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江人唱《浪淘沙》,月上梧桐影未斜。
客到潯陽談往事,青衫無淚濕琵琶。
隔闊已經歲,相逢不置辭。
情如淡交久,處士合吟詩。
隔雲烽火山河舊,列土旌旗雨露深。
隔窗冷吹嘯疏篁,頹雲逼月色無光。
南鄰昨歌今日哭,訣另未永相思長。
我今與之正同調,無錐能直九迴腸。
嗚呼二歌兮歌再曲,唧唧悲音斷還續。
隔山望危石,老面凜如鐵。
路回兩屏開,見此高嵽嵲。
偉哉名公卿,峨冠會朝列。
又如鼓迅霆,玄雲助擊烈。
癡陰不作雨,空翠襲冰雪。
野水不知源,繞徑幾萬折。
子長直愛奇,萬里探禹穴。
我家甬水東,扁舟輕入越。
竊此半日閒,到處輒清絕。
傳聞古洞天,瓊台照金闕。
神仙杳難問,一笑山石裂。
相逢客路中,翻手數年別。
勝地更躋攀,莫厭屐齒折。
隔岸桃花紅未半。枝頭已有蜂兒亂。惆悵武陵人不管。清夢斷。亭亭佇立春宵短。
隔一濤江路豈遙,躊躇不覺欲魂銷。
寄書勿遣過三日,發渡何曾無兩潮。
睡少不關茶作祟,愁多卻賴酒時澆。
柯橋西畔斜陽岸,誰為離人惜柳條?
隔花翻曲月臨牆,欲覓知音懶斗妝。
撥盡相思不成調,御溝流水亂人腸。
隔岸紅塵忙似火,當軒青嶂冷如冰。
烹茶童子休相問,報道門前是衲僧。
隔岸紅塵忙似火,當軒青嶂冷如冰。
烹茶童子休相問,報道門前是衲僧。
隔坐應須賜御屏,盡將仙翰入高冥。文章舊價留鸞掖,
桃李新陰在鯉庭。再歲生徒陳賀宴,一時良史盡傳馨。
當時疏廣雖雲盛,詎有茲筵醉綠醽。
隔日春先立,崇朝歲始除。
去來身不定,好惡夢皆□。
□□千山外,舟車一月餘。
豈真休客擔,猶□□家書。
隔浦娟娟古佛廬,幾回欲去更踟躇。
欲誇柳氏元和腳,要問隋僧智果書。
見說交情多雋達,每慚識面尚生疏。
山頭紅葉知無限,可許閒人暫寓居。
隔戶語春鶯。才掛簾兒斂袂行。漸見凌波羅襪步,盈盈。隨笑隨顰百媚生。著意聽新聲。儘是司空自教成。今夜酒腸還道窄,多情。莫放籠紗蠟炬明。
隔戶聞來屐,移燈坐對床。
澄心披樂霧,點鬢訝吳霜。
便欲開棋局,還思減藥囊。
天涯故人少,且願駐飛航。
隔江招手見高亭,來謁嵩溪聽水聲。
縱是遠公今不出,也須強起送淵明。
隔浦愛紅蓮,
昨日看猶在。
夜來風吹落,
只得一回采。
花開雖有明年期,
復愁明年還暫時。
隔政代君侯,多慚跡令猷。山光來戶牖,江鳥滿汀洲。
雅韻徵朝客,清詞寫郡樓。至今謠未已,注意在洋州。
隔日猶能喚女兄,兒於孝友殆天成。
直須見汝蓮花上,才得胸中一點平。
隔年芳信,要同衾元夕。
比及歸時小寒食。
悵鴨頭船返,桃葉江空,端可惜誤了蘭期初七。
易求無價寶,惟有佳人,絕世傾城再難得。
薄命果生成,小字親題,認點點淚痕猶裛。
怪十樣蠻箋舊曾貽,只一紙私書,更無消息。
漢字隔的釋義
隔
(形聲。從阜,鬲聲。從「阜」,表示與地勢高低上下有關。本義:阻隔、遮斷)
同本義 [separate;impede;cut off;partition]
隔,障也。--《說文》
右有隴坻之隘,隔閡華戎。--《文選·張衡·西京賦》
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又如:把一間房隔成兩間;隔越(阻隔,隔絕);隔礙(阻隔。即隔越)
間隔;距離 [at a distance from;after or at an interval of]
隔了七八年,雖模樣兒出脫的齊整,然大段未改,所以認得。--《紅樓夢》
又如:隔涉(遠隔);隔三差五(每隔不長;時常);隔岸(河的對岸);隔了這麼多
隔ge
⒈攔斷,互不接觸,分開:~離。~開。~靴搔癢(〈喻〉不中肯,不貼切,徒勞無功)。
⒉相間,距離:~牆。間~。相~十里。
⒊[隔膜]
1不知曉,外行:這項技術,我實在~膜。
2也作〔隔閡〕。彼此之間情意不通,各人心中存有意見:他倆有~閡。
3也作[膈膜],又叫"橫~膜"。體腔中分隔胸腔和腹腔的肌肉筋膜組織。
⒋ [隔離]使互相不接觸,斷絕往來:~離病房。
────────────────—
隔jī 1.敲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