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顧來享,記成樂備。
靈馭翩翩,雲行雨施。
八萬四千唯兩臂,三十二應無來往。
悲觀一切造諸業,慈觀諸業熾然祝
清淨觀時無本根,幻影重重蒙古佛。
有能出世自觀音,即受老翁無畏施。
三伏暑可畏,貧富方共之。
雨忽兼飄風,涼與清氣隨。
一餉滌炎暍,萬里失蒸炊。
大哉天地德,好生常所施。
巨魚縱大壑,遂性似乘時。奮躍風生鬣,騰凌浪鼓鰭。
龍攄回地軸,鯤化想天池。方快吞舟意,尤殊在藻嬉。
傾危嗟幕燕,隱晦誚泥龜。喻士逢明主,才猷得所施。
舉世何人肯自知,須逢精鑒定妍媸。
若教嫫母臨明鏡,也道不勞紅粉施。
七十古雲稀,公忠況未衰。
言常思悟主,老更惜明時。
雪發丹心被,君恩寶劍知。
如何天不憖,直道竟何施。
青山是處鎖蛾眉,日日湖邊有別離。
卻怪煙波三萬頃,扁舟只許載西施。
長江行不盡,帝裡到何時。
既得涼風便,休將艣棹施。
箋云:陰陽初感處,天地未分時。
言語既難到,丹青何處施。
牆頭紅旆醉僛僛,大將防江出六奇。
我自中原行鐵馬,他時此物不勞施。
少伯曾居此,螺紋吐彩比。
一奩秋鏡好,猶可照西施。
嬌紅淡粉逞春姿,好手移來一兩枝。
見說此花三十種,只消莫畫醉西施。
一生已分阻長饑,輕薄羞隨造化兒。
遠寄微言作君壽,無鹽何敢突西施。
德誠已有奚容力,假偽非由力莫為。
若使桓文居萬里,不知功效竟何施。
山藏白虎雲藏寺,池上老梅枝,洞庭歸興,香柑紅樹,鱸銀絲,白家池館,吳宮花草,可似當時,最憐人處,啼鳥夜月,猶怨西施。
接戰春來苦,孤城日漸危。合圍侔月暈,分守若魚麗。
屢厭黃塵起,時將白羽揮。裹瘡猶出陣,飲血更登陴。
忠信應難敵,堅貞諒不移。無人報天子,心計欲何施。
惟國之法,燁燁其垂。
使爾知避,豈欲爾施。
山藏白虎雲藏寺,池上老梅枝。洞庭歸興,香柑紅樹,鱸膾銀絲。白家池館,吳王花草,長似坡詩。可人憐處,啼鳥夜月,猶怨西施。
布帛精粗任土宜,疲人識信每先期。
明朝別後無他囑,雖是蒲鞭也莫施。
鵝肫盪口好荼綍,朗秀嬌人醉玉姿。
卻似鑒湖秋月白,紗浣石上見西施。
漢字施的釋義
施
(形聲。從,也聲。本指旗幟)
旗飄動 [wave]
旖施,柔順搖曳之貌。--《說文》朱駿聲通訓定聲
施,旗貌。--《說文》
旖旎(施)從風。--《史記·司馬相如傳》。索隱:「猶阿那也。」
假借為「吔」。給,給予。引申為施捨 [give]
施,予也。--《廣雅》
德施普也。--《易·乾》。釋文:「與也。」
施其功事。--《周禮·內宰》。註:「賦也。」
齊侯好示務施。--《國語·晉語》。註:「惠也。」
旅有施捨。--《左傳·宣公十二年》
王施捨不倦。--《左傳·昭公十九年》
留待作遺施,於今無會圖。--《玉台新詠·古詩為焦
施shī
⒈實行,展示,發揮:~行。~展。~工。把本領~出來。
⒉用上,加上:~用。~肥。略~丹粉。
⒊給予:~禮。~遺(遺:贈送)。
⒋[施捨]舊時指將財物送給窮人或出家人,多是剝削階級的偽善行為。又是迷信者為免除所謂的"禍祟"而做的事。
────────────────—
施yi 1.邪。 2.謂太陽西斜。 3.逶迤斜行。 4.大尺名。
────────────────—
施yi 1.延續;延伸。 2.移易;改變。
────────────────—
施shǐ 1.棄置,忘卻。 2.解除。 3.寬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