闔閭塚上見新城,無復遊人載酒行。
山雉聽經依塔影,樹鴉爭食亂鐘聲。
劍池龍去泉空冽,茶灶僧閒火獨明。
我欲投簪營小隱,佛香終日祝昇平。
倦憎秋暑熾,閒喜雨餘清。
個個螢相照,娟娟月獨明。
濕蝸粘壁死,寒草上階生。
吟詠徒愁思,嗚咽不得平。
老覺人間萬事輕,不妨閒處得閒行。
西山鳥沒暮雲合,南浦堤平春水生。
孤操不渝無鶴怨,淡交耐久有鷗盟。
先民幸處吾能勝,生長兵間老太平。
隔日猶能喚女兄,兒於孝友殆天成。
直須見汝蓮花上,才得胸中一點平。
龍河再鎮感皇情,倡道從來屬老成。
睹史夜摩皆聽法,震丹竺國總知名。
日邊華構開金剎,海上孤峰見赤城。
寶掌有符重應記,虛空同壽祝昇平。
曉帆疊疊飛,夜櫓連連鳴。
貪吏誡守廉,饑民蘇念生。
岸花有異態,沙鳥無嬌聲。
錢塘太守賢,好共致昇平。
英妙魯諸生,趨庭肯計程。
所思官捨遠,不憚鬼方行。
前渡清湘水,先聞苦竹聲。
動人猿狖嘯,勸客鷓鴣情。
雜處風隨異,夷居語未明。
天低莊蹻壘,山隘武侯營。
庶卉惟分色,昆蟲莫辨名。
祥龜符赤寨,天馬濯龍坑。
入貢來馴象,臨流想石鯨。
幾年方偃革,無事習佳兵。
漸化諸酋俗,新安六詔城。
一人今有慶,孤旅夜無驚。
重鎮須公等,修塗荷太平。
落日淮陰道,人傳漢將名。
懸知三旅盡,安用一軍驚。
赫奕飛龍佐,逡巡走狗烹。
英雄空廟貌,千古恨難平。
山中有草名長生,丹砂可死金可成。
服之刀圭齒發換,要看東封告太平。
樓上鼕鼕初發更,斷雲收雨旋成晴。
市橋新漲搖燈影,驛路殘泥壯屐聲。
闤闠變遷非曩日,情懷牢落感餘生。
高秋病起猶能醉,剩買官醅樂太平。
水國過冬至,風光春已生。
梅如相見喜,雁有欲歸聲。
老去書全懶,閒中酒愈傾。
窮通付吾道,不復問君平。
繫馬著堤柳,置酒臨魏城。
人賢心故樂,地曠眼為明。
十年風煙散,邂逅集此亭。
悲歡更世故,談話及平生。
折腰督郵前,勉強不見情。
世味曾淡薄,心源留粹精。
晴雲有高意,闊水無湍聲。
誰言王安豐,定識阮東平。
身向雲山那畔行。北風吹斷馬嘶聲。深秋遠塞若為情。
一抹晚煙荒戍壘,半竿斜日舊關城。古今幽恨幾時平。
玉籐新月照雙明,便覺梅天暑溽輕。
兩屋清風交□影,一團和氣壽家聲。
肯陪醉興林游暢,更喜騷懷草夢成。
向上路頭須努力,蓆門元不困陳平。
荒村倚廢營,投宿旅魂驚。斷雁高仍急,寒溪曉更清。
昔年嘗聚盜,此日頗分兵。猜貳誰先致,三朝事始平。
莫把阿膠向此傾,此中天意固難明。解通銀漢應須曲,
才出崑崙便不清。高祖誓功衣帶小,仙人占斗客槎輕。
三千年後知誰在,何必勞君報太平。
今朝天景清,秋入晉陽城。露葉離披處,風蟬三數聲。
那言苦行役,值此遠徂征。莫話心中事,相看氣不平。
睡覺初聞雞一鳴,披衣危坐待窗明。
殘軀已向閒中老,癡夢猶尋熟處行。
南北迢迢悲往事,古今莽莽歎浮生。
伯倫一鍤君休笑,塚象祁連亦已平。
數版小橋橫晚晴,兩行古木弄春榮。
不知多少夜來雨,水到岸頭渾欲平。
謬因文字立虛名,寓直金鑾冒寵榮。
兩度黜官誰是援,二毛侵鬢自堪驚。
宮花謾役春來夢,山蕨聊供醉後羹。
身外浮華盡閒物,不將窮達問君平。
漢字平的釋義
平〈形〉
(指事。小篆字形, 從於, 從八。「於」是氣受阻礙而能越過的意思, 「八」是分的意思, 氣越過而能分散, 語氣自然平和舒順。本義: 語氣平和舒順)
同本義 [gentle;mild;quiet]
平,語平舒也。--《說文》
終和且平。--《詩·小雅·伐木》
神氣乃平。--《素問·調經論》
又如:平典(和平典雅);平度(平和的法度);平氣(平和之氣);平遠(謂性情平和,胸襟遠大);平愉(平和愉悅);平睦(猶平和)
平坦,沒有高低凹凸 [flat;level]
土治曰平,水治曰清。--《詩·小雅·黍苗》傳
平,正也。--《廣韻》
地愛其平。--《淮南子·本經》。注
平ping
⒈不傾斜,無凹凸,無高低起伏:~坦。~原。~面。水~如鏡。
⒉均等,公正:~均。公~。~等。~分秋色。
⒊普通,經常:~淡。~凡。
⒋安定,寧靜:~安。~靜。太~。心~氣和。
⒌使平:削~。鏟~。~亂。~整土地。
⒍〈古〉通"評"。評議。
⒎[平聲]漢語四聲之一。普通話的~聲分陰~和陽~兩類:陰~聲調高而平;陽~聲調向高揚起。
⒏[平白]無緣無故。
⒐[平民]老百姓。
⒑[平明]天亮的時候。
⒒[平行]
1不相隸屬,地位相等:~行單位。
2數學名詞。兩個~面、或一個~面上的兩條直線、或一條直線與一個~面,永不相交:~行四邊形。
────────────────—
平pian 1.辨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