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子幡然別,何人伴寂寥。
相從非世道,獨去是寒朝。
目送孤帆遠,魂隨曉浪消。
重來須定約,莫待隔江招。
之子胸中不外營,軒亭水到自渠成。
詞章妙處窺騷雅,師友平生祗弟兄。
元凱一門兼眾美,夷齊千古擅雙清。
新詩有贈不知服,衰拙如余盍負荊。
之子尤謙抑,親曾奉酒卮。
懷才嗟未用,抱疾竟難知。
歲暮風霜慘,天寒草木萎。
壯年今已矣,慷慨有餘悲。
之子官何處?湖流一舸通。
汀洲瑽影外,城郭水光中。
夜泛苕溪月,春吟若下風。
若逢陳太守,為報各衰翁。
之子游何許,平州更玉州。
山川稱勝絕,幕府信風流。
翠巘寒逾秀,金蓮夜不收。
天涯念鄉國,少上仲宣樓。
之子趣裝歸,占黃已在眉。
彫蟲觀暇日,薦鶚信秋期。
喜有傳衣缽,慚無助鼓旗。
捷書來報我,端的菊花時。
之調水符欺謾久成俗,關市有契繻。
誰知南山下,取水亦置符。
古人辨淄澠,皎若鶴與鳧。
吾今既謝此,但視符有無。
常恐汲水人,智出符之餘。
多防竟無及,棄置為長吁。
之子貫東牟,青衫試宦游。
顛非小賀比,爽自阿戎流。
未即芸香拜,俄先瓜戍秋。
孤蓬別夜思,霜月滿滄洲。
之子金山去,梅天霧氣沉。
海風吹浪急,江雨入樓深。
火盡無茶味,更長過燭心。
明朝好晴色,應是寄新吟。
之乎者也,衲僧鼻孔,
大頭向下。若也不會,
問取東林王大姐。
之徑縈紆略彴橫,松風和作步虛聲。
泉流珠玉千年潤,山作靈丹九轉成。
瓊館向曾迎帝輦,冰銜今尚帶朝纓。
若非憫世天留與,那得華胥夢也清。
之綱之紀,允文允武。
荊舒是懲,四方無侮。
之子適所遇,愛此山林居。
禪心庭下樹,仙訣枕中書。
溪明暑醉後,洞暗春遊初。
逢痾藥籙補,得意琴聲徐。
人生隨樂住,世事與閒疏。
勿用掛雲網,孤鴻翔太虛。
之子問伊川,伊川已春色。
綠芷雜芳浦,青溪含白石。
山阿昔留賞,屐齒無遺跡。
惟有巖桂花,留芳待歸客。
之子之東洛,囊中有偈新。紅塵誰不入,獨鶴自難親。
定鼎門連岳,黃河凍過春。憑師將遠意,說似社中人。
之乎者也,雪月風花。
頭面各別,事同一家。
之子交遊柳與劉,朅來聲聞水東流。
縣知此去居三館,可但當年記九丘。
滄海狎鷗猶好在,紅塵沒馬肯回不。
短篇為寄章泉老,莫聽浮沉付石頭。
之子榮親志,長纓萬里歸。
如何晝錦地,不見老萊衣。
誰謂松難老,俄成露易晞。
平生三斧樂,空使雨心違。
之子敷王澤,迢迢蜀棧東。
頒條有餘刃,對酒與誰同。
身占賢良籍,家傳道德風。
遠民思靜理,即此是陰功。
之死靡他志,天乎不諒人。
嫠孤蓬在首,艱苦棘成薪。
晚福容千指,心空滅六塵。
平生貞烈意,終作坐忘身。
漢字之的釋義
之
(會意。像艸過屮。枝莖益大。本義:出,生出,滋長)
同本義 [grow]
之,出也。像艸過屮,枝莖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說文》
如語焉而未之然。--《禮記》。俞樾平議:「此之字乃其本義。未之者,未出也。」
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go to;leave]
之,適也。--《廣雅》
自伯之東。--《詩·衛風·伯兮》
之沛公軍。--《史記·項羽本紀》
之虛所賣之。(「虛」同「墟」)--唐·柳宗元《童區寄傳》
佯狂不知所之者。--明·張溥《五人墓碑記》
吾欲之南海,何如?--清·彭端淑《為學一首示子侄》
又如:之如(前往);之往(去;
之zhī
⒈到,往:由京~川。不知所~。
⒉代詞。代替人或物:愛~重~。取~不盡,用~不竭。
⒊代詞。這,此,或虛指:~子于歸(這個女子出嫁)。久而久~。
⒋在形容詞、名詞等之後,跟"的"相當。〈表〉修飾或領屬關係:光榮~家。四分~三。兩年~後。羔羊~皮。中國~富強。人民~英勇。
⒌用於主謂結構中間,使其變為偏正結構:大道~行也,天下為公。
⒍文言虛詞:~乎者也矣焉哉。