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春有一草。
綠花復垂枝。
雲是忘憂物。
生在北堂陲。
飛飛雙蛺蝶。
低低兩差池。
差池低復起。
此芳性不移。
飛蝶雙復只。
此心人莫知。
三月春歸未是歸,綠陰端的勝花時。
絕憐首夏清和句,一字其間幾個知。
叢林百丈有清規,特設堂安老病師。
隱幾虛心還自照,炷香孤坐絕他思。
妙窮正念空三世,淨洗余昏月一墀。
底意欲從何處問,毗耶居士飽相知。
詩與時投未救饑,君詩況復不投時。
紛紛噲等揶揄甚,堇堇顏徒從臾之。
雅頌國風歸雋永,簞瓢陋巷付讎夷。
更充以易卒忘物,與自然游了不知。
四月旱火坤西維,湫潭百丈滄江湄。
潭中老龍帝所御,偃蹇不任世俗羈。
招呼頻費香火誠,去則甚速來何遲。
炎官火傘日輪午,一塵不動天琉璃。
火光之中興白霧,風伯鼓鞴雷奮椎。
黑雲壓城白晝暝。倒瀉銀漢傾天池。
帝敕九烏以震死,血飽龍吻紛淋漓。
再拜謂龍曷少霽,龍與我職均有司。
商霖儻可通帝夢,正直炯炯唯龍知。
皮毛非實相,四大擬奚為。
悟即真空法,愚迷自不知。
山空水繞籬,幾日此棲遲。采菊頻秋醉,留僧擬夜棋。
桂陰生野菌,石縫結寒澌。更喜連幽洞,唯君與我知。
自樂魚鳥性,寧求農牧資。淺深愛巖壑,疏鑿盡幽奇。
雨花相助好,鶯鳴春草時。種蘭入山翠,引葛上花枝。
風露拆紅紫,緣溪復映池。新泉香杜若,片石引江蘺。
宛謂武陵洞,潛應造化移。杖策攜煙客,滿袖掇芳蕤。
蝴蝶舞留我,仙雞閒傍籬。但令黃精熟,不慮韶光遲。
笑指雲蘿徑,樵人那得知。
帝舸頻催發,初開水殿時。
蒼龍出海國,紫鳳浴天池。
奪錦星橋斷,穿楊月樹披。
於今芳塢閉,聞自內家知。
東來珠履與旌旗,前者登朝亦一時。
竹馬迎呼逢稚子,柏台長告見男兒。
花飄舞袖樓相倚,角送歸軒客盡隨。
獨有賤夫懷感激,十年兩地負恩知。
紛紛紅紫洩天機,已是山城春半時。
顧我逢花須泥飲,高情難許俗人知。
我與二三子,策名在京師。
官小無職事,閒於為客時。
沉沉道觀中,心賞期在茲。
到門車馬回,入院巾杖隨。
清和四月初,樹木正華滋。
風清新葉影,鳥戀殘花枝。
向夕天又晴,東南余霞披。
置酒西廊下,待月杯行遲。
須臾金魄生,若與吾徒期。
光華一照耀,殿角相參差。
終夜清景前,笑歌不知疲。
長安名利地,此興幾人知。
建瓴敗屋方傾雨,垂罄空囊正念饑。
漸見炊煙多笑語,可憐僮僕太無知。
屺岵登來步步悲,百年空有淚雙垂。
淒淒葉落秋風曉,寂寂燈昏夜雨時。
庭院每驚攜杖履,羹牆長見畫容儀。
遙瞻檻外遺蹤在,料得尋常只自知。
幽房寂寞時,香散輕褂衣。
可憐夜永不成寐,苦恨春殘猶未歸。
歸來一見伸修眉,寶柱新聲逐調移。
多少相思說不盡,淚滿玉壺著自知。
元帝齋宮納弁兒,阿嬌金屋篡歌姬。
披香博士多才學,劉氏家傳有未知。
門前溪水欲平堤,謾著漁竿淺處垂。
晴雨每關憂國念,豐凶端欲問人知。
瓊花繚亂玉塵飛。滿長堤。擁柴扉。暖焙窗明,安用繡簾幃。夜靜雲收銀鑒滿,看雪月,斗光輝。季冬真瑞古今奇。助寒威。顯豐期。感動詩人,魂魄入希夷。謝女多才詠不盡,留與俺,道人知。
倦客江湖返,書生畎畝思。
古來惟即墨,世上幾仇池。
八表煙霾隔,三春草木衰。
交遊消息斷,存沒杳難知。
燕子樓台人寂寂,榴花庭院日熙熙。
枝頭添翠鶯先覺,葉底銷紅蝶未知。
漢字知的釋義
知
(會意。小篆字形,從口矢。段玉裁:「識敏,故出於口者疾如矢也。」意思是:認識、知道的事物,可以脫口而出。本義:知道)
同本義 [know]
知,識也。--《玉篇》
知汝遠來應有意。--唐·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心徹為知。--《莊子·外物》
留侯曰:「陛下不知乎?此謀反耳。--《史記·留侯世家》
不知何氏女。--《後漢書·列女傳》
又
日知基所亡。
汝亦知射。--宋·歐陽修《歸田錄》
不知幾千里。--清·彭端淑《為學一首示子侄》
知其不可而為之。--清·梁啟超《譚嗣同傳》
又如:知不到(不知道);知風(知道情況
知zhī
⒈曉得,明瞭:~曉。~道。~己~彼。
⒉使知道:通~。告~。
⒊感覺,認識到:~覺。
⒋見識,學識,學問:~識。求~。真~。
⒌瞭解:相~。〈引〉相親:新~。~己。~音。~心人。
⒍主持,主管:~縣、~事(舊時指縣長)。
⒎〈古〉通"智"。聰明,智慧。
⒏[知遇]被賞識和重用。
⒐[知情]知道案情或事情的底細:~情人。
────────────────—
知zhi 1.聰明;智慧。 2.姓。春秋時晉有知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