉婷。
騷人更望胡人返,不識松楸拱渭陵。
蕭蕭暗葉鳴秋雨,淅淅窗風戰客燈。
世味飽諳心已老,不煩潘鬢強侵陵。
千門市火亂漁燈,銜尾官艘也系罾。
崖屋乍隨春漲徙,灘舟專候早潮升。
清時閭左衣形緩,儉歲江東米價增。
從客諱言新入洛,自稱前度到金陵。¤
玉體今何所,遺墟夕靄凝。
寶衣銷野磷,碧瓦蔓溝籐。
成戾崩年謚,恭仁葬後稱。
千秋同一毀,不獨漢唐陵。
佳人遽成古,冰魂喚不譍。
料得冥冥中,憐我身如僧。
松間一太息,樹吼蒼雲崩。
幽愁積如山,心上一層層。
成連與瓠巴,枯骨悲荒陵。
漢字陵的釋義
陵〈名〉
(形聲。從阜,表示與地形地勢的高低上下有關。夌聲。本義:大土山)
同本義 [high mound]
陵,大阜也。--說文》
如山如阜,如岡如陵。--《詩·小雅·天保》
殽有二陵焉。--《左傳·僖公三十二年》
陵阜陸墐。--《國語·齊語》
鴻漸於陵。--《易·漸卦》
古陵蔚起。--《聊齋誌異·促織》
又
循陵而走。
又如:陵谷(山嶺和深谷);陵谷變遷(高山深谷變換位置。比喻世事變化);陵丘(後高前低平的大丘);陵居(居住在高陵地區);陵隰(山陵和低濕之地);陵阿(山陵);陵衍(高而廣的丘陵地)
引申指帝王陵墓 [mausoleum]
樂游原上望
陵ling
⒈大土山:丘~。〈引〉墳墓:中山~。十三~。
⒉升,登:~重山。
⒊乘,凌駕:勇氣~雲。
⒋侵犯,欺侮。
⒌嚴峻,嚴密。
⒍[陵遲][陵夷]衰落。
⒎[陵園]陵墓為主的園林。
⒏[陵谷]高低地勢的變動。〈喻〉世事變遷。
⒐[陵替]
1綱紀廢弛。
2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